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魏央 > 第三十二章 格局小了

魏央 第三十二章 格局小了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26: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长亭本想让霍奴儿去叫大姐徐长虹过来,先在前院跟何承天、何叶儿见个面,但被何承天拒绝了。

言下之意便是哪有丫鬟让小姐主动过来见的,应该是丫鬟过去见小姐才是,该有的分寸还是要遵循的。

霍奴儿带着不再那么紧张的何叶儿走向后院,棒槌跟何承天说了几句话后,便又跑去了自己的马厩那边,厅里便只剩下了徐长亭、谢敬尧以及何承天三人。

“上次答应你的事情,自然是没忘。其实不管你送不送何叶儿过来,我都会让人给你送过去的。棒槌太笨,这几日我让棒槌试着改过,但都没有成功。你看看这个,我敢保证,绝对要比之前的直辕犁要好。”徐长亭掏出了一份简单的图纸递给了何承天。

何承天微微有些惊讶的看了看徐长亭,随即便拿起图纸打量了起来,微微皱了皱眉头:“就这么简单吗?直的改成弯的就可以省力?”

“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要比之前的省力很多。”徐长亭无比认真的说道。

何承天还是有些不解,相比起他之前帮半龙村修理的直辕犁来,单单从这简易的图纸上,还是无法推测出为何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就能够省时省力。

“既然我们要开设一座书院,总得先有点儿实用性的东西让庄户信服才行。要不然的话,我们跟江湖卖艺的杂耍有何区别,不就都成了糊弄人的玩意儿了。”徐长亭笑着道。

“好,既然你这么笃定,那我回去后就立刻修改。正好等麦收后,正是用犁的时候,到时候就让庄户们试试。”何承天点点头说道。

徐长亭则是摇了摇头,又看了看旁边的谢敬尧,随即谢敬尧从怀里也掏出了一份图纸放在桌面。

徐长亭拿起看了一遍没错后,便递给了何承天,道:“还有这个,你也可以回去试试。”

“这是……。”何承天皱着眉头拿起审视,看了半晌后抬头道:“这是纺车?”

徐长亭点点头,道:“这是从南唐那边传过来的纺车,要比我们魏国织户用的纺车轻便,且织布更快。”

这一次何承天倒是没有质疑,但有些地方他也不是很懂,时不时的会摇摇头,或者是看向谢敬尧,想要询问一番这些不大的改动,具体的缘由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徐长亭在旁看着何承天的样子,笑着道:“你有不懂的问我就是了,问他无异于缘木求鱼。”

谢敬尧不满的啧了一声,不过倒是没有出声反驳。

毕竟,这玩意本就是徐长亭当年亲自为小姐做的,要不然的话,兰亭布行的布匹也不会在产量上压过其他布行,而且也不得不说,就只是这么看似简单的改动,如今对南唐的织布业而言,确实是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改变与进步。

在何承天一边询问、一边沉思的空档,徐长亭则开口提醒着何承天道:“至于这改动后的耕犁,以后不妨就叫做曲辕犁。还有我要提醒你的就是,你只需要先做一具,让柳树皮他们试试,若是确实比之前的好用快捷的话,那么一定要记得,成批做好后要先给礼部尚书陆睿的农户,而后还要给刑部员外郎家的农户送上几具。”

何承天把视线从图纸上转移到徐长亭的脸上,疑惑道:“给刑部员外郎我倒是理解,毕竟冯子都冯公子跟你是好友,你帮他自然是无可厚非。但给……礼部尚书那边的农户……是什么意思?有求于他?送礼?”

“人家是礼部尚书,他父亲是礼部侍郎,而且还没事儿跟人家公子因为农户结怨,如今自然是有求于人呗。”谢敬尧在旁懒洋洋的说道。

徐长亭有些不满的看着眼前的两人,没好气道:“送礼跟合作是两回事儿!性质不同,目的不同、方式不同,得到的利益也不同,懂不懂你们!”

“那你倒是说说有什么不同,我正好学习学习。”何承天感兴趣的说道,顺手就把两份图纸揣进了怀里。

徐长亭端起热水喝了一口,扫了一眼虚心求教的两人,淡淡问道:“你们觉得就这耕犁跟纺车,改进之后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好处?对,是对我们,而不是天下百姓。”

“好处自然是很大,能够扬名立万,能够受人尊崇,可谓是名利双收。”何承天想了下说道。

“看看南唐的布料不就知道了,好处有多大你不清楚?”谢敬尧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小了,格局小了。眼界没打开、思想高度不够,想都不敢想还怎么成大事儿?”徐长亭又是要为人师的姿态。

“格局小了?”谢敬尧跟何承天满脸疑惑。

徐长亭此时却是一副感慨万千的样子,这让谢敬尧跟何承天一阵无语,年纪轻轻何必老是一副沧桑世故的模样儿,一点儿年轻人的朝气都没有。

“知道什么是送礼吗?知道什么是借花献佛吗?”徐长亭再次问道。

这下谢敬尧跟何承天一起摇头,不敢说知道了,因为又怕被徐长亭说格局小了、眼界没打开。

“送礼……是求人办事,是礼下于人,是没有长远考量、格局太小,只为了眼前的一己之利,对,你们二人就是这样。而借花献佛,也是可以被视作送礼,但……!”

徐长亭的一惊一乍,让谢敬尧跟何承天一阵无语,谢敬尧直接坐直了身子:“你要说就好好说,再这样我就出去了,可没空听你在这里废话连篇。”

何承天在一旁连连点头,十分同意谢敬尧的话。

徐长亭深吸一口气,道:“无论是耕犁还是纺车,它的象征意义其实完全大于实际意义。你们想去吧,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明白。”两人同时摇头。

“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如何让利益最大化,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这其中可是大有学问。”徐长亭看着虚心求教的两人,继续说道:“不错,送给刑部员外郎是因为我跟冯子都的私交,但往深一层去想,是我对刑部员外郎有所图谋。至于送给礼部尚书陆儒府里的庄户,你以为只是为了向陆儒示好吗?”

“难道不是吗?”何承天觉得徐长亭好像说了些什么,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耕犁、纺车的改进,势必不会只在半龙村以及刑部员外郎庄户所在的村落出现,随着麦收季节的到来,随着耕犁开始派上大用场,这些小小的变革肯定会在更多的地方出现,那么你们觉得会惊动朝廷吗?”徐长亭认真的问道。

“即便是无法惊动朝廷,但想必陆睿、冯家庐到时候一定会在朝堂上宣扬次事儿。”何承天虽然没有做过官,但他还是稍懂一些官场之道。

像这种利之于民的事情,陆睿也好,刑部员外郎冯家庐也罢,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向朝廷请功的机会。

想到此处,何承天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谢敬尧则是一脸的若有所思。

“那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了?”何承天想到了关节处,慎重的说道。

“就算是朝廷没有察觉这件事情,就算是陆儒、冯家庐不打算抢这个功劳,我都要暗中替陆睿来宣扬这个功劳,知道为何吗?”徐长亭苍白的脸上闪现着一抹阴险。

何承天默默摇头,谢敬尧依旧是一脸若有所思,只是比起刚才木头人似的姿势,此时是转头看向了徐长亭。

“你不说我不说,陆睿自然会努力把这件功劳安在他头上。为民请命、为民谋福,这都是皇帝对官员最高的期许。陆睿岂能不知道一旦耕犁、纺车的功劳落在他身上,意味着什么吗?”徐长亭循序渐进道。

“意味着皇帝、朝廷对他的赏识与嘉许、也可能意味着仕途一片平坦,升迁有望。”何承天凝重说道。

“那对皇帝意味着什么?或者是对朝廷意味着什么?”徐长亭再次问道。

“意味着朝廷、或者是皇帝心系黎民百姓,而耕犁、纺车的改进就是明证。”谢敬尧突然开口说道:“如此一来,耕犁、纺车的改进,即是陆睿的功劳,也是皇帝、朝廷收归民心的好时机。毕竟北魏刚刚停止对南唐用兵,如今百姓的日子过的可谓是苦不堪言、水深火热……。”

“所以不管如何,这件事怎么看都是一个三方得利的好事情,而我们又何必只在乎自己那一点儿私利呢?”徐长亭说的大义凛然、一副为国为民的栋梁之相。

但谢敬尧跟何承天,此时看着徐长亭,却是有种头皮发麻、后背发凉的感觉。

太阴险了、太狡诈了,这……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能够想到的计谋呢?恐怕……恐怕就是浸淫朝堂多年的老狐狸,都没有徐长亭城府这般深沉啊。

“一旦陆睿把功劳安在了自己头上,那么就等于是主动把把柄递到了你的手里。毕竟,在你手里的图纸就是最好的证据,就能够证明那耕犁、纺车的改进与他毫无干系。”谢敬尧笑的同样阴险道。

何承天看了看谢敬尧跟徐长亭,长吁一口气,沉声道:“若是被揭穿,于陆睿而言便是欺君之罪。”

“所以我们不是有求于他而礼下于人,我是在寻找跟他合作的机会。”徐长亭笑的很灿烂,像一只阴险的小狐狸。

“但你不会连冯子都也坑吧?虽然你说那家伙遇事就只会逃的比兔子还快,但终究是你当初在丹凤城唯一的朋友。”谢敬尧说道。

“陆睿跟冯家庐差着好些品级呢,他敢跟陆睿抢这个功劳吗?说白了,这件事情就是陆睿吃肉他喝汤,于他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以后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冯大人的帮忙,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前铺点路子不是?”徐长亭一身轻松说道。

“我明白了。”何承天突然说道:“公子是为了书院、酒坊一事儿吧?是怕陆睿不合作,或者是从中做梗,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吧?”

“你这个迫不得已出此下策用的……我谢敬尧都佩服你。”谢敬尧毫不掩饰脸上的讽刺,明明是徐长亭阴险狡诈,怎么就成了迫不得已了?

“有这方面的原因。”徐长亭也没有隐瞒,随即看到大厅门口,梁伯领着一个面容熟悉的女子走了进来。

“公子,这位小姐说有事见你,还非要……。”

“婉儿?你怎么过来了?”徐长亭起身,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容貌清丽、神态紧张的婉儿问道。

不等婉儿回答徐长亭的问话,旁边的何承天突然一拍脑门,哎哟一声,道:“忘了,大安也还在外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