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53 陈洪绶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53 陈洪绶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洪绶用手指着魏藻德:“为了赢,脸都不要了,我这师弟今天刚拜入师父门下,一天学没进,上哪跟你比试作诗、对联?你这样比,还不如直接宣布获胜算了!”

魏藻德耸耸肩,“你们也可以不比,不过,只需要这小子给我磕三个响头,大喊我认输了,我立刻就走。”

此话一出,刘宗周的一众弟子大怒,撸起袖子就要来干他!

此时的文人还没有被满清打断脊梁骨,文能提笔,武能上马。

本朝景帝有一次早朝,文臣暴打锦衣卫,当时群情激愤,一群文官对战一个武官,硬生生将这名锦衣卫武官当着皇帝的面活活打死,就这样还不算完,这群文官又打死了两名阉党。

最后周景帝下令群臣无罪,这场凶残的朝廷斗殴才被阻止。

魏藻德没想到黄宗羲等人脾气如此暴躁,抬腿就要跑。

沈亮一直注意着这个状元郎,抢先一步,挡在门口,“状元公,意欲何为啊?”

魏藻德讪讪笑道:“仲安贤弟,在下有些内急,借个茅房用用。”

张履祥叫嚷道:“仲安师弟,莫让那个大言不惭的无耻之徒跑了,他屡次辱我师门,今天不打他一顿,他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魏藻德吓得亡魂皆冒,大喊道:“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怎能如此不讲文德,我是刘大人请来的客人!刘大人救我!”

刘宗周也是窝了一肚子火,可魏藻德好歹是他请来的客人,又是今岁的状元公,在他府中挨了打,传扬出去,他刘宗周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啪——

刘宗周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够了!都给我坐下,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师父,可是他出言不逊!”

“师父……”

刘宗周摆了摆手,说道:“既然我开门收徒,就不怕别人挑战,难道京城里那些开武馆的,有人上门来踢馆,也要闭门不接吗?”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状元公想要跟我这刚入门的弟子切磋,那就来吧,仲安,你意下如何?”

“仲安全凭师父吩咐。”沈亮恭敬答道。

黄宗羲等人愤愤不平,可师父已经开口,他们也不得不听,否则就是欺师灭祖了。

魏藻德见局面得到控制,也就不急于跑路,不过却也收敛许多,不敢再挑衅了。

“到底是刘大人深明大义,你们还要跟刘大人多学习,怎么韬光养晦,不要动不动就呜呜喳喳。”

魏藻德朝着刘宗周施了一礼。

刘宗周此时对魏藻德好感全无,厌恶道:“既然要比试,那就开始吧,第一场比什么?”

魏藻德微微一笑:“三局两胜,分别是记忆、诗词、对联,我也不欺负他,就让仲安贤弟来决定比赛的顺序吧。”

刘宗周看向沈亮:“仲安,你的意思呢?”

沈亮昂然道:“他要战,我便战,虽然我今天是刚入老师门下,但也不是吓大的,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

黄宗羲等人哈哈大笑,抚掌叫好:“小师弟,好样的,有骨气!”

魏藻德冷哼一声:“希望你们待会还能笑得出来。”

说完,便跟着刘宗周出了会客厅。

既然要比试,自然不能在狭窄的会客厅里。

贾政看了眼自己的儿子,问道:“宝玉,你有把握吗?”

沈亮眨了眨眼,笑道:“尽力吧。”

贾政急了,悄悄拽着沈亮的衣袖到旁边,低声道:“宝玉,没把握的事情可不能做啊,对方是今岁状元郎,皇帝钦点,乃天子门生,你与他比试,输了的话,丢的可是我贾家的脸面,我看不如这样,你跟刘大人说一声,咱们认输,不必再比了。”

其实贾政还想让沈亮退出师门,毕竟拜师礼才刚成,现在反悔也还来得及。

刘宗周虽然是三品大员,可是年事已高,估计用不着几年就得告老还乡。

魏藻德恰巧相反,三十五岁的年纪,又是皇帝钦点状元,这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政治光明,前途无量!

贾政虽然也非常气愤对方刚才故意给自己难堪,可他毕竟是荣国府在官场上的代言人,不能意气用事。

成年人不论对错,只看利益。

一边是旭日东升的魏藻德,一边是日暮西山的刘宗周,傻瓜都知道该怎么选。

沈亮却轻轻挣脱贾政的手,正色道:“父亲,天地君亲师,方才我已经拜在老师门下,从现在起,他就是我半个父亲,如果我现在投降认输,打的不仅仅是我贾家的脸,更是我师父的脸,此事恕儿子难以从命!”

说完,沈亮转身出了会客厅,追随几个师兄的脚步远去。

贾政看着沈亮的背影,神情有些恍惚,似乎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他跺跺脚,叹了口气,赶忙追了上去。

比试的地点设在刘宗周的书房。

刘宗周的书房极大,少说也有百多平米,而且书房里面四周的墙壁全都摆放着书架,书架上满满当当,全都是各种典籍。

其中不乏一些前朝的孤本和一些名人的字画、手札。

书房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檀木桌子,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个硕大的笔架,笔架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毛笔。

从粗如儿臂的大号毛笔到细如筷子的笔形都有,而且这些毛笔磨损相当严重,看得出来它们的主人是一个笔耕不辍的勤奋人。

在书房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下联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是宋朝宰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的两句话。

自宋以后的文人,都以范文正公为楷模,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范文正公的标准。

魏藻德早早的找了张凳子坐下,四处打量着书房的布置。

沈亮走进书房,刘宗周朝他招手,沈亮赶忙走过去,刘宗周勉励道:“莫要紧张,就当是一次历练,输了也不要紧。”

沈亮抿了抿嘴,算是听进去了。

比记忆力他不怕,但是比试诗词、对联,他是真的没有底。

他早就看过史书,宋朝以后,蒙元逐鹿中原,后大周朝的太祖跃马江南,从南打到狼居胥山,创立了大周朝。

原本属于明朝的风流人物、诗词歌赋全都不见。

他唯一的倚仗,也就是有明一朝的文人所作的诗词了。

说实在的,明朝的那些诗词他都忘得差不多,就记得一本《金瓶梅》了。

至于对联,他是十窍通了九窍。

唯一会的也就是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山青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