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279章 飞钱承兑

冠冕唐皇 第279章 飞钱承兑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李潼听到这话后稍作错愕,索性坐了下来,望着杨丽笑语道:“杨娘子奔走远乡,独支家业,想来也是很辛苦吧?”

杨丽恭立于席前,闻言后脸上不免闪过一丝伤感,并叹息道:“生人百业,无谓苦或不苦。妾虽生在商贾门庭,幼来有父母亲长的关照教诲,侥幸成人,亲执却缘薄不待。远乡情异,自然远不及家居得宜,但家门老幼并乡义旧好都要恃此为活。”

讲到这里,她又展颜笑道:“讲到当中的辛苦细则,真是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但得傍大王贵势之后,已经少了许多人情的刁难。譬如近日乡货北输市散,往年少不了款项积滞,往复商讨又不能空手登邸,单单这些人情的花销,每年就不是少数。但西京各家知我于大王门下听用后,都主动结算,不再托压……”

“坐下说。”

李潼抬手指了指侧席,并吩咐仆人去准备茶饮。

杨丽依言入座,感受到大王关注的目光,俏脸微微泛红,略作停顿后才又继续说道:“这些商事琐细,讲得太多怕要有污大王视听,干扰趣致。”

“哪里的话,诚如杨娘子所言,生人百业,各有辛苦。大凡认真生活,谁又不是恭勤劳碌?业自无贵贱,没有什么不能说,也没有什么不能听。笃趣避事,也只是把该当自己的辛苦推给旁人,闲了自己,拖累旁人,或有几分自得,也不值得夸耀。”

说着,李潼抬手指着杨丽笑语道:“无论作业何种,杨娘子你能将众人生计领在一身,且还做得有声有色,可谓是巾帼里的英雄,无需有什么谦虚、惭愧。”

李潼主动挑起这个话题,当然不只是为了商业互吹,略作停顿后,他又说道:“常听人言蜀道艰难,我少时也曾作出入,奇峰陡崖,所观所感让人胆寒。徒手而行已经不容易,商行货运怕是更困难吧?”

杨丽还在窃喜于大王对她的称许,听到这话后神情忍不住变了一变,并叹息道:“确是如此,蜀商铺货,物不可谓不珍,但能有所得,也真是搏命换来。道路崎岖难行,人马跌损只是寻常,还有山匪岭豪的刁难,寒家所以少长丁,单单折在秦岭这亡命途上的,便有数人之多。”

“不过也正因此,大凡能够出蜀的人、货,贩利十倍只是寻常。不可谓之贪利忘命,能人所不能,有这样的胆气、运气,若还不能得享富贵,人间就真是没了道理。”

李潼门下故衣社开辟商道,对于这当中的利润之大也是所知颇深。熙熙攘攘,为利往来,一般的小本商贾,根本就没有能力独行此中,即便侥幸成功往来,也真是拿命换钱。秦岭纵横千数里,当中血泪数不胜数。

讲到这里,他拿起杨丽初步整理出来、武攸宜的家财账簿,翻看一番后啧啧道:“养儿防老、积谷备灾,囤聚之欲,也是生人常情,有备则无患。但凡事也该有量有度,天生万物,自有定数,是要惠及普天之下的生人,但若只是为了一己的囤聚私欲,便将这么多的财货囤在闲邸,空耗物力,使人用疾,如此贪鄙,也真是人神共厌!”

听到大王这么说,杨丽脸上便有些不自然,囤积居奇乃是她们这些豪商入门必修的课业,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利润得以放大。

李潼一时间有感而发,不过也明白囤聚现象实在是很难杜绝,追溯上古,人大概毛都还没褪干净就懂得囤聚富余的食材,已经是深在基因的本能。

通过囤积来影响供求关系,也是商业的基本操作之一,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物资稀缺的古代,哪怕是物质水平已经极高的后世,此类行为仍然大有操作空间。

不过囤聚达到武攸宜这种程度,也真是累人累己,清点起来都麻烦,也让人惦记得心累。

“杨娘子劝善,让我远离建安王,我也是确有感动。但见这么多财货囤聚闲置,也实在是心痛,这些物货能够放之流通,又不知能惠益多少人。”

李潼将那账簿合上,抬眼望向杨丽:“不知杨娘子听没听说过飞钱?”

“飞钱?”

杨丽听到这个名词,不免露出疑惑的神情。她当然没有听过了,这是中唐时期才出现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

所谓的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异地存取。李潼之所以对武攸宜的家财念念不忘,就是打算用这些财货来开银行,开展飞钱业务。

飞钱的产生,第一是因为有唐一代始终困扰不已的钱荒,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朝廷失去了控制地方的能力,各地藩镇又限制铜货出境,使得本就严重的钱荒更加雪上添霜。没有钱,交易极为不便,困扰民生不说,也让朝廷各种行政事务无从展开。

第二才是为了解决商贾们运输钱帛的风险与不便,将钱帛存在京城的各州进奏院,归州之后凭票领取,当中便利自然不必多言。

李潼简单的将飞钱这一概念向杨丽解释一番,杨丽听完之后,眸中已经是异彩连连,忍不住拍案赞叹道:“如果能够行用飞钱,输费与风险不知能降低多少,如此方便之法,实在是大大可行!”

飞钱的便利不需多说,不过初期信用的积累也是一个难题。历史上中唐时期,先是各州进奏院开展这项业务,之后朝廷也跟进并背书,将这一模式探索出来之后,民资才随后涌入进来,以更加低廉的服务费来获取市场。

李潼虽然贵为宗王,但还是不好通过这一层身份操作此事,更何况如今的朝局波诡云谲、变幻不定,只怕是女皇武则天,单凭个人的号召力也不足形成信用,说不定哪天就老死了。

所以想要在初期吸引客户,手中掌握雄厚的资本是必不可少的。而武攸宜的托财,恰好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至于目标客户,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既富得油流、又深受道路之苦的蜀商群体。如果能先把这条线打通,日后再循序渐进开展其他地方的市场,自然事半功倍。

而且这种汇票承兑的业务,也能与故衣社的发展相辅相成,基本上故衣社分社开到哪里,哪里就能承办相关业务。

听完大王讲述构思,杨丽越想越是眉飞色舞,并忍不住叹息道:“蜀道辛苦自不待言,妾之所以在西京滥撒钱财,也是因为这些财货运回艰难,除了必要的乡业维持,余者用在西京换取一个人事和谐。世人皆知蜀商夸富,却不深想这富也是夸得无奈。”

听到杨丽的感慨,李潼一时间也是心情复杂,他穷人乍富都还没有调整好心态,再听杨丽居然为钱太多、不好运输而只能挥霍于外,实在不知该要怎么评价。

“既然是飞钱承兑,有此自然有彼,不知杨娘子可愿并成此事?”

李潼又微笑问道,他需要在蜀中找一个合作伙伴,杨家的财力,他是已经有所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因为杨显宗的缘故而变得比较亲密,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合作对象。

杨丽闻言后,忙不迭连连点头道:“愿意,当然愿意!寒家于蜀中乡表也算是浅有薄声,识好旧家不在少数。当中抽利多少暂且不论,若能便利乡人,解此运输之苦,也实在乐意至极。更不要说,这是大王、是大王立谋的善义之举!”

听到杨丽答应下来,李潼满意的点点头,并又说道:“蜀中珍尚什么物货、能引人勾兑,我并不知。还要有劳杨娘子细心检索这些物货,稍后安排人送抵蜀中。”

杨丽闻言后便认真的点点头,不再提拒绝武攸宜相托、自己花钱养大王的事情。她家境豪富不假,但蜀中豪商诸多,她再怎么自信也不敢说能够只凭自家一户财力就将这件事运作起来。

李潼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时下现行的货币乃是钱帛,但在许多地方还是有彼钱帛更受欢迎的硬通货能够充当货币交易,比如岭南就用金银等贵金属。而在北方,金银往往只当做工艺材料和装饰品,朝廷本身就不承认其货币属性。

其实将贵金属引入到货币体系中,好处多多,特别是能够极大程度缓解钱荒的问题。

但是一则朝廷所控制的贵金属来源并不稳定,二则以铜作为货币的律令由来已久,贸然改换,既牵涉到律令、度量之类的修改,同时也影响民生种种,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且稳定的政府作为支撑,很难完成这种整体的货币升级,眼下的武周一朝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李潼倒是打算等他当家做主了进行一些货币方面的调整,顺便派遣一些僧徒作为使者去倭国搜探一下。但这都是后话,眼下是把飞钱承兑的业务搞起来,利人利己。

这件事如果能做成,财货收利多少还在其次,如果能够借机将蜀商这一群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那能够收获的利益可就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