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265 神京日报的版块

啪——老莫狠狠一巴掌拍了上去:“想啥呢?这是大老爷为什么内衣设计的广告,不是让你看女人滴,你没看到那女人身上还穿着小兜兜嘛?”

高其强摸了摸脑袋说道:“还真没注意,光看女人去了。”

“女人,女人,你个瓜娃子脑袋里装的是啥,快点刻好模板,明儿一早大老爷就要看。”

老莫砸了砸嘴巴,一步三晃的回去了。

高其胜拿着那幅画看了又看,高其强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看啥呢?快刻!”

高其胜委屈道:“你也没少看啊,凭什么不给我看?”

“反了你了,我是你哥,就得管你,这女人不是啥好东西,以后少看。”

高其强一脸正经的说道。

高其胜撇撇嘴道:“装啥呢,上次你偷看隔壁纸店老板的婆娘洗澡……”

高其强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啥子都往外面说,要是被人知道了,可就完了。”

“行,不让我说也行,你得告诉我那婆娘的身子好看吗?”

高其胜凑了过来贼兮兮的问道。

高其强翻了个白眼道:“我上哪里知道,我当时紧张的很,他们家那个窗户关的贼严实,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儿……”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各大书斋就赶着马车、驴车、牛车过来,将玉翔书局堵了个水泄不通。

《西游记》虽然已经完结,但《神京日报》借助《西游记》的热度卖的比《西游记》还要火。

尤其是里面的心灵鸡汤版块,深受广大文人士子、贩夫走卒、深闺怨妇等人的喜爱。

后世的那些鸡汤文,搬到大周朝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可以说大周朝的各个阶级,都能在心灵鸡汤里面找到慰藉。

几个书斋的伙计拿到《神京日报》后,先睹为快,当看到第一版的封面时,一个个的瞳孔瞬间瞪大了!

和他们一样表现的,还有早早守候在书斋外面的张履祥。

张履祥现在正在准备今年的大比,所以在京城里租了个房子,平时自己看看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刘府找刘宗周讨教。

可整日看那些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十分枯燥。

张履祥每日里就等着《神京日报》来解解闷。

《神京日报》现在开辟了六个版块,除了连载《三国演义》小说外,还有诗词版块、古代优秀八股文编撰版块、心灵鸡汤版块、广告招租版块。

不但能娱乐大众,同时还可以学习前辈们的八股技巧。

尤其是有志于科举的学子,几乎都成了《神京日报》的忠实读者,为的就是看看那些优秀八股文章,从中汲取养分。

至于《三国演义》小说连载,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三国爱好者。

因为大周朝就只有一部《三国志》,想要了解三国的历史,除了《三国志》,就只有《晋书》和《汉晋春秋》。

不过这三部史书枯燥无味,对三国的历史也是不尽详细,哪有《三国演义》来的精彩?

张履祥拿到报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优秀八股文编撰版块。

古代因为交通、信息传播媒介等原因,导致文学的传播速度也极其困难。

文人士子想要求学,只能背井离乡,去到外地,访圣贤、拜名师,借阅古籍。

所以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

因为你不行万里路,根本读不了万卷书,小地方的藏书能有个几本就不错了,想要看书,只能去大城市、大家族。

哪里像现在一样,随便上网一搜,各种知识任你挑选。

张履祥,字考夫,浙江桐乡人。少孤家贫,母以孔孟皆无父之儿教之。

年十一,就馆于陆昭仲,十五应童子试,补弟子员。后以教馆谋生。

此君终其一生也没有考中举人,却在清末的时候被称为““朱熹后一人。”

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

对于张履祥的尊崇,在他死后的二百多年之中不断升温,最终使得他由一介布衣而成为孔门圣贤。

同治三年,浙江巡抚左宗棠亲自题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

这样的一个人,现在也不过是个小人物,正在发愁房租马上到期的事情。

他翻开优秀八股文编撰模块,就看到了“永昌元年己丑科状元张柬之的文章。”

张履祥仔细研读,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口中念念有词:“臣闻仲尼之作《春秋》也,法五始之要,正王道之端,微显阐幽,昭隆大业。

臣闻天者,群物之祖。王者受命于天,故则天而布列职。

臣闻河图、洛书之不至也久矣。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张履祥看的如痴如醉,一拍大腿道:“读此文章,如饮美酒!”

过路的百姓纷纷用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着他,张履祥又将报纸翻了过来,准备回家将这篇策问抄录下来。

噗——

张履祥看清楚封面的那张图后,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同样的情形,还在神京城的各处发生着。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贾宝玉,正在前往北镇抚司的路上。

今儿是他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皇帝封赏他一个北镇抚司百户的官职,是一个实权的职位,掌管北镇抚司的大狱。

隆乾初年,隆乾帝剿灭阉党,重开厂卫。

东厂的掌印太监曹化淳同时兼任司礼秉笔太监、总提督京营戎政,是隆乾帝身边的老人,深受隆乾帝的信任。

锦衣卫虽然独立于东厂,却因为指挥使骆养性不给力,只能成为东厂的依附走狗。

其实贾宝玉本可以不用来锦衣卫上班。

皇帝亲封的红人,就是骆养性,也得给他面子。

不过他来北镇抚司,是他不得不来,谁让昨天晚上通灵宝玉奖励给他一个锦衣卫小旗呢。

贾宝玉刚到北镇抚司门口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干什么的?”

“呵呵,找人。”贾宝玉将腰牌亮了出来。

看门的一看那腰牌,登时双膝一软:“小的眼拙,给百户大人赔罪!”

贾宝玉倒也随和,知道这些人狐假虎威惯了,跟谁说话都是这副态度,“今儿是我上班第一天,带我去转转。”

“小的荣幸。”

看门的立刻挺直腰板,带着贾宝玉在北镇抚司里面转悠起来。

“大人,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大理寺、刑部。”

“不错,你叫什么名字?”贾宝玉随口问道。

“小的叫荆一川。”

贾宝玉哦了一声,觉得这名字在哪儿听过,“荆这个姓很少见,你祖上该不会跟荆轲有什么关系吧?”

荆一川笑道:“这就不知道了,我祖上是从巴陵迁过来的。”

“对了,北镇抚司里有多少小旗?”

贾宝玉转了一会,就想起来自己今天的任务。

荆一川说道:“本司有镇抚一人,是指挥使大人兼任,副指挥使一人,千户五人,百户十人,总旗和小旗就多了,不过他们多在外办差,今儿当值的是张百户和王总旗。”

贾宝玉听着有些乱,他初来乍到,根本不了解锦衣卫的运行情况。

“那就劳烦你带我去见见百户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