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 第369章 你来我往,重提登基

魏王宫大殿之上,大魏的一众文武听到曹操这已经是决定要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分校了,便不再对分校的建立与否进行辩论。

接下来大家开始对分校到底是由汉中侯林川独自建立,还是大魏将分校建立成为新的官学开始进行了辩论。

“魏王大人,臣以为这新建立的学校,若是名字还是叫做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话,就应该是让汉中侯独自出钱建立。

如果大魏要建立新的官学,臣以为也不必和汉中商会又什么瓜葛。”

提及到底如何建立学校之事,杨修将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和大魏官学完全划分了出来,并没有认同建立一所由大魏和汉中商会共同出资的学校。

“汉中商会需要有充足的工匠,来用于建设更多的生产基地。

臣也知道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现在是采用两年校内教育,外加一年生产基地实习的方式,来培养用于管理一座生产基地的学生。

在臣看来这些工匠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校内教育,直接可以将他们送到生产基地当中进行实习。

如此一来不但培养工匠的时间变得更短,也可以为汉中商会节省更多的成本。

至于用于管理生产基地的学生培养,可以用现在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培养学生的方式,但很明显单单培养工匠根本不需要建设大量的分校。”

杨修现在虽然不继续反对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建设分校,但他将工匠和管理生产基地的大师傅区分了开来,最终目的还是要减少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分校的建立。

其他文臣听过杨修的说法之后,有一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同的。

“魏王大人,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三年才能培养出能够管理生产基地的学生,但培养生产基地流水线上的工匠绝对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另一名文臣丁廙也出言赞同杨修的观点。

这丁廙便是丁仪的弟弟,同样是曹植一派的支持者。

现在没有阻止建立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分校的好办法,但是限制分校的数量,也可以说是在直接减少曹冲的势力。

曹操闻言心知这是杨修和丁仪、丁廙兄弟在明着提出建立大量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分校,对于生产基地需要的工匠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其实他们是在暗中阻止曹冲势力的扩大,毕竟现在汉中商会可以说是大魏各个州郡当中主要的税收来源,掌握汉中商会更多的话语权,在大魏官员和士族们心中的分量就越重。

不过曹操现在并没有直接对杨修等人的建议进行否决。

贾诩随后开始依照曹操的授意,对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设分校的优势进行说明。

“汉中商会现在是我大魏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它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大魏获得更多税收。

如今不论是水泥直道的修整用度,还是各地驿站的运作用度,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一旦从汉中商会身上收到的税收没有增加或者变少,那大魏民生很明显的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汉中职业培训学院,老臣认为不但要建,还要多多益善。”

杨修刚刚说明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立分校,只是要培养工匠的话完全不需要建立太多所分校。

贾诩没有直接反驳杨修的建议,而是从大魏的税收上出发,对之前杨修提及的汉中商会发展会影响到大魏农业为本这一点,进行了精准的打击。

汉中商会发展,那么可能影响大魏的粮食产量,因为有一部百姓会到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做工。

可要是汉中商会不发展的话,那么大魏的税收就上不去,除非对百姓征收更多的税金,否则就会影响到大魏现在的运转。

曹操知道现在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到底建造多少分校合适的讨论明白。

今天能够将在大魏各个郡县,建立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分校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就已经达到了曹操的目的。

“文和所言甚是。

但这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分校究竟要建立多少座,我们在此也很难商议出来一个具体的数量。

林先生现在仍在汉中,这件事到底也要听听他的建议。

等本王将林先生叫来邺城,再进行商议吧。

诸位若是无事,那这次商议便到这里了。”

曹操将是否能够建立分校的问题给林川已经解决掉了,剩下的分校建立多少的问题,曹操决定交给林川自己去解决了。

现在曹操想要知道,前天上奏折请自己登基称帝的那名官员,到底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向自己提出登基称帝的奏请。

没有出乎曹操的预料,最后真的有人站出来向自己提及称帝之事。

“魏王大人,臣还有一事请奏!”

曹操闻言定睛一看,说话之人竟然是司马朗。

“伯达所奏何事?”

“魏王大人,如今大魏已经收服鲜卑胡人诸部,并且山越内乱已平,天下繁荣昌盛,臣请魏王大人登基为帝!”

司马朗此言一出,整个魏王宫大殿当中所有人的心头为之一震!

不论是荀彧、荀攸还有贾诩等文臣,还是许褚、曹彰等武将,都没有想到第一个提出请曹操登基称帝的竟然是司马朗。

司马朗之前命手下一名官员向曹操上书,请曹操登基称帝,但司马朗发现手下那名官员在给曹操上书之后,两天过去了曹操并没有任何提及登基称帝的迹象。

司马朗原本以为今日召集邺城群臣,曹操会暗示此事,谁知曹操只是提及了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立分校之事。

在兄长司马懿被曹操派去寻找刘备之后,司马朗就再也没有见到兄长司马懿,就连之前请托曹丕向曹操建言,将司马懿调回邺城也被曹操拒绝。

无奈之下司马朗只能想到让曹操登基称帝,然后全力相助曹丕成为太子,这样曹丕或许能够将兄长司马懿从交州调回邺城。

于是司马朗找到曹丕,言说此事之后,一直希望继承曹操大魏的曹丕,当即就与司马朗一拍即合。

“哈哈哈,伯达莫不是在说笑不成?汉献帝还在许昌,本王如何登基称帝!”

曹操闻言向着司马朗笑道。

其他原本打算离开魏王宫大殿的大魏文武们,也都静静的站在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