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打马醉长安 > 第七十五章 新发展,逆生长

打马醉长安 第七十五章 新发展,逆生长

作者:高十翼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0: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又过了十日,就在扬州老牌盐商手中财产将竭之时,福瑞盐号总算挂出了盐已售罄,暂时关门的牌子,这让山穷水尽的扬州盐商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八公!——八公!——福瑞盐号没有盐了。”

听到属下人的回报,一直不见晴的八公总算面露微笑了。

“八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那在下告辞了。”柜坊得掌固祝贺道。

“这些时日辛苦掌固了,回去告诉你们佟掌柜,稍待时日,在柜上借贷的五十万贯一定如数归还,该有的利息一分不少。”说着他接过身边管家端过来的,用红布盖着的托盘:“一点小意思,掌固切勿推辞。”

“多谢八公厚赠,话一定带到,在下告辞。”掌固没有拒绝赵九八的好意,之后就带着两个帮手离开了。

“八公,现在轮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在场的所有人憋屈了这么久,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不,别着急,我们静等一两日。”

“不知八公这是何意?”

“之前我们高价卖盐已经引起百姓不满了,所以这次我们不急着出手,等过两日他们手中的盐吃完,没有低价盐可买的时候,他们就会顺理成章且心甘情愿的来买我们的原价盐了。”

“高!八公这招实在是高,到时候我们再稍作点优惠,这样不但可以捡拾起来我们的名声,还能引起百姓对福瑞盐号的不满。”

“不错,让我们的人这几日多在市面上走走,多注意百姓买盐的情况。”

“遵命!”

前几日由于两拨人用盐打商战,盐价一天一个样,所以百姓不明所以,基本上都不敢再像商战之初那样屯盐了,怕再亏损,所以大多数人只准备了五六日的量。

五六日过去,福瑞盐号仍不见开门,他们开始慌了,因为没有福瑞盐号的低价盐,那他们只能按最初的原价买老字号盐铺的盐了。

“开门!开门!”

愤怒的百姓在砸福瑞盐号的紧闭的店门,吃顺口了精盐,他们实在是不想再去吃发涩的青盐了。

“今日无盐,去别家看看吧。”里面有人回应。

“开门!开门!——”

继续砸门,这里面有不少人是扬州那些盐商花钱雇来的托,目的就是为了鼓动百姓,让他们攻击福瑞盐号。

前几日这福瑞盐号一直在抽那些盐商的血,这口怨气不出干净怎么行,最好直接把福瑞盐号砸个稀巴烂。

很快衙门里的差役来了,以滋扰生事的名义驱散了人群。

“八公,看来这福瑞盐号真的没盐了,这两日百姓闹得十分凶他们都没开门,我看不少人往福瑞盐号大门上丢石头烂菜叶子,咒骂不停。”

“好!——该我们大显身手了,去,告诉我们的人,两个时辰后开始卖盐,每隔两个时辰涨一次价,今天我们就把这盐价再涨一成。”

“是!”

没等到福瑞盐号开门,却等来了盐价要涨的消息,这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也没工夫去骂福瑞盐号了,纷纷前往城中的售盐点,准备赶在涨价前买些盐回去存着。

围观的百姓还没散尽,突然关了多日门的福瑞盐号重新开张了,盐价直接降到了五文一斤的新低,同时告诉百姓,前几日库存确实没有了,这几日才运回来了新盐,以后价格就稳定在五文一斤,不会再涨,也不会再降。

这个消息让百姓大喜过望,却让那些老牌盐商如葬考妣,接着官府就对外公布了沿海新建三大产盐基地的事情,同时下令全国以后施行盐专售,价统一的命令。

这个时候扬州那些盐商才真的慌了,如果按照朝廷下的命令,那他们世代赖以生存行当将不复存在,更可怕的是,他们几世积累的财富将化做乌有。

“八公,朝廷突然在沿海建了三座大型盐场,而且还强制将盐纳入了国家专售,我们上当了。”

“是啊八公,现如今我们手中的盐变得分文不值,五文钱一斤,把盐卖了连还钱柜利息都不够,您快想个办法啊。”

此时的八公哪还有先前的从容,从看到皇帝命令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完了,皇帝借商战直接把他们的食盐经营权夺走了,这还不算,还将他们的家底都光明正大的夺走了。

几年前皇帝曾下令推行盐专售,被他们这些大盐商勾结大臣全力抵制,最后胎死腹中,如今不想朝廷却攻克了晒盐之法,成本竟然低廉的如此可怕,好大一个大坑啊。

难怪柜坊会这么大方的给他们借贷,什么当年恩情,都是说辞,如今想来当真是可笑,自己等人竟然用自己的钱把自己玩死了。

一下子苍老许多的八公,虚弱的躺在躺椅上,无力的挥挥手道:“各自想招吧。”说完眼睛闭上,不再管吵闹的人群。

“不好了!不好了!柜坊听说了盐价的事,带着人去家里催债了,还有官军协助。”

“妈的,朝廷这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走!抄家伙干他娘的。”

“对对!走!——”

虽然骂的欢,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自己一穷二白的现实,因为没了财富也失了人心的这些盐商,很快就被官府捉拿了,因为他们的大债主,钱柜以欠钱不还为由把他们告了,结果朝廷一下子将几大盐商一网打尽,财产全部按市价判抵给了钱柜,为此户部专门派了大员前来接收,仅财货都达到了一二百万贯,还没算一些固定资产。

紧接着,朝廷下令冻结了杭州之地的土地私人交易,由朝廷按照市价收购愿意出售的土地,胆敢私相授受,大罪,为的是控制低价,免得给朝廷开发杭州添乱,这个禁令一直持续到朝廷下令杭州开发完毕为止。

杭州的开发的规划图,高不易指挥着工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新城围着西湖而建,他把后世的防洪、排污、绿化理念带进了城市规划中,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袋,当然他也不准备用数量有限的橡胶去做胶袋,所以生活污水大可以集中处理之后做有机肥。

建设新城,最主要的就是先清理西湖里的淤泥,同时阻断钱塘江和西湖的连接,因为钱塘江的大潮,每年都会裹挟大量泥沙进入西湖,造成湖面於堵,湖水泛滥。

清理出来的淤泥,直接用来铺垫低洼之地,修筑了新的湖堤,来隔断西湖与钱塘江的联系,引其他河水入湖。

对于水中的蛟龙和山野中的老虎、熊、野狼和野猪等猛兽,高不易下令朝廷高价回收,一时间百姓布于荒野,穷搜水底深山寻找这些东西。

经过半年捕杀,别说蛟龙了,就是野猪变得也不多见起来。

随着朝廷大量资金涌进杭州,河网得到疏浚,往来船只多如牛毛,大量的民间资本也在大量流进杭州。

胡人中不乏有眼光独特之辈。明白新城的价值,所以上书朝廷,愿意出三十万贯用于新城建设,唯一要求,就是在新城给他们一片地方建房子。

对此高不易果断拒绝,最多可以允许他们从朝廷盖的房子中,划一片区域给他们租住,这个时候的大唐是不需要看任何国家脸色的,外国人敢让唐人不爽,立马一顿胖揍少不了,告到天边,也还是揍你没商量。

随着新城的建设,人口再次聚集,很快杭州的人口就超过了洛阳,直逼三百万,而长安经过多年发展,也不过四五百万人口,一跃成为了仅次于长安的大城市。

在杭州高不易取消了坊市和宵禁,更为这座大城注入了活力。

资金的过度集中,让高不易顺势在长江入海口南岸,后世的上海城址上建设起一座海陆贸易的大港口城市,与杭州形成互补之势。

和新城建设相对应的是大唐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航海。

第一次远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舰队从吕宋横穿而过,一路南下,结果由于遇到风暴迷失了方向,在海上瞎转了两个多月之后,无功而返。

接着,在第二艘铁甲战舰完成海试的时候,高不易果断下令开始第二次远航,这一次远航的舰队分了两路,一路沿着国境线南下,经过南越之后,沿着一路岛国南行,争取找到大洋洲,而另一路则沿着老航路去了美洲,因为如今大的大唐发展突飞猛进,有限的橡胶树已经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大唐需要大量的橡胶。

为此大唐在三年前完成了移民美洲三十万的目标,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因为移民潮开始就没有断过,唐军甚至还在美洲进行了驻军。

如今高不易觉得大洋洲的露天煤矿、铁矿大唐也十分需要,甚至于超过了去大食海岸煊赫军威的迫切性。

至于大食那里不急,因为大食有商人通过海路来到了大唐,航线在高不易的案头摆着,和后世所差无几,在使节在大唐观看了几次军演之后,那些岛国国王果断请求唐人去他们那里进行贸易,他们愿意用财宝交换那些大学问,然后高不易就乐呵呵的让兵部筹划沿着海上商路建基地的事情了。

不过由于铁甲战船数量有限,并没有开始真正实施,不过一旦铁甲舰下饺子一般问世,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势在必行,那个时候的海洋将属于大唐。

这期间唯有太子比较苦恼,随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皇帝老子居然出现了逆增长,这怎么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