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大宋一把刀 > 第464章 准备什么

大宋一把刀 第464章 准备什么

作者:顾婉音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2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杨元鼎期盼又急切的目光中,张司九揭晓了谜底,慈爱道:“是我精心为你调制的活血化瘀膏和促进伤口收敛愈合的金疮药。没破皮就用化瘀膏,破了皮,就用金疮药。放心,量很大,应该能坚持几年, 到时候我就去京都了。”

顿了顿,张司九还补充了一句:“如果实在是不够用了,就给我写封信。虽然托人送过去很贵,但我这点钱还是舍得花的。”

杨元鼎的满腔感动,已经死死的噎在了喉咙里。

后赶来的杨氏兄弟则是不厚道的放声大笑起来,杨元峰更是高冷的称赞了一句:“九娘十分贴心。”

杨元璋也是满面微笑:“果然还是九娘了解三郎。九娘放心,他挨打的时候, 我会帮他上药的。”

离别的伤感,因为这么一个插曲,顿时就有点挥发不出来,更别说发酵了。

杨县令吹了吹胡子,瞪了三儿子一眼:“三郎你看,连九娘都知道你该打!可见你该多反省!”

周氏站在杨县令背后,伸手掐住了丈夫腰间软肉,微笑道:“今日不说这些。人家孩子们之间的事情,咱们做大人的,就不要插嘴。”

她心里却想:一会儿肉饼别给杨修分了!哪有这样挑拨离间的!三郎本来就要到了叛逆年纪,这样一说,他岂不是要觉得这是九娘故意?再说了,子不教,父之过,这难道不是九娘提醒你, 少打孩子?

杨县令疼得浑身一僵, 可又不敢表现出来,赶忙收敛:“对对对,小山, 咱们说话, 咱们说话,孩子们就让他们自己说吧。”

说起来,两家人之间,也是因为张司九和杨元鼎两个人,这才有了交集。

原本在绵竹县做县令,杨县令还真不好大张旗鼓的对张家怎么帮扶,怕被别人说闲话,也怕张家糟了妒忌,如今要走,他也没什么好顾虑,只拉着张小山,诚心诚意道:“当初九娘救了三郎,我们还曾怀疑过这件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去道谢,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望小山兄弟莫要气恼。我年长一些,占了便宜, 自称为兄,今日有几句话, 我也想嘱咐你几句。”

杨县令现在这个态度,完全就是平辈交往的态度了。

这简直是让张小山诚惶诚恐。

他浑身都不自在:“哪里哪里?九娘救人,不过是巧合,而且,本来也不是图什么。再说了,这一年多,您帮扶我们家良多,就是三郎,也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他对九娘,更没得说。要说感谢,该我们一家人道谢。要不是杨县令您,我们如今还不知道过的什么日子呢。”

这一年多,张小山从普通乡下汉子,进了衙门,接触到了许多,这两个月,又去厂子里负责那一大摊子的事情,那成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他更明白,如果没有杨县令,张司九和徐氏做那生意虽然也一样能赚钱,但只怕迟早都要出事。

徐氏当初那件事,就是最好的证据。

就是张司九,指不定也会遇到什么。

没有杨县令,他进不了衙门,里正不会对他高看一眼,没有这一层关系和从杨家这边得的便利,他在村里也不可能有威望,人人都得客气几分。

所以,他是打心里也敬重杨县令,更打心里觉得,自己那是不配和杨县令平起平坐的,更不要说称兄道弟。

杨县令一把按住张小山,笑道:“如今我不是县令,你只管叫我一声修兄,我也叫你一声山弟。你也不必想那些繁文缛节的,你的人品贵重,当得起。今日我与你说的这些话,你务必记住。”

张小山立刻郑重起来,人都站直了几分:“您说。”

杨县令看了一眼正和周氏来回拉锯的徐氏,压低声音道:“第一句就是,你有一位贤妻,不管将来你如何发达,万不可辜负了她。她与你十分互补,对你来说,只有增益,没有拖累的。甚至,你若有朝一日糊涂昏聩了,反倒是配不上人家了。”

虽然这话不中听,但张小山还真不生气,他巴不得听人夸徐氏呢,当即乐呵呵道:“那是当然,她是我婆娘,我就是挣再多钱,我也不能有别的心思。要是没有她,我这个家,哪能这么好?小松小柏,九娘小南瓜,哪一个也离不了她。而且她确实能干,我比不上她。”

杨县令满意点头:“第二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绵竹县虽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但总归是个小地方,若有机会,还是应当去更大的地方。九娘也好,小松小柏也好,有道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地方越大,能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就越多。哪怕是见识,也能比别处多些。况且,你们在绵竹县并无根基,与其留下慢慢发展,倒不如在外一飞冲天后,再衣锦还乡。须知,你无人加护,未必有人会让让你慢慢发展。倒是衣锦还乡时,谁也不敢低看你一眼,小瞧你一分。”

其实这话,杨县令说得有些委婉了。

直白一点说,就是,留在绵竹县,张小山混再好,旁人也只觉得他是个泥腿子。

倒不如走出去,反倒是能有更好的机会。

但话虽委婉,道理却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明白,张小山听懂了,心中更加感激:“我记住这一番话了。等我攒够了钱,我就带着孩子们去州府——”

他被激起了雄心壮志,又忍不住改口:“不,去东京!”

这个乡下汉子,在这一刻,对东京有了无限的向往。

杨县令又说了第三句,这一句,是跟张小山个人有关的:“第三,有道是,登高必跌重,自身若不谨慎小心,粉身碎骨也常见。你如今手中有权,谨防小人。有真小人,一眼就看得出,就怕那口蜜腹剑的伪君子,最难看出,也最难防备。所以,遇事守住本心,切莫越了规矩违背了良心,便是守住了自己的安危。”

杨县令:我有几句话,总结就是《做男人在家庭在职场的自我修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