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 第九百八十五章 修路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第九百八十五章 修路

作者:赵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亥看着她,不自觉吞咽一口唾沫。

一段时间没有开过荤,那种念头在此刻慢慢弥漫!

紧接着,自然就是春光无限!

……

开灵渠的消息传出去后,很多人都有了想法,不仅是世家,还包括普通人,都带着浓烈的期待。

朝廷面向民间招工,不仅工钱多,还包吃住,可谓是很好的活!

普通百姓当然非常希望能去做工,帮助朝廷一道建设。

故而,在消息传播开来后,百姓们都越来越期待。

可期待是没有用的,三省六部一直都没决定好相应方案。

关于修建灵渠,乃是千年大计,涉及千秋万代,不是说修就能修的,还要考虑实用性、通用性,以及能使用多久,会不会崩溃,造成水灾等问题!

倘若崩溃了,形成水灾,又要往哪处避难?

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太广,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策好的。

而且,大秦很多地方有山有水,也要考虑山水龙脉问题,仔细勘察地方才行!

就这样,时间一晃过去两个月。

期间,朝廷不断面向民间招揽人才,比如设计灵渠人才、地形勘察人才,等等。

经过两个月的讨论和设计,终于第一个方案呈现在赵亥面前。

“陛下,这是建设灵渠的方案,请您过目。”宰相将方案呈现至赵亥面前。

是一份地图,上面划划点点,记录的很详细!

对各地山水的处理,也都有其他规划,不单纯是文字表达,还有清晰做工步骤等等。

赵亥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也不清楚具体流程,但一眼看下来一目了然,连他这种门外汉也觉得可行。

“看着还行,先试试吧。”

他让宰相尽快实施。

这两个月,蜀地迁来的百姓,被分流至长安周边各大城池。

如两月前宰相等人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他们刚到就当地,当地土生土长的土著就开始找茬,差一点就打起来。

好在分流各地的迁徙大军人数不少,又有秦军护送,最终没有发生斗殴。

可摩擦产生,就没那么简单能收场,在蜀地迁徙人群选好定居一带后,当地百姓世家就不服了,又开始找茬说那些地方是他们祖先的,不让他们定居。

双方再度发生争执。

好在当地官员早就收到朝廷的命令,很快出动官兵,和当地百姓解释一通、再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后,终于定居。

这一过程,说起来也挺憋屈的。

先前口口声声说一视同仁,结果过来了就是当地百姓看不起我们战败国的百姓,这谁能受得了侮辱?

同样,这也让蜀地百姓们明白,日后要站稳脚跟,必须团结有爱,不给秦人欺负自己的机会。

随后没多久,他们就收到朝廷号召,面向全国招募人才。

所有愿意给朝廷做工的,会发放当地基本工钱的三倍,同时包吃包住。

报名条件,只有一个,年轻力壮,听从安排,工作期间找麻烦打架的,查明原因后若是私人原因,将扣除所有待遇,并且严惩。

原蜀地百姓知道后都惊讶了,这才刚收复两地,就要建设灵渠了?

灵渠的作用,是个人都知道,所以他们震惊无比。

于是,本来就过得不太安稳的蜀地百姓踊跃报名。

他们报名了,原秦国百姓土著也开始报名,加剧双方矛盾。

要知道工钱给的太高了,招人也不是无止境的,竞争巨大。

而且修建灵渠至少按年起步,包吃包住,还拥有数倍工钱,傻子才不争抢名额。

然后又一个月过去。

修建灵渠的图纸下发各地官员手中,按照图纸上的指示,以及朝廷派出去的能人,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次,朝廷采取的是分段挖掘,按照指标从各地分工合作,最后进行联通,这事进展的相当顺利,没发生摩擦的事情,各地也都井然有序进行。

一条又一条的运河,慢慢呈现雏形。

紧接着,赵亥又下令修路!

这条消息一散出去,短时间内赵亥就收到了来自各大城池的奏折。

奏折中表示要朝廷拨款,他们那儿也要修路,有些路段破破浪浪,有些路段都是泥泞,一下雨就特别脏。

为此赵亥特意调查了一下大秦最新地图,发现各地城主并没慌,全国很多地方都没有统一修建。

而且当前大秦有水泥,修成水泥路,将会给路况带来质的飞跃。

要知道全国各地和长安不一样,长安乃天子脚下,四通八达,早就不像以前一样满地泥泞,而是铺上了水泥大道,对此当然不能厚此薄彼,要全国统一化。

先把破烂地段修好,再把其他大道也给替换成水泥道。

这需要一步一步来。

大秦当前发展不均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因为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处理那么多的事情。

没有钱就没办法所有城池一起铺水泥路,怎么办呢?

于是,三审六部又被赵亥召唤到御书房,把修路奏折给他们看。

“陛下,路是肯定要修的,但也不是说修就修,得要钱!”宰相隐晦的叹口气。

现在各地都在修建灵渠,哪有那么多钱去修路?

长安周边的几个城池先修,全国一起修是不现实的!

“蜀地汉地收缴回来的钱财不够用吗?”赵亥询问。

以前大秦肯定没那么多钱,但接连收复两个失地,钱应该是不差的。

“陛下,现在灵渠的修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若先把蜀地汉地收缴来的钱财用于修路,那灵渠的后期建造恐怕就没有钱继续了。”

宰相摇了摇头。

钱虽然有很多,足矣让大秦成为暴发户的存在。

可开支也大了,全国需要垦荒的地方都在修灵渠,支出非常大,堪比天文数字,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肯定不能把这笔钱用在其他地方。

赵亥也懂这个道理,无力道:“那各地都得驳回去?就有选择性的修?”

他才觉得大秦在他的统治下越发繁荣昌盛,然而没钱的问题又来了。

难道繁荣昌盛都是假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