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高嫁 > 第243章 水灾

高嫁 第243章 水灾

作者:尘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35:47 来源:小说旗

乾清宫。

阮穆宁跟皇上汇报完灾后重建的进度,皇上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的事要奏?”

工部侍郎李项道:“陛下,从端午开始,东北一直暴雨,水位大涨,堤毁田淹,生灵涂炭……”

皇上质问:“去年才修的堤,这才不到一年,怎的又毁了?”

李项道:“巡抚已经查过,去年修河公款全部投入到修堤中去,并没有官员贪墨。只因这次暴雨肆行,所以灾情才会如此严重。”

皇上看向阮穆宁:“太子有何看法?”

阮穆宁道:“东北今年雪灾,老百姓普遍减产三到五成,臣减免了他们的税收。如今东北沿海多个州县遭受水灾,又没有了收成。臣认为应当立即运粮赈灾,拨发救济款,派官医往东北救治防疫,提供衣物住所,那些受灾严重的州县,得拨出银子给他们买种子,才能赶上秋小麦的播种。”

皇上很满意地点头:“这些都是物资救济,然维持治安也是非常重要的。”

阮穆宁道:“皇上所言极是。大量的流民容易造成暴乱,危及大封安定。臣认为将灾民组织起来,兴修农田水利和房屋,记工给酬。既可以稳定秩序,让灾民有事可做。又可以解决灾民的口粮。”

皇上看向在座的大臣:“诸位爱卿可还有补充的?”

众人齐齐道:“太子雄才伟略,臣并无意见。”

工部尚书适时道:“皇上,赈灾与修堤是大事,得从六部中派人前去督办才好。”

皇上扫了一眼众人:“郭爱卿说得对。众爱卿可有人选?”

工部侍郎道:“回皇上,微臣认为成王如今在工部做事,最是适合督办水灾一事。”

成王是阮穆隐的封号。

刑部右侍郎周薛道:“臣觉得水灾一事尤为重要,若是只派成王去,只怕成王会劳心劳力。皇上不如再派一位官员一同前往。”

皇上眼中闪过一抹意味不明的光:“周爱卿说得有理。众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内阁大学士周钧安道:“臣认为安王可随成王一同前往东北赈灾。”

安王是二皇子的封号。

皇上沉默了会儿,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意下如何?”

二人立即下跪行礼:“臣定会尽心竭力,替陛下分忧。”

议事结束,皇上让大臣们退下。

阮穆隐来到了景阳宫,跟翁贵妃说要去东北封溪赈灾一事。

翁贵妃立即遣退众人:“何时出发?”

“儿臣后日一早便出发。”阮穆隐心中却忽然没有底,“母妃,父皇会不会知道这河决堤是我们做的?”

翁贵妃道:“不管堤坏不坏,天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不过是借了天灾的力。昨日你外祖父捎了口信来,他打算让镇北王妃回并安去。”

“为何突然要姨母回并安?”

“原先以为世子腿疾,会终身不良于行,世子之位会落到穆棱身上。谁知道宁晚桥医术精湛,瘸了几个月的腿,还能救回来。事出有变,只能让你姨母回并安去。”

“外祖父打算让姨母,现在便回并安执行我们的计划?”

翁贵妃点头:“世子是莽夫,只懂排兵布阵,不知道谋算。想要给世子下毒是易事。镇北王却不同世子,所以,得让你姨母早些回并安做好准备。”

阮穆隐忽然明白了,外祖父让镇北王妃回并安要做什么了。

“即便镇北王死了,可还有世子在。这王位也轮不到穆棱身上。”

翁贵妃笃定地道:“若是镇北王死了,解决世子便是一件小事。”

阮穆隐还是觉得谋反一事太操之过急:“世子跟太子有过命的交情,只要太子还是太子,无论如何,他定会保住世子的王位。”

“太子?”翁贵妃忽然笑起来,“水妖出现,到时候太子也会分身乏术,自身难保。”

阮穆邢来到刘贤妃的宫里,汇报了自己要去东北赈灾的事。

刘贤妃听到大皇子也跟着去,这赈灾之事虽然重大,可大封很少同时派两个主官督办。

她不解地问:“举荐大皇子的大臣是谁?”

阮穆邢道:“工部侍郎李大人。是翁家提携上来的。”

刘贤妃明白了,这是想让大皇子有功绩呢。

如今太子督办火灾之事,皇上只看到太子这个儿子。

大皇子为了表现,自然得把水灾一事揽过来。

她倒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坐收渔翁之利,别去掺和太子与大皇子的争斗。

“可是你舅舅提了你一同前去?”

阮穆邢道:“是内阁周大人。”

刘贤妃却是看不懂了:“皇上为何会答应?”

“周大人是父皇的人,也是太子太傅。让儿臣去,不过是为了相互制衡,不叫成王一家独大。”

刘贤妃冷笑起来:“你父皇真是好算计。”

阮穆邢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父皇为了培养太子,真是煞费苦心,把所有丰功伟绩都放在太子身上。如今儿臣有了这个机会,也好叫朝中大臣看看儿臣的能力。”

“不可。”刘贤妃做事一向有十足的把握了,再开始行动,所以极其反对,“你若是盖过太子,难免会被众人关注。”

阮穆邢胸有成竹:“母妃放心,儿臣是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做事。且赈灾一事关系老百姓,本就马虎不得,儿臣做好了,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阮穆宁出宫后,看见宁宅护院等在宫门口。

“殿下,太子妃在宁宅等您。”

阮穆宁的马车先回了太子府,让管事备好礼品,这才往隆安坊去。

宁晚桥跟谭氏、宁司远把药堂的事情聊了个来龙去脉,又问起宁司远师父的事情。

宁司远表情僵了一下,很怕宁晚桥发现他的师父跟世子是同一个人。

支支吾吾半天,才道:“师父说过几日要回家乡,问我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回去?”

宁晚桥看见他表情不对,问:“你可是想跟师父一起去他的家乡?”

宁司远点头:“师父的家乡在并安。”

说着,他偷偷瞄了一下宁晚桥,见宁晚桥并没有什么异样,便又继续往下说,“师父说我虽然还在学堂,不满十二岁,但是他认识熟人,且我的才智可以忽略年纪,便想让我跟着他一起去并安,投靠镇北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