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240 面见皇上

二月一日,司礼监、御马监和兵部派出官员检验流寇首级。

他们听说这是荣国府的二房,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年所为,都有些不相信。

毕竟大周朝杀良冒功、为后辈铺路的事情屡见不鲜。

说不定王子腾就杀了平民百姓,然后冒充流寇,想要推举自己的外甥上位。

可检查下来,居然全都是真的首级!

“哎呀呀,王大人,这些首级都是您的外甥砍下来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问道。

王子腾正色道:“此乃我外甥贾宝玉率领黑土村民团,勠力同心、奋勇杀敌,我那外甥乃荣国公之后,功勋世家,常思报国,因感念天恩,舍生忘死,才有今日之大捷!

不瞒公公,老夫听说这件事后,也是不敢置信,还特地跑了一趟黑土村,见到那些黑土村的团勇,才确认属实。”

方正化确认无误后,便领着王子腾在西暖阁面见隆乾皇帝。

王子腾一进门,就双膝跪地,伏在地上:“吾皇万岁!”

“爱卿请起。”隆乾帝心情大好,声音温和。

王子腾小心的站起来,低眉顺眼的。

隆乾皇帝早就得知这一消息,笑道:“王爱卿,你有个好外甥啊,据御马监和兵部检验,全都是真流寇首级,可见你那外甥是个实诚人,不负朕之所托。”

王子腾大声道:“全凭皇上洪福齐天,恩德载世,普通百姓也能奋勇杀敌,报效朝廷。”

隆乾帝微笑道:“贾宝玉有功,你也是功不可没,贾宝玉现在何处,传他来见朕。”

王承恩立马小跑着去传人。

贾宝玉因为要安排一些事情,所以比王子腾慢一步,此刻才刚刚赶到荣国府,还没来得及进门,便被王承恩带着几个小太监拦下,火速教授他面圣的礼仪。

可怜贾宝玉风尘仆仆,衣服也没来得及换,骑着马就被王承恩给拽走了。

“好个勇猛善战的贾仲安!”王承恩不吝夸奖道。

贾宝玉拱拱手道:“王公公过誉了,草民不过是上报天恩,忠君报国罢了,倒是王公公,看您最近有些上火啊。”

王承恩的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精神状态也不大好。

王承恩叹了口气道:“还不是流寇闹的!河南李自成,湖广的张献忠,哪个也不让人省心,兵部来报,今年正月,一直被围困在奉节鱼腹山的李自成突围转进河南,并攻陷了洛阳,处死福王陈常洵。

皇上为此大发雷霆,砚台都摔了好几个呐。”

贾宝玉听得暗自摇头,福王陈常洵那是死有余辜,他仗着自己老子是皇帝,就藩洛阳的时候,将张居正的所有财产占为私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的各种杂税全部拨给自己,还从从河南划分四万顷庄田、划淮盐一千三百引(五十二万斤)、将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据为己有。

可以说陈常洵就是吸附在大周王朝身上的蚂蟥,不停地吸血,他吸得是河南人民的血,河南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

福王却不加收敛,反而愈发猖狂,趁着百姓交不起租子,以低价大肆抢占土地,逼得许多百姓逃亡。

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屁大点地方,就有七个藩王。

这七个藩王占据了河南近半的土地,而且全都不用交税,以河南之力,供养七个藩王,还要向朝廷上交税负,整个河南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朝廷看来,李自成罪大恶极,但是对河南人民来说,李自成就是他们的大救星!

老百姓恨不得他把这些藩王全都给杀了!

顺带着再把大周朝推翻!

不过现在的他可插不上嘴,人家是亲堂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外人最好不要多管闲事。

跟着王承恩来到西暖阁,贾宝玉就看到了端坐在小板凳上的王子腾,此刻的王子腾庄严肃穆,不苟言笑,跟上课专心听讲的小学生一样。

坐在龙椅上的隆乾帝穿着一件团龙锦袍,明晃晃的,跟上次见面比起来,好像白头发又多了几根,贾宝玉躬身道:“参见陛下!”

王子腾心里着急忙慌的,低声道:“见了陛下怎么不下跪!”

谁知道隆乾帝摆摆手道:“无妨,这小子第一次见朕就是这般模样,来,上前来,让朕好好看看咱们的小英雄。”

贾宝玉忙不迭的走到隆乾帝身边,不卑不亢。

“仲安,兵部奏折上说,此番杀敌之功,在你和一个名叫赵云的壮士?你们二人如何能面对千余流寇不落败,反而斩贼寇首级数百?”隆乾帝微笑道。

贾宝玉说道:“陛下明鉴,什么二人斩敌数百,这都是夸大其词,此番出力最多的是我大周朝的百姓,黑土村的村民。

贼寇率众而来,黑土村村民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组建民团,忠君报国,面对穷凶极恶的流寇,村长李富贵和他的儿子李贵,率领村民李大牛等人奋勇杀敌。

当然了,村民里面还有几个天门山上的土匪,那是我和赵云前些日子剿匪招降的土匪,因感念大周天子的恩德,幡然醒悟,洗心革面,在此次战斗中舍生忘死,身披数创,死战不退。

正是因为村民团练的坚持,才能支撑到我和赵云的到来。”

隆乾帝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几个问题:“那赵云是个什么出身?”

“回皇上的话,赵云是河间真定府的人,自幼在山中习武,还是一介白身。”

白身?

隆乾帝一拍桌子道:“看来我大周还是有忠贞义士,一介白身都能舍生忘死,忠君报国,可恨李闯、张献忠那起子无君无父的反贼,朕一心为国,为了天下百姓,宵衣旰食,勤俭节约,他们却还要造朕的反!”

隆乾帝大倒苦水,不知道为什么,见到贾宝玉,他就想说说心里话。

贾宝玉充分做好一个聆听者的角色,不插嘴,不反驳,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头、称是。

隆乾帝对王承恩道:“着吏部臣工商议,贾仲安、赵云等人都要给予封赏,不能让朕的勇士寒心!”

王承恩赶紧应道:“是!”

隆乾帝忽的转过头看着贾宝玉道:“朕记得,你还要参加今岁的院试?”

“蒙皇上惦记,草民一直在准备,就等一月后的考试。”贾宝玉脸不红心不跳,“还有今年的秋闱,草民也要试一试。”

隆乾帝哈哈大笑,伸手在贾宝玉肩膀上拍了两下:“不错,不错,不愧是国公之后,朕想好了,先封你为锦衣卫百户,待你大比高中时,另行封赏!”

贾宝玉大喜过望,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了个官。

锦衣卫百户虽然官职不大,但好歹也是在编制的,普通勋贵的子孙想要谋个一官半职,都是要花银子的。

现在不花一两银子,就得了个百户的职位,贾宝玉连忙躬身行礼:“多谢皇上。”

隆乾帝爽朗的笑了几声,他对贾宝玉笑着问道:“你与流寇交过手,依你之见,这些流寇的战斗力如何?”

贾宝玉刚想说,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可话到嘴边,立马改口道:“皇上,依臣之见,流寇虽然只是一群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但是他们的领头之人却不容小觑。

臣看他们组织有法,进退有度,不像是农民在战斗,倒像是一群正规军,而且经过审问,这股流寇的首领不过是个小小的百户,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是从宣府、大同、辽东逃亡的边军。

皇上您想啊,这些边军天天跟瓦剌、鞑靼、建奴打仗,论经验,他们比一辈子没打过仗的三大营要强上不少,所以这神机营溃败的如此之快,也是情有可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