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310章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

冠冕唐皇 第310章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西上阁殿堂中,武则天垂眼望着毕恭毕敬跪拜于下的少王,眉头微微皱起。

她自知这小子绝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即便在自己逼问之下交代许多,只怕仍有更多隐藏未表的秘密。

不过就算明知道这一点,她对少王也没有太大的不满。

久为人主,她当然明白这些臣下们一个个言则忠心无比,实则各有各的谋计,能够公私两全便可以称得上是良才,但如果因私害公,那就是在试探她容忍的底线了。

对于河东王营结自己的党羽,武则天并不排斥。甚至在这小子归都之前,她自己就不乏这方面的考量,想要给少王挑选几员于公于私能够帮得上手的人力,希望将这小子的潜能多挖掘出来一些,让朝局震荡不再趋于两极。

如果说有什么不满或者意外,那就是这小子能干的有些超出武则天自己的预料。

当收到魏元忠汇报西京目下人事概况,武则天真是吃了一惊。

这小子走入西京时间本就不长,而且一开始还有建安王武攸宜在盯着他。当然考虑到武攸宜才器乏乏、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时间也绝不长。

这小子居然就能在西京网罗那么多的官面与市井之间的人物,而且还给长安城的窦家制造了极大的麻烦。须知窦家这样的关陇豪门,就连武则天下手对付都要斟酌再三,并考虑时机的问题。

虽然眼下窦家许多重要的人物都被武则天刻意的外任地方、或者扣留在神都,但长安城是其祖业所在,自有乡情的助势。

武攸宜在西京留了那么长的时间,除了偶作财货勒索,基本上也只是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不能深刻撼动窦家的人势。

乍知此事时,武则天对这小子的能干是真的生出了几分警惕,并且已经在考虑将这小子引入时局、加以培养,究竟是否可行?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是知情识趣,好用得很。跟武家她那群侄子们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惊喜。

聪明的人必定脑子活泛,心计也多,与其说是警惕,不如说武则天是有些担心这个孙子。担心这个小子自恃机敏,会不知不觉的越过雷池。

世上聪明人不乏,死在她制令之下的就不知凡几。所以武则天是打算稍作敲打,暂观后效。她之所以将魏元忠的奏报直示于少王,存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你小子不要以为朝中乏人,老娘如果愿意,顷刻间就能将你那些小秘密都抖落出来。

略作沉吟之后,她又不乏语重心长的说道:“本以为经年生性,你能更加笃静自守。可是你自己想一想,除服以来所为种种,能够称得起问心无愧?诸多罪迹,人还未深问,已经诸多邪言在等候。凡行某事,还需要费尽口舌的申辩心迹,这本身不就是失于情理所望?”

听到武则天以这样的语气跟自己说话,李潼真是有些意外,只能在心里强烈暗示自己绝不是个抖M,将那些微感动掰碎揉烂、弃若敝履,当然神情还是一副感怀不已的模样,语带颤音的回答道:“臣、臣羸弱年久,幸得恩亲长庇,近年渐觉气壮,言行诸种,的确是有欠分寸。矫饰许多,只是恐怕失去恩亲的喜爱庇护,却忘了天目明鉴、直洞曲隐。”

“是真的言出肺腑才好!知你聪慧重情,才跟你言说这些。朕之胸怀,自有伦情、法度。但既为人主,有的时候也就必须要法重于情。魏元忠自是久任国是的肱骨之士,他会为了刁难你区区一个少辈而罔顾所任?之所以闲笔加录,那是不欲见朕再失至亲,趁你迷途未远训诫拉回。”

武则天讲到这里,神情又是一肃:“你既然坦诚罪实,却又浪言大臣是非,这应该不应该?”

李潼闻言后自是心中暗哂,你这肱骨早在年初可是差点被你自己给干掉啊。现在将其秘奏示我,不就是为了挑拨,让我不要对那种层次的大臣瞎动脑筋?

“臣一时孟浪,言语有失,甘领责罚。但、但即便没有魏元忠此番陈奏,西京所作诸业,臣也不敢隐瞒陛下,只是当下杂事耽搁,不及禀奏。”

李潼讲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便继续说道:“陛下胸纳天下,手覆苍生。臣宗枝一幼弱,苍生一走卒,生死自于此内,荣辱不至度外。非圣训所诫,于此浩瀚之内实在难辨分寸。”

武则天闻言后嘴角微微一扬,片刻后又叹息道:“偏此巧言,能唤慈性。你呀,早晚要受害于这份言辞的乖巧!”

听到自己由郭元振那里借鉴来的花言巧语有所收效,李潼便又继续加一把劲:“臣之所以薄惩来俊臣,也是藏谏于事,并非只是强逞意气。臣虽久不在事,亦闻来某事迹,可谓凶名赫赫。一言有出,群声寂灭;一身所至,万众避行……”

武则天听到这话后,神情便有些不自然,凝声道:“他自掌刑器,若不为人情所惧,能摧奸息暴、惩恶除罪?若心无曲隐包藏,何惧一个来某?”

“臣自居法外、情内,自然不会世道宽严俗计。世道奸恶常有,不设典章,不足以应天顺人,不设刑名,不足以惩恶除奸。刑者,国器也,苍生所以晏然,世道所以清明,正在于刑器威施。”

李潼叩告说道:“但如今来某凶名,几夺刑威。国器之用,竟然独此一身。此态实在乖张,让人不寒而栗。书有五听之道,令着三覆之奏,之所以用事繁琐,是因为人命至重,覆水难收。来某推案,索言即刑,以其深酷而窃刑威。长此以往,人之所惧不在于刑令之明,而在于来某一身威福……”

武则天听到这话,眉目间便流露出思索的神情,显然这番话是触动了她的心弦。她不忌惮群众声讨而专用酷吏,但却不放心臣子们事权独揽。少王以此说她,也的确让她心里对来俊臣的不满有所放大。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生人大计,即在此万象更新。如今神道助周,宸殿崭新,更迭之变普及万民,此亦陛下并诸公所疾。秦以重刑得国,不易其法,生民号苛,戛然土崩。汉祖定天下,彰礼仪,应时以变,世称其善。来某一人之凶横,使人情久耽于疑惧,阻惠变于下达。勤劳不过小善,阻变则为大恶!”

听完少王的议论,武则天的神情也有所变化,忍不住指着他叹息道:“你能发出这样一番宏论,倒是让人意外。看来隐居几年,也并非只是意气徒长。”

“臣不敢自夸长才,当时确有意气失守。但退而自忖,却也自觉这未必就是坏事。诸事自然新旧有变,人情未必能够应时,当中叵测,无事不显。臣将此身置于是非之内,也是希望陛下能洞见预事者孰左殊右。只可惜臣于事内终究分量轻微,所能引发的事机也只是聊胜于无,虽然心意深刻,实则助事仍浅。”

李潼又叹息说道,一副苦恼自己人微言轻的模样。

这一层意思,武则天本来就在做,但听少王如此语气,还是忍不住冷哼道:“你尚未及冠,已经是寺署官长,犹嫌位轻?要不要入直政事堂,如此能大助于事?”

李潼闻言后便一脸尴尬道:“才或差可,资望未及。即便恃于君恩勉强入直,难免泰半精力都要应付人情惊妒的纠纷,臣不敢抱此奢念,更增君扰。”

武则天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笑起来:“你还真敢自夸,真以为政事堂诸公只是袖手论虚、如你此态?”

李潼闻言后只是腹诽:我也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只是许多事迹不敢跟你说罢了,真要让我做宰相,绝对让你惊喜连连。

“更高的时位,你就不要想了。不过你这一番陈述,倒也不是尽在事外。虽然助事仍微,但心迹称善。”

武则天讲到这里,脸上便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你想要引发事机,让朕洞见孰左殊右。那朕也就帮你一把,看一看孰近孰远。”

李潼听到这话后,心中顿生不妙之感,但武则天却不再给他发声的机会,继续说道:“建安王所托重财,还被你收着吧?交出来,你自有封食田邑所出,不要为了一些浮财伤害门义交情。”

李潼闻言后有些傻眼,我绞尽脑汁跟你胡扯这么长时间,你还要抢我的钱?老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他心中腹诽,脸上则浮现苦笑:“臣不是虚言推诿,实在是交不出。”

“交不出?你都花光了?”

武则天听到这话,顿时一瞪眼,既惊且怒道:“那么多的财货,转运尚且不容易,如此短时,用在何处!”

见他奶奶神情如此,李潼自知糊弄不过去,如果不据实以告,兴许他奶奶就得怀疑他是不是在用武攸宜的钱招兵买马,于是便也只能硬着头皮将飞钱汇票的业务交代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