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 第308章 村公产

捡到三岁萌宝,全家福星高照 第308章 村公产

作者:月洗梧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里尹嘿嘿一笑:“这事还早呢,再说了,你亲爷爷不就在这吗?”

女婿急了,说:“爹,你就这一个闺女,难道不疼疼她儿子?”

周里尹装听不懂,“疼啊,我怎么不疼?我这不是来喝酒了吗?再说了,女婿你生意做这么大,还缺我这仨瓜俩枣的?”

说着,招招手叫来两个小的,夹了菜来喂。

周里尹油盐不进,一顿饭不欢而散。

晚上,周丹翠被全家人审问斥责。

“你爹到底咋想的?是不是嫌弃大郎不是你亲生的?大郎也叫你多少年的娘了,你怎么能这么偏心?!”

周丹翠有苦难言,她哪里偏心了?她自己儿子都没有饭馆股份呢。

婆婆好言相劝:“翠儿啊,这事可不能任由你爹胡来,你爹跟个愣头犟种一样,这份子可不能给到外人手里。实在不行,你就让他先给你,到你手里了,你再给大郎,到时候你爹也说不着什么了。”

“给我?我爹谁也不得给,除了给他亲外孙子。”

“二郎还小着呢,哪会管这个东西?再说了,你爹自己手里还有三份股呢,等你爹死了,这三份股就是二郎的,大郎就要那七份股,兄弟俩不正好?”

周丹翠听得脑瓜子嗡嗡的。

一旁的大郎脸色阴沉,今天是他成亲的日子,但他一点也不开心,大好的日子都被后娘那个老爹毁了。

“什么外公?我看他一点也不疼我!”

他奶奶拍了他一下,“说胡话!这事还没定呢,日后多去你外公那里走动走动,老人家就喜欢儿孙绕膝,好哄。”

周里尹回到家,考虑了一下,第二天就来找白建章商议事情。

“章子,村里那七份股份,要不你买了去?我思来想去,卖给谁都不太合适,给谁,其他人都生怨气。”

白建章摆摆手,“我家的股份够多了,再要也不合适。”

“那怎么办呢?你不知道,每天都有人过来找我,我真是不胜其烦。”

云团给周里尹端来一杯茶,“周爷爷,那就谁都不给,赚的钱村里公用吧,以后修茅房,不就不用筹钱了?”

“嘿!这倒是个好主意,这下谁也不敢说不公平了。”周里尹受到了启发,一瞬间脑子里冒出来无数个主意。

“这个好,这个好,有了这七份股份,以后村里哪里需要点小钱的,可就方便多了,修缮村公堂啊、办祭礼呀、修路呀、挖井啊,甚至,我们能办个村学堂!”

周里尹激动的,腾地一下站起来,“以后咱们村的娃,都能读书识字了。”

他拍拍云团的脑袋瓜:“这新脑袋就是好使!”

白建章也赞同,“就这样办,过几天咱们开个村大会,就是我要忙着香料的事情,有点不得空。”

周里尹摆着手:“不着急不着急,我得先理理章程,这可是个大事,我得找村里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

说着,自言自语地朝家走去了。

说干就干,周里尹拉了村里几个年长的老头子,屋里烟锅袋子云雾缭绕地抽了好几日,总算是将这个事给定下来了。

但是还缺个章程,这个章程可不就是随便列几条就行了,周里尹找来目前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三羊,来给村里拟写章程。

这章程可就不仅仅是说那七份股的事了,连同上次列出的十条严禁做的事,一并纳入进去。

三羊表面上还是一派波澜不惊,其实背地里查了无数书籍,忙了好几个夜晚,黑眼圈都熬出来了,又请魏老夫子给指点下,这才将周里尹的白话变成了纸上严谨深刻的文字。

“……上天庇佑吾村,人寿年丰,民康物阜,因立村中公产,为作本村公用之费……特制定本村规,永矢咸遵。”

周里尹读着不禁咂舌,“三羊,你这写得好像那个戏文里的圣旨一样嘞。”

三羊心中乐开了花。

“三叔公,这咋听不懂啊?”一个村民抓抓头。

“傻玩意,这写到书面上的,就不能说些大白话了,多不正式啊,你放心,这话我懂,回头会上听我说就行了。”

周里尹捧着这章程,在村公堂门口先贴上一张,让村里人先了解了解,两日之后,正式开村民大会。

这个大会,不仅仅是有饭馆份子的人出席了,只要葫芦村的村民,都能出席。

“今天将大家伙聚集到这,主要是为了村里那七份股的事……”

周里尹噼里啪啦地说了大半个时辰,底下村民听得十分认真。

“三叔公,你这意思是,以后这七份股谁也不给,分的钱村里公用呗?”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以后这个钱怎么用,都要经过大家商讨,主要是用到将咱们村搞得越来越好的事情上,比如说,建个村学堂。”

“村学堂?只要咱们葫芦村的小孩,都能去读书认字吗?”

“那肯定的,教书的先生咱们村里请,你们想让孩子来学认字的,给先生拿点青菜鸡蛋啥的就行,当然,纸笔啥的还要自己备一点。”

“那书啊、纸笔呀也不便宜呢,谁读得起啊?”狗蛋娘在底下叨咕,她家原来还有份子呢,现在没有了,哪有钱送孩子学认字。

一个妇人笑她:“咋?你还指望你家狗蛋考个状元来呀?会写自己名字不就行了?拿个小棍子在沙地上写是一样的。”

“是这个理,孩子会认个字、算个账,我就满意了。”不少人纷纷附和。

周里尹说:“识字是一方面,关键是让咱们孩子学点道理,懂点规矩礼仪,别整天嘴里胡咧咧,见到外人时,又跟个锯嘴的葫芦似的,一句话不会说。”

“对对,学个规矩道理。”

也有那有点家底的,心里更激动,孩子终于有学上了。若以后也能考个秀才,家里还能免赋税呢。

他们村里附近,除了建平伯府的花庄子里,根本没有学堂,而那花庄里面的学堂,如今是不收外家子弟的。

总而言之,在村里建个学堂,长远来看,百利而无一害。

“在哪里建学堂啊?那先生请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