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302 冯元飏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302 冯元飏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

寒风呼啸,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飞落,寒风蛮横的抓乱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刺着行人的皮肤,行人将身上的破旧烂袄裹得严严实实。

满是冻疮的手揣进袖子里,缩着脖子,蹒跚前行。

雪中的景色壮丽,天地浑然一体,放眼望去,尽是一片银色,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铸造的。

三十个工匠就到达了天津左卫所,这是贾政利用职权,特批给贾宝玉的。

这三十个工匠都是工部里的熟手,精通冶铁、打造兵器、鸟铳、火药……甚至还有一个会铸炮的!

贾宝玉给予这些工匠最高的待遇,在卫所里开辟出一个院子,命名为兵器局,专门用来打造兵器、铠甲。

这些工匠的领头人叫赵刚。

“大人,不知道您想让小人干些什么?”赵刚恭敬的问道。

贾宝玉早有准备,列了一张清单,上面写着长枪、盾牌、火铳、匕首等兵器。

至于最常见的弓箭,贾宝玉压根没写。

不是他不想要,实在是训练一个弓箭手耗时耗力,他等不起,也养不起。

首先弓箭的造价太高,一把好弓,需要多种复合材料,辽东常年有熬鱼鳔的商户,因为鱼鳔是制作复合弓的重要原材料。

除此外,还有箭矢等消耗品,一点儿也不比火铳的消耗少。

而且火铳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想一想二百多年后,外**队登上这片土地,二千洋枪兵,就能追着几万清军跑,从南打到北。

虽说其中有我大清军纪败坏的原因,但也说明火枪对冷兵器就是降维打击。

火铳兵的训练比起弓箭兵要简单许多,只要解决士兵对于火器的恐惧问题,以及火器的质量问题,火铳兵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赵刚指着身后的牛车道:“此番前来,贾公让我带来一千支鸟铳,都是工部火器局制造的精品。”

贾宝玉让他取出一支来,“这杆鸟铳好像跟普通的鸟铳略有不同?”

赵刚忙道:“大人好眼力,这杆鸟铳加了一个阴机,普通鸟铳要打开火门,才能击发,这杆鸟铳扣动扳钩后,阴机和阳机一齐发动,省却了开火门。”

卢剑星站在一旁看的仔细,他便是贾宝玉指定的火铳兵大队队长。

大周朝的火器已然发展的十分迅速,锦衣卫中也有许多使用火铳的。

贾宝玉问道:“此设计有何便利?”

赵刚解释道:“火铳使用时,如果打开火门,容易让风吹散火药,碰上阴天下雨,可能还会淋湿。”

贾宝玉问道:“这一千支火铳都是这种带阴机的?”

赵刚摇了摇头道:“只有500支改良过,因为添加一个阴机,需要改动枪床和铁条,工部负责火器的主官认为原来的鸟铳够用,改动增加费用,所以只有这500支,剩下的500支是工部以前的存货。”

贾宝玉又问道:“依你之见,在此处能否造出鸟铳?”

赵刚看了一眼家徒四壁的左卫所,欲言又止道:“大人,不是小人泼冷水,这卫所一穷二白,连烧火的炉子都没有,恐怕很难。”

“很难就是有希望。”

贾宝玉一点儿也不担心:“什么都是从无到有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需要任何机器设备,你都可以跟我提,我会着人去买,天津城买不到,就去京城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贾宝玉不会吝啬在科技上面的投资,如果没有火铳的生产能力,那他就会被人卡脖子。

赵刚也不含糊,立刻列出一张表交给贾宝玉:“若是能置办齐这些东西,小人就敢打包票,造出火铳来。”

好吧,贾宝玉的购置清单里面又多了几项。

卢剑星突然插嘴道:“大人,您来天津左卫三天了,还没去拜见巡抚大人。”

贾宝玉一拍脑门,“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这新官上任,不但要烧火,还得去拜神。

天津巡抚冯元飏自然是不会来拜访一个小小的千户,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兵,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访冯元飏,已经是犯了官场大忌。

贾宝玉忙让袭人准备一份礼物,待准备妥当后,贾宝玉便带着沈炼去了天津城。

冯元飏是隆乾元年的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上疏告归还乡。

后来起复为礼部主事,员外郎,官至福建提学副使。

隆乾十一年,辽东告急,山东守备紧急,被任命为济宁兵备。

去年年底,做了天津兵备副使,今年年初,擢升右佥都御史,任天津巡抚,兼督辽饷。

天津巡抚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这个位置极其重要,北控辽东,南扼山东,西接神京城,东临渤海湾。

可以说天津就是神京城的咽喉,谁掌控了天津,谁就能控制神京城。

因为京城里的百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天津,天津是北方最后一个运河转运点,掐断了天津和京城的联系,京城里就会断粮。

这样重要的位置,只能由皇帝心腹来干。

冯元飏在历史上没什么太大的名声,但这并不是别人轻视他的理由。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但凡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贾宝玉曾简单的认为,历史书上那些昏君、奸臣都是无能之辈,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知道史书上的那个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

那只不过是后人编撰的时候,通过只言片语勾勒出来的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

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

可世界上哪来的这么纯粹的坏人和好人?

或许坏人处在那个位置上,只是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好是坏,只有时间才会证明。

而后人看待他们,往往是带着上帝视角。

冯元飏的巡抚是二品大员,而且还是文官的二品,不算入阁的首辅,已经算是位极人臣。

因朝廷筹备在辽东打仗,湖广两地的粮食、江浙的布匹都通过大运河北运,在天津存储,然后通过陆路发运到九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