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打马醉长安 > 第四十八章 平卢归王化

打马醉长安 第四十八章 平卢归王化

作者:高十翼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0: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国忠点点头,吩咐人去做,他则匆匆赶往皇宫,可是他进宫也没见到皇帝和杨贵妃,最后他只能回到杨府和安禄山大眼瞪小眼,安禄山虽然想过不辞而别,但是因为明日就是认亲大典,他敢不到场,就等于放皇帝鸽子,那可就事大了,欺君之罪啊,不等他进入平卢,沿途官兵都能杀他来京城领赏,因此这个时候他只能听天由命,在心里祈求上天范阳旧事不会发生,这只是朝廷应对匈奴的临时之举。

由于和亲的内幕只有极个别参与的人知道,其他人都是两眼抹黑,只知道是匈奴人见财起意,截杀了和亲队伍,两位郡主生死未卜,一时间,全国愤慨,纷纷要求朝廷出兵征伐匈奴。

平卢城下,安庆绪见到王嗣忠率大军前来,同时也想到范阳旧事,因此坚决闭城不纳,只说大军前来助阵,平卢愿意出全部粮草,同时发动民夫为大军立营筑寨,就是不让入城,说是怕惊扰城中百姓,准备以此拖到安禄山回来。

“大帅,我们该如何是好?”

“哼!安禄山真把平卢当做自家后花园了,这安庆绪见本帅拿出陛下金牌都不出城迎接,无异于谋反!把陛下赐予的三架大炮分别安置在东、南、北三座城门外,再过半个时辰,如果安庆绪还不开城门,就给我用大炮轰开城门,记住严令诸军,入城之后只准攻击抗命的官府,有胆敢扰民的,杀无赦!”

“遵命!”

安庆绪突见城外大军三面围城,立马知道大事不好,于是一面派人去给巡边在外的史思明送去求助信,一面想靠着坚城迎战王嗣忠。

王嗣忠军事部署很快完成,他再次出现在南门外,对安庆绪道:“安庆绪,本帅是奉皇命进驻平卢,你当真要公然抗命吗?”

“哼!王大将军,范阳旧事可就在眼前,你蒙鬼呢?既然皇帝老儿不相信我等,那就反他娘的。”

“黄口小儿,安敢口出狂言,不怕在长安的老父受牵连么?!”

“哼!他就不该去长安,干那什么劳什子认亲的荒唐事,听我和史将军的,在这平卢做土皇帝多好,王嗣忠,别看你人马多,来硬的不一定谁吃亏,听我一声劝,回去吧,如此我们还能相安无事,我们依然是大唐的臣子。”既然要来硬的,那就直接撕破脸好了,安庆绪自信凭借坚城,固守不成问题。

只要守上五日,北边的韦室必然起兵响应,那时候这平卢就会彻底大乱,再加上匈奴大军,这二十万唐军就会折在这里,那个时候他就可以趁乱出兵中原了。

见安庆绪反心昭然若揭,王嗣忠也不再给他废话,命令属下将早已准备好的安抚百姓檄文用弓箭射进城中,之后就下令攻城。

安庆绪在城头上看到唐军主力虽然准备攻城,但是并没有随身携带云梯,因此甚是请示王嗣忠。

王嗣忠下令道:“准备,第一炮先给本将军崩了安庆绪这猖狂小儿!”这一批大炮是一年多来铸造出的实验炮,一共五门,王嗣忠一次就带出来三门,对这些大炮的威力,王嗣忠相当有信心,因为他是这些大炮初试的亲身经历者。

大炮操作手闻言,开始装药瞄准!

“庆绪,这唐军在搞什么名堂,摆弄那个黑管子干什么?”安禄山十五个义子,此时陪在安庆绪身边的有六个。

“他们怕不是得了妄想症,想要围困我们吧,凭借我们城中存粮,在城里面一年不出去都饿不死,哈哈,没啥好担心的,他们攻城没有云梯,还把骑兵放在前面,想来这王嗣忠也是徒有虚表的货色。”安庆绪信心满满,戏谑道。

城外——

“大帅!大炮装填、瞄准完毕!”

“点火!”

良久,轰!——

一炮准确命中安庆绪等人站的城门楼上,不等炮烟被风吹尽,王嗣忠命令再次开炮,这次的目标是城门。

平卢的城门还挺坚固,硬是挺了三次炮击才轰然倒下,这时骑兵一个冲锋就杀进了城中。

由于安庆绪等人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炮火中,所以城中守军群龙无首,除了有零星抵抗外,大部很快被降服。

半日之后,平卢军全部开往城外驻扎,等候改编。

带着近两万人马飞速驰援平卢的史思明,还在半道上就接到了平卢被唐军攻克的消息,这让他心中大为惊讶,不过来不及多谢,他立马带着军马准备突出去,进入匈奴境内,结果被陈玄大军截住,等经过一日拼杀突围之时,跟在他身边的人马已不足四千。

史思明本就是胡人,他准备去投奔匈奴,陈玄并未派兵深入匈奴的地盘去追击,而是挥师去了平卢其他几个被安禄山义子据守的关隘,半月下来,整个平卢安禄山的势力彻底被扫平,使平卢重归王化。

安庆绪造反,史思明叛逃匈奴的消息传到长安,安禄山差点没吓死过去,为此他不得不在高不易面前表演了一出三哭殿,一连三次哭着上朝,不过高不易还是按照大多数朝臣的意思,免除了安禄山本兼个职,只赐给他了一处宅子,封他了一个只领俸禄不上朝的六品闲职,让他不至于饿死。

由于丢了平卢,儿子和属下又造了反,一下子让安禄山没了筹码,最后不得不接受朝廷的安排,几年后因受不了长安的窘迫日子,复又去了边关做了响马,结果被仇恨他已久的匈奴人杀死。

在匈奴王把那两个不听话的部族首领的脑袋送到长安之后,高不易答应了匈奴休战的提议,至此,高不易才算能彻底腾出手来,搞国内经济建设了。

为了稳定平卢局面,高不易一边派水军一万沿海路北上,经松花江进入三江平原,准备在此进行开荒,同时认命李光弼为北部战区大将军,并给平卢将驻军数量一下子提高到了十万,让他们也支援三江平原的大开发,等土地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他打算再通过迁移流民、鼓励个人开荒等手段,移民过去,彻底控制平卢北部广大不毛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