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287 总兵曹友义

天津旧城是大周立国之初修建的。

天津城周长九余里,城高三丈五尺,设四个城门,分别以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命名。

天津城的四角设有四个角楼,城内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央为鼓楼。

城周围分别设立了七座环城炮台。

总兵府就设在东大街,巡抚的府邸则设置在中央的鼓楼处。

总兵府的兵丁军容齐备,看起来伙食条件还挺好,一个个面无饥色,身上穿着红色的鸳鸯战袄,不过不是新的,有些年头。

领队官凑上前去,笑道:“我是城中守备徐大人手下的哨官,这位是新上任的左卫千户,烦请通报一声。”

总兵府的兵丁冷哼道:“一个小小的千户,也想见我们总兵大人?不知道总兵大人日理万机?”

领队的哨官吃了个闭门羹,回头对贾宝玉说道:“千户大人,总兵今日没有时间,您看,是不是改日再来?”

贾宝玉从口袋里摸出一锭小银稞子,“多谢老哥带路,您请回。”

领队哨官搓搓手,接过银子道:“这怎么好意思,不过是属下分内之事。”

说着他将银子揣进怀里,悄悄的说道:“千户大人,总兵就在里面,不过他是有名的门难进,脸难看,若无银子开路,恐怕要等些时日。”

贾宝玉笑道:“多谢老哥提醒。”

那领队的哨官喜笑颜开的去了。

贾宝玉来到总兵府正门前,抬腿便要往门里进,那看门的兵丁立刻围了上来,喝道:“你这贼厮,好不晓事,都说了我家总兵大人繁忙,你听不懂人话吗?”

这些兵丁看到贾宝玉出手大方,心里痒痒。

贾宝玉说道:“好啊,我倒要看看,总兵大人到底在忙什么。”

他抬腿便往里面走,兵丁怒了,拔刀相向!

“放肆!”

几个人影从贾宝玉的背后冲了出来,几道寒芒闪过,那些兵丁的武器顿时断为两截。

“你们好大的胆子,敢在总兵府前面动刀!”

几个兵丁大怒。

“锦衣卫总旗——卢剑星!”

“锦衣卫小旗——沈炼!”

“锦衣卫——靳一川!”

三个身着黑色锦衣卫袍服的男人挡在了贾宝玉面前。

“锦,锦衣卫?!!”

刚才还面露凶光的兵丁顿时傻了眼,锦衣卫的大名他们可是如雷贯耳。

贾宝玉笑了。

这三个人是他专门跟隆乾帝要来的,职责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危。

毕竟赵云还在天门山上练兵,鞭长莫及,他又是个极度怕死的家伙,怎么可能不做好完全准备,就轻车上路?

“大人,这几个小卒对您不敬,要不要全杀了?”

开口的是沈炼,他现在可是贾宝玉的死忠,容不得别人对贾宝玉不敬。

贾宝玉摆摆手道:“唉,我这个人呢,最不喜欢打打杀杀,况且他们罪不至死,还不快去通报。”

几个兵丁吓得差点尿裤子,连滚带爬的冲入府里。

贾宝玉便让马车在门口等着,自己则带着卢剑星三人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一路来到正厅,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他一见到贾宝玉就笑道:“怪道一早上就听见喜鹊在叫,我还纳闷,原来是有贵客到访!”

大冬天的有个鬼喜鹊!

贾宝玉面不改色,也打着官腔道:“曹总兵,下官冒昧前来,实在是迫不得已,还请见谅。”

曹友义将几个人让进去,来到客厅,早有下人端来茶水。

贾宝玉坐下,亮出告身和文牒,说道:“皇上命我来接管天津左卫,练兵剿匪。”

曹友义一听是皇上说的,态度更加的恭敬道:“贾千户少年英才,得天子青睐,想必有过人之处,只是这卫所年久失修,恐怕一时间难以住人。”

曹友义的态度不错,贾宝玉也就没有把门卫的事情挑明。

有道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贾宝玉问道:“不知道天津现在有多少兵马,左卫有什么建制?”

曹友义说道:“天津富庶,共有三卫,分为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卫,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

天津三卫军士也有逃亡,尤以左卫居多,现在左卫只剩下士兵1600余人。”

贾宝玉心中早有准备,所以并不十分惊讶。

如今卫所制度败坏,军户逃亡,仅剩的一些军户也被巡抚、总兵、游击、守备等各级军官瓜分,成为私兵,家奴,哪还有人为国打仗?

贾宝玉说道:“下官初来乍到,还请总兵大人多多指点。”

曹友义见贾宝玉并不拿大,心下稍安,天津距离京城太近,一有点风吹草动,京城里就什么都知道了,他可得罪不起那些京城的勋贵们。

贾宝玉的底细他摸得清楚,一个落魄国公的后人,所以他才敢放任兵丁为难他。

谁知道对方强硬的很,居然还有皇上的任命诏书,看来是皇上跟前的红人。

虽说大周朝至今,皇权已经没落,可在他们这些总兵眼中,皇帝的诏书总是比擦屁股纸要重要一些。

曹友义笑道:“你我同朝为官,自当守望相助,贾千户有什么需要,尽可跟本官提,本官能做到的,也不会介意做个顺水人情,本官做不到的,还有巡抚冯大人。”

贾宝玉便开口道:“总兵大人,下官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大人可以拨下粮草、牛马,以便民兵屯田练兵之用。”

依照大周朝的卫所制度,各地都会划拨良田,耕牛、农具、种子等物,可以让卫所的官兵种田养军,一方面可以安定人心,一方面还能减少朝廷的支出。

不过这些军户耕种的田亩也是需要交税的,一些地方赋税重,军户也会抛荒逃亡。

尤其是现在天津承担着辽饷,赋税甚重。

贾宝玉一路走来,看到不少田地都长满了野草,空荡荡的,荒无人烟。

一方面是百姓、军户大量抛荒,一方面是朝廷日益沉重的赋税,只能逼迫更多的百姓逃荒。

而且卫所的屯田还有一个坏处,那就是田地多被各级军官侵占,卫所的军户自然就成了那些军官的佃户。

曹友义一听,面露难色道:“贾千户有所不知,这天津卫人多地少,田亩什么的,早就被瓜分殆尽。

耕牛现在已经涨到十五两银子一头,就是我这总兵府,也没有多少,不过我可以跟巡抚大人汇报此事,多的没有,三五头牛才是能凑出来的。”

曹友义的话总结起来就是“要地没有,要牛三头!”

纯属寒碜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