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420章 亲徒齐聚,环拱宸居

冠冕唐皇 第420章 亲徒齐聚,环拱宸居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一俟进入皇城,李潼便察觉到气氛空前的紧张,端门内外所布置的兵力较之平日陡翻一倍有余,纵横街道上也到处都是巡逻的甲士。过往官员们一个个低头疾行,也没有往日道左闲谈的悠闲从容。

端门自有左千牛卫衙官于此等候代王,碰面之后,李潼正打算先往卫府换了衣袍再入宫面圣,可是行出没有多久,道左突然冲出一名青袍官员,拉住李潼袍带便疾声道:“皇嗣无反!求殿下面圣之际伸张冤情!”

诸衙官见状大惊,忙不迭拉开那人,那人被推开后仍不罢休,指着李潼大声道:“唐家骨血不余一二,殿下今日若自怯吞声,皇嗣一旦不能免祸,殿下必有后祸相随……”

此处喧闹声,很快就引起了周边行人朝士们的关注,一个个也都驻足观望,想要看一看代王殿下会作何反应。

李潼自知这会儿什么样的表态都不妥,但见那人仍自叫嚷跟随、纠缠不休,抬手帮这人扶正幞头,拍拍他肩膀说道:“既自命忠直,不要失态,不要失状。”

那人还待抓住李潼手腕继续诉求,李潼却已经抽身后退,在衙官们簇拥下匆匆往卫府行去,不再理会那人的叫嚷。

及至卫府门前,一名落后的衙官疾行赶上,低声道:“方才那狂人名徐至,乃殿中食医。”

李潼闻言后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来俊臣现身诉变,直引大案,朝士多怯声,整个皇城气氛凝重得几乎道路以目。

他也不知那人是真的忠直难耐、不忍皇嗣受诬,还是受人指使、要将他牵连入案,只是吩咐衙官,如果稍后有宪台御史入衙查问的话,实情相告即可,不作隐饰。

回到衙中换了甲具,李潼便率领一班备身行入宫城,来到圣驾所在的武成殿。因有宰相在殿奏事,他便扶刀立在殿外廊下。

不久之后,宰相魏元忠并豆卢钦望自殿中行出,魏元忠见到代王,还停下来微微颔首。豆卢钦望则就显得神情凝重,根本没有与人交流的意思,出殿之后便闷头下阶,可见心情沉重。

又过了一会儿,有内官出殿相召,李潼便趋行登殿。视线一扫,见殿中侍者增多,特别几个御案附近的妇人,膀大腰粗,体魄健壮不逊男人,他心中不免又是一叹。

武则天抬眼看了李潼一眼,点了点头,示意他入席坐下,然后说道:“北衙军事不同南衙,稍后麹大将军引你入营,接管军事后,此夜便入直。虽然仓促了些,但应该难不住你。”

李潼闻言后便点头受命,并不多说什么。

倒是武则天有些烦躁,叹息道:“你佳缘新成,本该悠闲短日,享些闺趣。但事发突然,能信能任者少,也只能仓促加事了。”

“臣家室享有,本就君恩厚赐,宗家豢养,志力薄蓄,临事之际,岂敢懒散自惜、贪养私趣!”

听到这话,李潼便抱拳说道。

武则天点了点头,但过了一会儿又说道:“来俊臣所诉变故,依你所见,究竟是真是假?入宫之际,听说你道途受阻,那下吏所为,又是怎样一个看法?”

李潼听到这个问题,顿觉头大,起身拜于殿中,沉声道:“臣本不涉刑司,声讯乍闻便即刻入宫,所知实在不多,不敢轻易立论。但自觉此事悖情至极,若皇嗣果然谋反,则在朝在野、并臣在内,世道之内再无几人能忠贞自诩!”

武则天闻言后,眸光变得幽深起来,语音也变得有些飘渺:“那么说,你也是觉得来某诬告皇嗣,企图大事搏幸?”

“咫尺之内,尚且人心难测。皇嗣深居休养,以臣骨血亲徒尚且不敢夸言深知,唯因情度之,亲长垂问,敢作闲言。来某混迹草野,或循蛛丝马迹,敢作乖张之论。人论其是非,其论皇嗣反正,虽事异、但意同。”

李潼语调缓慢,继续说道:“皇嗣身位所在,唯情、唯事,都有失偏颇。譬如臣与魏王,虽彼此已有释怀,但难阻人心险测,各自在势,自有趋势之众拙计用奸,循此以进。臣虽深居简出,但仍难防耳目窥测,诚知此非魏王蓄意加害,难绝人心之恶而已。”

皇嗣有没有谋反,这件事大家各自清楚,防得住内、防不住外。我自己现在还被魏王党徒盯着呢,哪有心情想那些。

武则天闻言后沉吟片刻,然后才又说道:“右金吾卫缺员多时,慎之可有荐才?”

“臣身领宿卫,不便作荐。但非常之时也就不再拘泥,有闲员唐先择,是臣裙带亲徒,知其志力不凡,堪作选用。”

他新婚后不久,右金吾卫元璘便被拿下。但接下来精力一直集中在推动漕运改革,也没有闲暇分顾此事。虽然也有人在争取这个位置,但一直没有成功。此时听到他奶奶提及,李潼索性直接推出了唐先择。

眼下不是避嫌留力的时候,就连皇嗣都被攻讦谋反,而他奶奶此时将他任命分押千骑,明显就是为了调整北衙军事构架,制衡武家诸王。之所以主动提起这个话题,目的当然也是让他后顾无忧。

目下虽然已经到了武周之世,武则天也已经称帝,但她的权势始终没有脱离李家的皇权而独立存在,这是古代的政治逻辑所带来的天然限制,她永远也不能像男性帝王那样获得独立、完整的皇权。

正是因为不能获得完整的权力,所以她才要把有限的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塑造出一个自己强大、不可战胜的形象。

皇嗣谋反,本身就是对武则天的威严进行攻击,会引申出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你的皇权法礼性究竟来自哪里?这是能够动摇皇权根本的灵魂发问,武则天以此询问李潼,也透露出她此刻心情的纠结。

如果皇嗣谋反是真的,那么她的皇权来源又该依附于谁?但如果不正视此案、严加追查的话,现在可能是假的,之后则未必。

历史上皇嗣谋反一案,是通过乐工安金藏剖腹明志这样的惨烈方式告一段落。

虽然表面上案事停推,但影响却并没有就此了结。之后改元延载,如果从字面意义解读,应该是延续载初。载初这个年号宣告武周革命正式开始,天下改用周历,女皇承载天命的开始,到了第二年改元天授,国号更迭为周。

所以改元延载,又意味着皇统回归初始,延载之后,之间又有一个使用仅仅二十多天的年号为天册万岁,旋即改元证圣。这么单看或许还有点寡味,但如果联系另一个历史事件看就有味道了,那就是西汉末年的再受命。

武则天通过这一次操作,与李家皇权又进行了一次切割,所谓证圣即就是我是圣人,继续强调她自身的神圣性。而这一次证圣之旅,在历史上被薛怀义一把劫火烧得灰头土脸。

武周一朝,年号改换频繁,本来是挺严肃的事情,被武则天玩出了一种玄幻升级的味道,又像是朋友圈、心情标签,只看年号就能咂摸出许多味道。

如今李潼涉事尤深,他也不清楚接下来事态走向会是如何,但既然他奶奶给他一个机会,加强自己的势力总是没错。别自己在北衙分夺武家军权玩挺嗨,武家人新仇旧恨刺激之下转偷了他的家,那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至于眼下,他奶奶跟他和他四叔,是有一点命运相连的味道。他们这祖孙三人,眼下是要凑在一起共度难关。

而武则天在授事之后,又询问他对皇嗣谋反一事的看法,大概也不无担心他会不会狗胆包天、直接落井下石突突了他四叔。

起码现在,武则天是绝没做好彻底放弃李旦的准备,而其本身也有些控制不住事态的后续发展。

“你倒是举才不避亲,唐先择之名,安西功簿也有陈述。不过畿内终究不同于边务,盼他能恪尽职守罢。”

武则天听到李潼这么不客气,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说道:“新婚娘子,却遭夫郎久事不归,稍后招引新妇入宫暂居,夫妇闲时方便短聚,也增添一些禁中情味。这娘子是祖母选中,该要入侍报恩。”

李潼闻言后自也不敢拒绝,而且家眷此际入宫也并非坏事,便又说道:“雍王日常不乏简率,臣恐情势滋扰下乏于善应,若将家人一并引入,朝夕相对,欢叙伦谊,也是一善。”

武则天听到这话,脸色稍有好转,皇嗣被诬谋反,不只是一个政治危机,也是伦情上的尴尬,在这样的局面下,亲徒齐聚禁中,环拱宸居,情面上也能好看一些。

“外间邪情滋扰,却不阻门中喜乐融融,这是好事。索性诸王家人齐聚于内,人情畅叙,也能填补一下宫中的人气。”

听到他奶奶这么说,李潼又是一乐,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魏王不断的诉求无处可居的可怜,以这样的方式达成,不知道他高不高兴。当然他自己是进不来的,如果他在此时入宫,那么可能真的要诸方争抢玄武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