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 第266章 鸠占鹊巢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第266章 鸠占鹊巢

作者:月洗梧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舟儿!”

白建章和县丞带着郎中挤了过来,劈头骂道:

“昏了头了!还不赶紧送回家,请大夫来!”

方翰被折腾得彻底没了主意,慌着问:“我儿还有救吗?”

郎中摸着脉搏,半晌点头道:“还有一丝脉象,赶紧送回家去,能不能保命就看他的造化了。”

夫妇两个恨不得飞回去。

白建章在这里耽搁了一两日,叫了当地的郎中过来,教他们采药配药,又留了一个郎中在此指导,才回了家去。

宝山县多山,山上狐尾草也多,百姓们不花费多少钱,都能喝上药。

有病的,喝了草药渐渐地退热,能吃饭了;没病的人也喝这种草药预防,渐渐地染病的人数下去了。

一场瘟疫算是慢慢退去。

只是那些染病的人,身上皮肤没条件治疗,就留下了疤痕,这疤痕伴随这些人一生,让他们永远记住这次人与白狐的事件,这都是后话。

齐大人将之前卖狐皮所得之利,拿了部分出来补偿百姓,宝山县渐渐恢复了之前平静的生活。

一些猎户重新上山打猎了,但大家都很默契地不敢捕猎白狐。

当然,白狐数量骤减,见到一只也难。

何大人病好之后,就很信守承诺地写了一份文书,上报给知府大人,将白家小丫头发现狐尾草能治瘟疫的功劳上报给朝廷。

当时何大人作为一介七品县令,是没有资格直接给皇上呈递奏折的。当然,川岱府的正五品程知府也没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只有省一级以上的官员,也就是梁州省巡抚大人,才能给皇帝上奏折。

因此何大人这份文书被送到程知府那里,程知府再拟了一份文书送到巡抚韦大人处,由巡抚大人亲自写奏折上报朝廷,由皇帝亲自审阅。

巡抚韦大人看到这份文书后,心念一动,将其改了改,送到了京城朝廷。

“治疗瘟疫的良药,竟然是一个六岁小丫头发现的?真是有趣。”

皇帝看着手里的表文,批阅了一天奏折的他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皇上,”一旁的太监总管陈公公笑道,“奴才也是头一回听见这样的事,若是多一些这样的人物,有了瘟疫便能发现救治之法,那可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和麻烦事呢。”

皇帝点点头,如若这丫头发现得不及时,这瘟疫不知道还要蔓延到哪里,到时候死伤更多,国库更要掏出银子来救治百姓。

陈公公又说:“看您一天难得露出一个笑脸,想必这丫头也是个福泽深厚的,能入得了您的青眼。”

皇帝笑了:“你倒是会讨人欢心。”

陈公公又笑问:“皇上准备如何赏赐?算起来,这还是陛下您首次嘉奖臣子之女呢。”

皇帝想了一回,说道:

“传下去,梁州省巡抚韦志同治理瘟疫有功,赏赐雪花银三百两,紫檀木边座百宝镶花卉图屏风一座,赐其女菊香膏墨一锭,青花红绿玉葫芦一只。青云县县令治理瘟疫通报及时,赏赐绯色章服。”

陈公公忙下去宣告,指了稳妥之人带了御赐之物到梁州省巡抚韦大人的府上宣读圣意。

宣旨过后,公公说:“韦大人,青云县那边就劳您传达了。”

韦大人喜笑颜开,拉了公公塞银子。

那公公笑道:“韦大人真是生了个好女儿,才六岁,就在皇上面前露了脸。”

韦大人笑道:“多亏了公公在圣上面前美言。”

那公公笑道:“大人可要好好培养你这个姑娘了,那玉葫芦玲珑小巧,听说公主都想要来系着玩呢,圣上却独独赏赐了咱们千金,可见对韦小姐看重。”

韦大人心中更加欣喜,送了公公回来。韦夫人满面春风地迎上前来,“老爷,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韦大人语重心长道:“这是天赐机缘,你我要好好把握。我揣摩着,圣上赐芸儿菊香墨,是希望咱们芸儿饱读诗书;赐她玉葫芦,则意指她是福泽深厚之人。”

韦夫人又露出担忧:“日后若是那边……”

韦大人道:“皇上只关心瘟疫能否治好,至于是谁发现的草药,并不重要。况且下面的人,就是十辈子,也难够得见皇上的面,夫人你就放心吧。”

韦夫人这下放心了,高兴道:“老爷,我这就去将芸儿的师傅都换一遍,咱们要请京城名师来教导才行。”

韦大人点头同意。

而何大人这边,还在等着圣上的赏赐,这可是给云团最好的礼物。

可是左等右等,最后只等来一件自己的章服,他只好暂时压下满心疑惑,待到述职的时候,再去打探一下。

正值冬日,香料田都已料理完毕,空闲的时间多了,袁叔领着一群边郡汉子挖冰窖。

二狗专门请了之前那个算出来胡庸家水井有妖物的道士来,给他相看了一处风水宝地。

“二公子,小道发迹全借了贵府的光,这块地方风水极好,依山而建,距离河水也不远,又背阴,乃是上好窖冰的地方,小道以命担保。”

“行,老道爷,你现在也算是个远近闻名的人了,到时候冰铺开张请您来喝一杯!”

“二公子客气!”

边郡汉子们干活利落,冬天的冻土,挖得也很快,就连各自的婆娘,都能当半个男人用,这冰窖很快挖了个大半。

按照二狗的计划,要挖两个的,一个给饭馆用,一个自己开冰铺用。

他还专门设计了一下他这个“地下宫殿”,但冬日已到,河水结冰,要挖冰块窖藏了,剩下的只能等来年再动工。

冰铺的位置也已经选好,就在金葫芦饭馆不远处。

这处铺子原来是胡顺家的,开了布庄,这两年棉花涨涨跌跌的,生意亏得厉害,白家出了合适的价格,胡顺也就给卖了。

因为这铺子一直是他弟弟胡庸在当掌柜,胡顺还没想好怎么跟弟弟说。

因为是哥哥的铺子,胡庸当起差来就比较懒散,烦难事不干,发工钱决绝不能少,胡顺也不好辞退弟弟。弟媳也常到店里白拿。

胡顺媳妇尤氏早想给卖了,省得弟弟一家赖着占他们家便宜。

胡朱弦病好,得赖狐尾草发现得及时,她就嘴角留下一个红印子,其他倒还好。今日她娘上街,顺道给她拿几匹布做新衣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