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107 为政以德

不过眼下沈亮的身上已经打上了刘宗周的印记,这人既然是师父的朋友,那就是他的长辈。

沈亮就跟着众师兄一起见礼。

黄道周对张履祥、陈洪绶几个人都甚是熟悉,看到沈亮,不由问道:“念台,这位是?”

没办法,黄宗羲这些人长得太大众化了,而且年纪又大,跟俊秀的不像话的沈亮站在一起,一下就拉开了差距。

刘宗周笑呵呵道:“幼玄,正要跟你说,这位是荣国公之后,贾宝玉,字仲安,是我去岁才收的徒弟。”

众师兄将沈亮让出来,沈亮忙躬身行礼:“小子贾仲安见过幼玄先生。”

黄道周还了一礼,惊奇道:“莫非就是写出《临江仙》的那个?”

“正是。”刘宗周摸着胡须颇为自得。

沈亮没想到这老头也知道自己,心说文人相轻,还得靠作品说话啊。

黄道周啧啧称奇:“去岁我被发配到广西,收到你的来信,说有人以三国为题,写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慷慨激昂,悲壮恢弘,浑然大气,一虚一实,其意不下于东坡先生。

我在想,能写出这样波澜壮阔之词者,怎么着也得是个年过花甲的糟老头子,没想到啊,没想到,竟是如此一块璞玉!”

黄道周越看越喜欢,没办法,谁让沈亮人长得就叫人稀罕,再加上《临江仙》的光环,称一句神童也不为过。

刘宗周笑呵呵道:“唉?幼玄切不可如此夸赞,他年纪还小,正是需要磨砺之时,我还准备让他进太学院,先沉淀个三年五载,等过几年再去参加科举。”

沈亮一听就急了。

去太学院混个三五年?鬼知道三五年后是个什么光景,看眼下的局势,恐怕用不了三年五载,关外的鞑子就得再打进来,到时候神京城能否守住都是个问题。

沈亮发现这大周朝的历史,跟自己世界的明代有七八分相似。

就连明代出现的那些历史人物,在大周朝也是零零散散的出现。

虽然没有了杨慎、王阳明、唐伯虎这些风流人物,但都影响不了大周朝的历史进程。

关外的鞑子可不管你风花雪月,诗词歌赋,说打你就打你,说抢你女人就抢你女人。

就连历史上有名的都督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等人也是死在了历史节点上。

由此不难推断,大周朝的命运可能跟明朝一样,逃不过被异族入侵统治的结局。

眼下已是隆乾十四年,大周朝的丧钟已经敲响,再有三年,鞑子兵入关,所向披靡,以几十万人的异族马踏中原……

沈亮已经不敢往下想了,他觉得自己再不有所动作,恐怕只能造一条小船去南洋跑路了。

但是南洋也不安全,这个时代荷兰人、葡萄牙人正驾驶着坚船利炮到处殖民,而且海上变数太多,风浪又大,一个小浪打过来,自己就得去见南海龙王。

沈亮这脑子转的极快,这些想法也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黄道周听了刘宗周的话,摇摇头道:“念台,你这想法过时了,出名要趁早,想那王勃王子安,六岁能文,九岁作《指瑕》十卷;时年十四岁,作《滕王阁序》,词章盖世;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

你这徒弟,才比王子安,十四岁的年纪,竟然能作出《临江仙》这等老辣词章,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沈亮站在一旁,听着两个老头谈论自己,倒也觉得有趣。

黄道周话锋一转,说道:“仲安,今岁有无下场参考的念头?”

沈亮闻言,立刻起身答道:“好叫先生知晓,学生熟读四书五经,正要下场小试一番。”

黄道周笑道:“老夫虽不在三甲之列,却也是进士出身,既然你有志于科举,我便出题考考你。”

“方才你说自己熟读四书五经,这是科举制艺的基本,我问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该如何破题?”

沈亮大脑飞速运转,立刻在脑海里跳出这句话的出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论语,为政篇》。”

“记得挺牢,不过考试可不是看你背的有多熟,破题才是根本。”黄道周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科举考试就是将圣人之言断章取义,截取一段拿出来,让考生冥思苦想。

所以想要破题,不能简单的看这一句,而要联合上下文的意思来综合考量。

这句话的原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这是《论语》为政篇的核心所在。

沈亮答道:“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然后无为?”

黄道周猛然正色,细细品味,眼睛一亮:“念台,仲安有状元之才啊!”

大周朝流行的是朱熹的《论语》集注,朱熹的注解是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

沈亮所回答的,是程颢和程颐的注解内容。

程子的注解更加精练,言简意赅,只用四个字就阐述了为政以德。

沈亮谦虚笑道:“先生谬赞了。”

多亏这个世界只有朱熹,没有程颢、程颐俩兄弟。

“然后无为,然后无为……”

黄道周喃喃道,这个说法朱熹也提过,但是没有人敢将朱熹之言再精简,他们认为朱熹的注解已经是最优解了。

刘宗周也诧异的看着沈亮:“仲安,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沈亮厚着脸皮全盘接下。

黄道周笑道:“念台,这是你教出来的好弟子啊。”

刘宗周笑着谦虚几句,对沈亮道:“仲安,今日繁忙,你且回去,过几日为师亲自登门,教授你八股制艺。”

沈亮躬身行礼。

科举最重要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那是相当难。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要代圣人立言,但是写文章的第一步如何破题,就要看每个人的悟性了。

古代可没有阅卷机器,都是人工阅卷。

若破题作的不好,第一步就会被刷下来,就算你后面写的天花乱坠,也是名落孙山的下场。

有些人考了一辈子科举,皓首穷经,也没能考中,就是因为学艺不精。

不过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那科举之道就能事半功倍。

沈亮自认有些歪才,但是跟那些天才相比,他还相差甚远,刘宗周这样待他,这份恩情,比天还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