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县令也疯狂 > 877-想再来一遍?

县令也疯狂 877-想再来一遍?

作者:寅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21: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今我军大败,凉州张寔蠢蠢欲动。国内又有丁零高车虎视眈眈。一旦爆发。不用姚裕来打,便是我们自己都要疲于奔命。眼下之计,唯有稳定后方。只有如此,我军方可不动如山,姚裕才没有半点可乘之机。”

谋主张宾说出自己的看法,石勒深以为然。

同时,张宾更是建议石勒将跟基地襄国迁徙至邺城。

如今,北方已定,襄国已经不适合再作为根据地使用。

长安过于偏西,无法完美的统御关东诸多地方。

再加上,自八王之乱开始,长安便久在战火之中,民生凋敝,经济落后。若是发展这里,要付出比较以往更加巨大的努力才行。

最最重要的是,姚裕手握汉中,若从陈仓出兵,可随时威胁关中,对于经济恢复,有着巨大的掣肘。

平阳倒是个好地带,这里有刘渊刘聪父子发展了几十年,经济不成问题。

可最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匈奴人的旧地,又在山西诸多山脉之中。道路不通,若是有什么紧急战事的话,匆忙间很难调动整个北方的力量。

洛阳作为晋朝旧都,倒是比较适合,百姓依赖也比较高。

但问题在于,洛阳与长安一样,都是同样的久经战火,民生凋敝。一样的毗邻前线。在姚裕兵锋威胁之下。

算来算去,也就只有邺城,适合做新的根据地了。

其一,邺城从东汉末年开始,就被当时天下最大的军阀袁绍所发展。官渡之战后,曹操身为魏王,将邺城设立为第二个大本营。晚年的曹操,甚至赖在了这里哪都不去。

当曹魏建国之后,邺城更是作为曹魏的北都存在。

虽然说八王之乱邺城也被卷入战火之中,可相比较其他的地方,这里受损程度显然更低。

这不么,当张宾分析出几个适合做新根据地的城市优劣之后,石勒便选择了邺城。

于是乎,襄国文武民生便向邺城迁徙。

同样的,石勒在军中做了以下调整。

原本,石勒起兵之处,精锐老卒共有九万左右。

这一路走来,击败了众多强敌之后,九万精锐还有六万多。可惜的是,在颍川被姚裕一战打掉了一半还多,这对石勒而言,绝对是伤筋动骨了。

为了改变这个局势,他大胆的启用刘曜与靳准麾下的精锐编入军中。同时,将侄子石虎调回担任三军统帅。为的,就是更好的将这支队伍化为己用。

同一时间,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他在各地疯狂扩军四十万。不管如何,先抗住不让姚裕有北上的心思不是。

事实上,姚裕这会儿压根就没有和石勒掰手腕的意思。

颍川一战他的确是占了便宜不假,但为了这一场战斗,却让江北诸地的经济倒退了两三年。

若是这时候再用兵,怕是江北这几百万百姓就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了。

为此,姚裕不得不改变国策,先稳定发展几年。

在发展的几年期间里,只是让祖逖全衍姚信等人去煽动石勒在河南之地领地中的坞堡势力。

就这样,姚裕发展着自己搞着小动作,在石勒的底盘中不断搞事。

石虎作为宗亲第一人,不得已带着中军时不时的跑来河南之地扫清那些与姚裕眉来眼去的坞堡势力。

可以说,双方在此时,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谁也不先主动开战。而是抓紧时间,来努力恢复壮大自身。

这就好像是两个得了大病的伤员,都飞快的吃补品来让自己恢复。

早一日恢复,就能早一日拿起刀来,对对方下手。也能在未来的南北之战中,保持优势局面。

···

如此两年。

两年内,姚裕一门心思扑在民生上。

在他与班表等人的努力治理下,江南朝廷经济恢复飞起,百姓生活富硕安定了不说,还完美达到了姚裕先前定下的要求。那就是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肉食。

靠着姚裕的大力发展,这两年来,江南几乎每处州郡的养殖场都办了起来,提供给百姓们的肉食已经完全不在话下。

甚至于,在某些地方,肉价也就比粮价高那么一点点罢了。

不仅如此,姚裕甚至还能把多余的肉食卖到北方换取军资战马等等。

毕竟,姚裕手里头有制冰的技术,便是炎炎夏日,也不用担心肉类变质发臭了。

相比较姚裕的全方面发展,石勒的发展显然走入了极端。

他在国内恢复了曹魏时期的兵屯制度,在发展军力的同时,对民力并不是那样的体恤。

短时间内,石勒的实力暴涨。但同样的,也引来百姓对他怨声载道。

以至于,河南之地的坞堡势力纷纷跳起来举起反旗,公然反抗石勒。

江南朝堂之上,做了将近三年宋公的姚裕率领文武百官,站在殿内,商量着对北方的战事。

小天子司马邺越来越大,对权利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

姚裕发现了这些,便有心在庙堂上敲打司马邺,同时,这两年间,他去羊献容寝宫,和司马褒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傻子不要紧,傻子才知道不去染指自身无法掌控的存在呢。

“宋公,石勒勘定北方,手下兵强马壮。何苦去与他们争高低了。依朕看来,莫不如两家罢兵。永结盟好才是。否则的话,两家开战,又有多少百姓无辜被波及。白白害了性命。”

司马邺不断尝试着夺回权力,他也很聪明,从来没有一次和姚裕正面争锋过。次次都是试探的询问。

在司马邺看来,自己这么小心,绝对不会给姚裕留下任何把柄。

可司马邺不知道的是,他这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性行为,已经让姚裕不耐烦了。

这不,姚裕在听了司马邺的话之后,就直勾勾的盯着司马邺的眼睛看,看的司马邺心里咚咚不住的打鼓。

“陛下,难不成忘了先帝是怎么殡天的了么?俗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初北方动荡。先帝不想着北伐,一心只想着洛阳周边局势。结果呢?胡虏做大,南下踏破国·都。多少王公大臣都做了俘虏。莫非,陛下想要当年的事情再来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