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 第217章 崛起计划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第217章 崛起计划

作者:月洗梧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知府大人:“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当讲不当讲?有屁快放,不要跟老子卖关子。”

何大人就呈上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香料。

“这是青云县百姓白建章新近发现的两种香料,经过两年时间的验证,这种香料可以食用,并且可以让食物变得异常美味。”

知府大人接了香料在手里嗅了嗅,果然一阵奇特的香味。

“今夏我正好不在,错过了钦差大人。我在巡抚大人那里听了一个事,说皇上特赐了你一个司农的官职,可是因为这个东西?”他问道。

“大人明智,正是因为此香料。”

知府大人点点头。

其实这件事,在朝廷上面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每年都会有些地方上的官员献上一些奇花异草的,狂吹乱炫一顿,得了些嘉奖,之后也就杳无音讯了,毕竟这些东西不是国之根本。

再说了,这香料也不能当粮食吃啊,只是让饭菜更美味,与之相比,能填饱肚子的粮食更重要一些。

所以这件事情,朝臣们也并不在意。

知府问:“你有何计?”

何大人道:“青云县地广人稀,很多地也不适宜种植庄稼,但此物在山上就能种。下官按照皇上的旨意,有意在青云县种植此物,将来香料卖给其他县,所获之资,必能让青云县更上一个层次。”

知府大人皱眉想了想,嘴里喃喃道:“这倒也是一个出路。”

广宾县、乡麻县两个贫困县县令都默默道:“粮食都不够吃了,还种香料……”

知府大人一个眼刀射过去:“蠢材!自己不思进取,还鄙视别人的想法,卖了钱不就能买粮食了吗?你们倒也跟何县令学学,怎么让你们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一点。”

“是是,大人,我们错了。”两位县令赶紧认错。

知府又换了好脸对何大人说:“既然皇上都发话了,你肯定要做出点成绩。这件事你自己安排去干,只要不影响农桑就行。”

“是,大人。”何大人拱手退下。

真好,一句骂也没挨着,还被夸了一通。

只是这豪言壮语都说出来了,明年的压力也不小。

随后,其他几个县令不讲点明年的计划是下不来台了,一个个绞尽脑汁在知府大人面前吹起来。

宝山县县令:“大人,我们宝山县新近也发现一种白毛狐狸,毛皮极软极光滑,一张皮子能卖到几十上百两。就是数量少,我们县打算自己逮了来养,到时候光卖毛皮就够上缴赋税的了,老百姓还能吃狐狸肉,一举两得!”

知府大人一听就觉得有些不靠谱,但不好打击下属的劲头,行不行的,让他们去干干就知道了。

湖泉县县令脑瓜子想得都要烧起来了,半天蹦出来一个主意:

“大人,我们湖泉水多,明年准备多养点鱼,从这里供应给京城酒楼,又新鲜又便捷。”

知府大人叹口气,“你刚才不是说你们湖泉水都要干了吗?还怎么养鱼?”

对方立即解释:“今年干明年肯定不干啊,下官已经请懂行的老先生看过了,明年我们湖泉肯定雨水充足。”

知府不置可否,意思让他先干着,说不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几个臭皮匠,实在不能要求太高。

平源县向来是整个川岱府的基本盘、压舱石,在知府大人眼里就是个成绩好的好学生,每年只要好好种地就好了。

剩下的广宾县和乡麻县,知府大人看一眼,实在是骂得嘴里都没词了:

“你们两县多是贫瘠之地,就回去好好劝课农桑,勤谨一点,不误农时、不废农事,其他的我也不多要求你们了。”

“多谢大人。”

“咳咳,”知府大人咳嗽两声,众人明白,这是要进行总结发言了。

“诸位,你们都是万千举子中选拔出来的人中龙凤,皇上委我们以重任,咱们绝对要担起来身上的担子,对得起身上的官服和每年的俸禄,明年争取让咱们川岱府在省内崛起!”

“好!”

六位县令气壮山河,但心里都知道,每年都喊崛起计划,然而每年都崛不起来。

期待明年,能有些不一样吧。

听示结束,知府大人又问了问其他的事情,在府衙里留几位下属吃了个便饭,每人给了个红封,没多少钱,图个吉利,维护下上下级关系,然后就都回去了。

广宾、乡麻两县县令跟在平源县县令左右,希望明年平源县能再多支持一点他们县。两县令的官服都比其他县令要破旧些,更别提当地的百姓了。

白建章要是来了肯定心中庆幸,当时幸好没去这两个县定居。

宝山县和湖泉县两个县令咬耳朵。

湖泉县县令:“何大人那个什么香料,真这么稀奇吗?听说皇上还派了钦差亲自过来?”

宝山县县令:“稀奇什么,不就是味佐料。那钦差也不是特意去他那说这事的。他青云县虽不咋地,但地处交通要塞,南来北往的商人也多,钦差大人过去视察这个才是真呢。”

湖泉县县令恍然大悟般:“原来如此。”

宝山县:“还是咱们的狐狸和鱼有戏,明年等着瞧吧。”

何大人这边回了家,今年的公务才算是忙完,又同县丞细细地在书房里拟了一番明年的种植计划,只等年后找来乡亲们商议着干起来。

没两天,青云县就下了厚厚的大雪,老农们都高兴坏了,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大丰收。

雪下厚了,棉衣棉被也得跟上。今年葫芦村不少人家都添置了新棉衣棉被,这些人家都是分了红的,花钱有底气。

张香丫和她哥、她爹、她奶都穿了一身簇新的棉衣棉裤,但傻娘身上还是穿了好些年的破烂棉衣,已经不保暖了,每次做完饭,她就凑到锅灶旁边,敞开了外衣烤锅底的余火取暖。

张香丫知道她奶奶不会给傻娘做新棉衣的,她自己攒了两年的钱了,但一直都不够。

下了一夜雪,第二天一大早起来,香丫没看到惯常在门后墙角晒太阳的傻娘,到破棚子里一看,娘嘞,傻娘烧得糊里糊涂的,眼睛都睁不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