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黑莲花重生归来,婆家瑟瑟发抖 > 第519章 任姗的野心

尽管左祖迎心中不满,但耐不住左静欢自己乐意,刘洪涛也是诚意十足。

这边侯丽点头了,两人就去领了结婚证。

酒席没有大办,就两边重要的亲戚朋友,一共摆了四桌。

刘洪涛上面还有两个出嫁的姐姐,还有一个已婚的哥哥,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但独立,早在外面买好了房子。

在左祖迎的明示暗示下,结婚后,左静欢直接搬到了刘洪涛自己买的房子里面,没有和大家庭住在一起。

房子距老刘家也不远,吃饭暂时还是回老家吃。

左静欢开始为爱冲锋不顾一切,结婚后终于明白左祖迎的担忧了。

每次吃饭,一屋子人叽里呱啦,她什么也听不懂,只能像个傻子似的端着碗低头吃饭。

所有的菜都清淡的不行,对她这种口味重一些的人来说,味道真的非常寡淡,见不到丝毫辣椒的影子。

他们早饭煮的五谷粥里面还放糖,有些炒菜也放,像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肉啥的,左静欢吃的很不习惯。

一连几天,她都没有见过面食,一丁点都没有,没有人问过她喜欢吃什么。

尽管左静欢听不懂刘家人的话,但她隐约也感觉刘家人不喜欢自己。

刘母细声细气的跟左静欢聊过,话里话外的意思,她是刘洪涛坚决要娶的,家里也拿他没办法,老太太对他婚事也着急,既然已经是一家人了,就希望她和刘洪涛好好过日子。

现在俩人也搬出去了,让左静欢以后在生活方面多体贴一些,还说了刘洪涛的各种习惯喜好,最后说到了生孩子的事。

左静欢已经被左祖迎敲打过了,自然是打太极,表示这种事情看缘分,顺其自然。

在刘母不满的语气中,她马上又转变了态度,一口答应并且表示积极配合。

态度上坚决支持,但行动上她就绝不配合,真怀不怀,她还能管不住自己的肚子?

学校楼已经在盖了,她和妈妈马上也要忙活起来了,一个新学校的成立得多少事啊,够她忙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从刘家出来,左静欢就回了趟娘家,看着左静丹和赵母的相处模式,她的目光隐隐露出羡慕。

要是刘洪涛能像赵占军一样,和她娘家住在一起就好了。

但也只能是想想,她自己也知道,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个来月的时间,阳芋山的三叉口已经大变样了,之前堆积如山的垃圾不见了,坑坑洼洼满是污水的地面被铺上了水泥和石子。

大马路主干道的铺子已经盖起来了,从大主干道到每条岔口延进去。

苏安数了数,大主干道两边大大小小用水泥板隔开的毛坯铺面共21家。

三条岔口,其中一条也已经盖好了,总共11家小铺面。

第二条路口正在盖,但盖的比较浅,只有左右两边加起来只有七个隔间。

最后一条岔口还在铺地面,曾志杰和梁锦背着手,狐假虎威的在现场转来转去。

主干道那盖好的空框框里面,已经有附近的老头老太太摆篮子,卖自己地里出产的青菜茄子南瓜啥的。

还有的摆着桌子,桌子上面也放着东西。

苏安看着那些个老头老太太,朝着任姗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租客了?”

任姗微微一勾嘴角,“免费的,明年才开始出租铺面,今年谁都可以来摆,总要把人先往这边引过来。”

说着,她伸手指着一个摆着桌子的老太太道,“那个是曾志杰奶奶,我就提点了一下,那小子脑子灵活,马上让他奶奶赶紧来占了个小位置,又踩着三轮去市场进了点香烟啤酒汽水啥的来摆着,生意不错呢,老太太整天笑的牙不见眼。”

“另外几个卖菜的,是之前往大市场那边摆的,太远了挑着累,见着这路边能遮风挡雨,就在旁边歇了会脚,担子刚放下去,就有路过的就来问价了,然后就不走了,然后有人看着,想着家里地里也有菜,没事干就带着孩子摘几把菜在这边摆。”

任姗放下手背在后面,微微仰着头,“不少人看着她们坐着赚钱了,都动了心思,已经有好几个开始套口风问铺租的价格了。”

“我请了一对附近的老夫妻,每天清早起来把地扫了,把垃圾拖走,干净了,大家都愿意往这边来遛弯,人多就有人气。”

苏安赞赏的看向任姗,她哥哥是捡了个什么妖怪回来啊,这才十五岁,这脑瓜子比混迹社会的老油条都精明。

“现在十月了,估计再有十来天第三个岔路口也能全部完工了。”

任姗点头,“对,然后用水泥把外面全都刷一遍,里面刷大白墙。”

苏安道,“后面怎么计划考虑了吗?”

任姗嗯了一声,“最近一直在琢磨着这事呢,我打算让曾志杰请这一块的片警城管吃几顿饭,给他们送几条烟啊啥的,让城管把这周边的私人摊贩子赶几次,另外可能要留着几个小铺子出来,用来给街道办那边做人情。”

“其他的我算了下,第一年估计赚不了什么钱,大概就能收回来十多万吧,第二年直接翻两倍,再后每年按比例涨。”

苏安瞪大了眼珠子,“什....什么?”

“现在周边的厂子里面,人家加班加点,一个月才一百多呢,你要命啊,第一年十多万!”

任姗勾唇一笑微微仰头,太阳打在她的脸上,让她整个人都在发光,自信又有恃无恐。

“安安姐,我这说的还是很保守的,这周边几里地除了前面市场,可只有我这一个三叉路街市了,这个位置再想要复制出来一份,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你知道这一块住了多少人口吗?

我去走访过了,密密麻麻的,屋檐下都搭着棚子,楼梯间都能塞个三四口呢,一个大通间里面能住五家人,挨着墙架一铺床就是一家人的落脚之地了。”

“不少人都是拾荒的,还有做苦力的,周边进厂的,各种底层人士。

他们都很努力,大家的日子都会越来越好,等有了钱,就会有消费。”

“这还不止,每天还能碰见扛着袋子找房子的,曾志杰说本地居民不少人家都在搭建杂房或者修以前的破房用来收租呢,听说前面那个厂子要扩了,还要往这边建宿舍。”

“只要有人就要吃喝,就算再怎么节约,这一日三餐总是要的吧?一年四季遮身的衣服鞋袜要吧?”

“前面主干道那边我还给留了一间大的铺子,我准备引个诊所过来,以后这阳芋山的三岔市场,将会是周边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