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332 杨员外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332 杨员外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志文只好又返了回来,问道:“怎么会这样,为何隔壁卖800文一斗,您这儿却只要600文?”

伙计说道:“都是贾千户仁义,他老人家赶跑了流寇,顺带着将被流寇抢走的米面粮油放了出来,也不为挣钱,考虑到咱青县百姓困苦,所以低价卖米。

您看到那位没有?”

伙计指了指在柜台里记账的年轻掌柜:“那就是贾千户派来盯着的,防止米行自己涨价。”

“老掌柜的去哪儿了?”

李志文好奇的问道。

伙计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从米行开门我就没瞧见他,估计是在钱老爷家里,被流寇一伙杀了。”

李志文心有戚戚道:“流寇真不当人!”

“是啊,老掌柜多好的人,虽然经常克扣咱的工资,还经常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但也是一条人命不是,这下好了,流寇一来,就一命呜呼了……”

听着伙计的吐槽,李志文掏出铜钱来:“给我来三升大米,两升小米。”

伙计开始往李志文的米袋子里盛米,这时候打门外进来一个人,看穿着,应该是有钱人。

贾宝玉虽然给孙大有列了一张名单,但上面记录的只是青县排名靠前的士绅土豪,也不可能把青县的富户一网打尽。

这人来了就朝墙上的价目表看,这一看不要紧,揉了揉眼睛道:“伙计,你家大米只要600文?怎么隔壁却要800文?”

伙计只得把刚才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那人说道:“还有这等好事,你也别费劲装了,我家人口多,你直接给我扛十袋子米,放到外面的马车上!”

伙计脸色一变,说道:“这位爷,不好意思,咱们的米店限购,每人只能买一斗米,超过了就必须带着家人一起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能买一斗,想要买更多的米,必须把全家老小都带过来,以证明我说的不是假话?”

伙计点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

那人说道:“这倒是奇了,你开门做生意,我给钱买米,居然还有不愿意卖的,我看你这米店是不打算开了?

我告诉你,我家老爷可是县丞跟前的红人,你要是不卖给我,回头我家老爷问起来,你就得关门!”

伙计有些为难,转头看向了记账的年轻人。

年轻人站起身,走了出来,皱眉道:“你说你家老爷是县丞的红人?家中有多少丁口、资产几何?”

那个家丁模样的上下打量了年轻人,问道:“他是谁啊?怎么敢如此跟我说话?”

伙计连忙介绍道:“这是我们店新来的掌柜,姓李,叫……”

“我不管他姓什么,反正我来买米,你们就得卖给我,否则,我就让我家老爷去县丞那儿告你们的状!”

家丁不耐烦的打断了他。

那姓李的年轻掌柜没再说话,从怀里摸出一支木头制的勺子,放进口里,用力一吹。

滴——滴——滴——

家丁和李志文他们都被吓了一跳,不明白这个掌柜的为什么要吹哨子。

家丁冷嘲热讽道:“吹哨子?我告诉你,吹箫也没用,识相的乖乖给我拿麻袋装米,别说是你一个小小的掌柜,就是你家钱老爷,见了我家老爷,也得……”

话没说完,就听门外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

李志文忙回头看,就看见刚才站在路边跟泥人雕塑似的黑衣人小跑着过来,而且一来就是十几个人,每个人的手里还拿着武器。

姓李的年轻掌柜指着家丁道:“他勒索我——”

家丁看着这些黑衣人,艰难的咽了口口水,撸起袖子道:“出头鸟啊!我家老爷是县丞面前的红人!”

“红人是吧?”

带头的不是别人,正是黑土村杀猪的李大牛,不过他现在地位变了,变成了青县治安负责人。

用后世的官来看,就是公安局长。

“带我们去认认门,看看你家老爷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人物!”

几个身穿黑色战兵服的左卫军,架起家丁就往门外走。

李志文人都看傻了,呆呆的站在一旁。

李大牛路过的时候看了他一眼,笑道:“不好意思,吓着你了。”

“没事,没事。”李志文连忙摆手。

很快,米店重新恢复了平静。

姓李的年轻掌柜重新回到柜台后面,开始整理账册。

他在黑土村跟着左耀文学习,认识了不少字,还学习了算术,也算是半个人才,这次和他一样被安排做掌柜的,都是从黑土村就开始学习的人。

贾宝玉在黑土村创办的小学堂,在这一刻终于发挥了些许作用。

不是贾宝玉不想用本地的秀才、举人,是人家根本看不上他,而且贾宝玉现在没名没份,说不定明天就会被皇上给调回去,压根就不会有人来投奔他。

所以为了彻底掌控青县,贾宝玉只能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好在当账房并不需要太高的学问,而且黑土村的这帮娃娃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全都在加班加点的学习。

李志文又打量了坐在里面记账的年轻掌柜一眼,拎着米袋子回家了。

另一边。

李大牛带着那个家丁找上了门。

开门的小厮见一大帮黑衣士兵站在门外,下意识的就要关门,却被黑衣士兵一脚踹飞,李大牛带着人便闯了进去。

且说这家丁的老爷家乃青县本地的富户,祖上也曾中过举人。

后来也是家道中落,靠着捐银子,在县衙混了个不入流的文书工作,平时没少欺压良善,搞些虚假诉讼,倒也赚了个吃喝不愁,还养了三个家丁。

这家老爷姓杨,平时都喊他杨员外。

杨员外有意老母,家里有正妻一个,妾室两个,生有儿子一个,名叫杨汾阳,平时娇生惯养,今年也有十三四岁,宠溺非常。

今日杨汾阳吵着要吃糯米丸子,杨员外的老母便派家丁去米店买。

谁知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家丁回来。

杨员外的妻子便说:“怎的还不回来,莫不是路上贪玩,忘了时间。”

杨员外的老母道:“外头闹贼寇,许是在家里憋闷的久了,好不容易得了空,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回头让汾阳也出去玩一玩,别成天拘在家里,都成了闷葫芦。”

杨员外妻子道:“那可不成,外面兵荒马乱的,今儿来了流寇,明儿来了客兵,都不是好惹的,还不如就老老实实在家里,陪姐姐妹妹们玩耍。”

正说着话,只听见外面有人吵嚷进来:“老太太,太太,不好……不好了!许多穿着黑衣服的强盗进来了,翻箱倒柜的来拿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