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210 李如月父亲李家成

若土壤都没了,大树也成了无根之木,倒塌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的农民,是全世界最好的,他们当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勤劳肯干,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他们的心里永远装着下一代,任劳任怨。”

贾宝玉蹲下身子,看着一个不足一米高的孩童,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用纸包裹的糖,“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造反,可是现在却连活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贾宝玉将糖纸剥开,然后把红色的糖块递到孩子的嘴边。

小孩子一脸畏惧的望着他,然后又瞪着大眼睛看向自己的父母,不知道该不该接。

李贵开口道:“二叔,这是我家公子爷,你就拿着吧,不妨事。”

黑土村姓李的是大户,除了几个外姓,基本上都能论上亲戚。

小孩接过糖块,呲溜一下就填进嘴里,估计是平生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东西,小孩的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

贾宝玉拍拍他的脑袋,带着李贵继续往前走。

想他荣国府,极尽奢靡,从上至下,吃喝用度,那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大鱼大肉不吃,就喜欢吃些精巧。

刘姥姥第一次来大观园吃的茄鳖,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贾府的奢侈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这还只不过是走下坡路的贾府,换作荣国公在的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铺张浪费。

估计光是一桌饭菜,就足够这一村子的人吃上一整年。

似贾府这种的勋贵,京城里还有几百家之多,如果放眼整个大周朝,怕不是有上万个。

这么多人全靠底层的老百姓供养,老百姓却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这大周朝真是气数已尽,已经到了不得不推翻重建的地步。

“二爷,到了,就是这家。”李贵提醒了正在沉思的贾宝玉,再不说话,恐怕这位爷就要撞到门上了。

贾宝玉回过神来,却看到了一副破败的景象。

这李如月的家根本没有围墙,全是用枯枝烂叶围起来的,距离村子最近的人家都有三四百米的距离,院子里倒是挺干净,因为连根毛都没有,房顶上的稻草乱糟糟的,贾宝玉都能看到上面漏着大洞。

“这是李如月的家?”

贾宝玉今天算是开了眼了,这种地方,恐怕后世的许多狗窝都比它强,虽然比那些工人的地窝子强一些,但跟村里其他茅草房比起来,还是要差不少。

贾宝玉甚至怀疑,如果风大一些,会不会把房顶给掀飞了。

院子里有个女人蹲在水井边,正在劈柴,瘦弱的身躯,瘦的跟麻杆一样,手中的砍刀都比她的手臂粗,看的人心惊胆战。

李贵干咳一声,叫道:“大娘!大娘!”

李贵声音很大,震得贾宝玉耳膜生疼,女人慢慢的转过脸来,似乎有些诧异谁会一大早过来。

贾宝玉心说这女人是李如月的妈,起码也得是个老太婆了吧。

可出乎预料的是,这个女人看起来并不算大,也就三十岁左右,长得朴素纯净,让人觉得特别的舒服。

她慢慢站起身来,身高居然有一米六左右,身上穿着一件肥大的青色布衫,外加一条灰扑扑的裤子,完全遮盖住了曲线,整个人显得有些瘦弱,但却有一种让人亲近的感觉。

“你是?”

这女人显然不怎么跟别人接触,连李贵都不认识。

李贵自觉失了面子,想要呵斥几句,可考虑到有李如月,他的表情又缓和下来:“大娘,我是村南头的,村长李富贵是我爹,我想问问李大爷在家吗?”

一听是村长的儿子,女人突然高兴的叫了一声,“孩他爹,孩他爹,村长的儿子来咧!”

女人喊了几声,屋里没有动静,她便转身进了屋子。

李贵气的直翻白眼:“见到贵客也不知道先把门打开,真是无知的蠢妇!”

贾宝玉笑道:“下雨天知道往屋里跑就不错了,不要要求太高,左右不是你的老婆,你瞎操什么心。”

“二爷真会开玩笑。”李贵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他连忙说道:“二爷,老李头出来了。”

贾宝玉看过去,只见一个满头花白,头发白得多,黑的少的老头走了出来,这人右边的眼睛一片浑浊,居然是个半瞎。

李家成佝偻着身子,对着李贵微微躬身道:“大少爷,今儿有何贵干?昨日小女已经跟你去了,难不成今日还要侍奉一晚?”

李贵老脸不变色,笑道:“老李头,今儿是给你报喜来了,我家少爷看上了你家的闺女,打今儿起,就让她侍奉我家少爷,也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以后你家的佃租全免。”

李贵从怀中摸出一份册子递给他:“这是你家二十亩水田的地契,从今往后,田皮和田骨就都是你的了。”

古代的田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所以划分的极为细致。

田骨又叫田底,田皮称作田面,这是北方的叫法,到了南方江浙一带,又是另一种叫法。

一块田地又能分出来田骨和田皮,而且能够分别买卖。

简单来讲,田皮是使用权,田骨是所有权,黑土村的农民大多是拥有田皮,田骨的地契都在李富贵手里。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操作起来也很复杂。

但是没有办法,老百姓没有别的生路,他们赖以生存的只有土地,有些时候在缴纳税负和承担徭役,也会出现推诿扯皮。

农村又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有些时候谁的拳头大,谁就能占据更多的土地,这也是为什么在农村一定要生儿子,儿子越多越好,兄弟越多越好的缘故。

李家成呆呆的看着手里的地契,苦着脸道:“大少爷,俺,俺不识字,这上面的字俺一个都不认识,您还是收回去吧,让俺闺女再陪一晚,俺不要这东西。”

李贵把眼一瞪,说道:“老李头,你是不是干活干傻了,白给你的地契都不要?”

李家成说道:“俺不是不相信你,实在是我家闺女已经许配给了杀猪匠李二牛的儿子,他们家的大肥猪早就被吃光了,小老儿就是把这二十亩薄田都卖了,也赔不起他那两头大肥猪啊。

李二牛这个人性子直,搞不好提刀过来杀人的。”

到底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李贵心说他早就提刀追过老子了,老子差点今天见了阎王爷。

一旁的贾宝玉开口道:“这位老丈,你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李家成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李贵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我家的公子爷,京城里来的贵人,就是我家公子爷看上了你的闺女。

我们已经去过李二牛的家里,他也同意退婚,而且您那两头大肥猪,也不用还了,我家少爷已经替你还了20两银子。”

李家成吃了一惊,20两银子?都能买两头牛了!

再看向贾宝玉的眼神都变了,敬畏中带着讨好之色,“小女能得公子青睐,实在是荣幸之至。”

他转头冲着里屋大喊道:“孩儿她娘,把你的衣服给如月,咱们家要出金凤凰了!”

啥玩意?

贾宝玉一听就傻了,怎么这家人出门还得换衣服,女儿要穿母亲的衣服?

黑土村有这个风俗?

李贵笑着解释道:“当然没有这种风俗,只不过老李头家太穷,全家只有两件衣裳,老李头穿一件,其他人共穿一件,没衣服穿的就只能躲在家里的炕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