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0624章 驻兵莫离,窥望临洮

冠冕唐皇 第0624章 驻兵莫离,窥望临洮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那杨巳本就不是什么豪胆之人,身在蕃营受此恫吓,早已经吓得汗流浃背,凡有所问,俱无不言。

此前钦陵拨给他一部蕃兵游弈、让他在两国边境之间招揽一些处境跟他类似的唐国逃亡士人,但他却久无成果。

毕竟吐蕃虽然壮起于西陲,但在大唐内部同样将之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那些关陇勋贵们连雍王都不大瞧得上眼,哪怕穷途末路,也少有选择向吐蕃逃亡。

也就是雍王在长安大开杀戒时,杨巳恰好在陇右,并知亲长与钦陵有救,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向这里逃来。再想寻找几个像他一样自甘堕落的人,还真是不好找。

所以过去这段时间里,杨巳基本上也只是在瞎混,实在没有什么成果可言。倒是接着他熟悉陇边形势的便利,带着所部蕃军潜入陇边乡野劫掠一番。但既不敢深入陇右境内,边地多是贫苦乡野,所得也不算多。

这会儿被逼问起来,他不敢直言自己无所作为,便专心回答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城的家资被雍王抄掠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全无隐瞒,反他所知家业相关,俱和盘托出,也没有什么露富的顾忌,反正这些家产眼下也都归了雍王。

帐内一干蕃将们听到杨巳所述家财相关,倒没有太大感触,对他们而言能够理解的财富概念还是牛羊多少、毡帐多少,对于别的则就乏甚想象力。

然而钦陵在听完后,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不无感慨道:“区区杨氏一户,竟广纳如此家财,关中虽是天国,又怎么经得起你们这些豪户硕鼠贪婪无度的囤聚?难怪唐国雍王要对你们下手,难怪那竖子如此气壮……”

杨巳听到这话,头顶又是冷汗直涌,实在想不通今日钦陵何以对他如此恶意满满,索性只是伏地深拜,不敢再作言语。

杨巳所交代只是其家门一户,但所涉财货已经丰厚得很。而据其所言,雍王在入陇之前,类似人家就干掉二三十户之多,若以杨巳这一家门标准来粗略判断,所得便是一笔颇为惊人的财富。若将之统统兑换成军资,足以支撑一场大战。

但钦陵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军将,同样还是蕃国大论,或其执政才能不如其父兄那样出众,但对政务相关也是多有熟悉,当然也明白要维持长安幕府这样一个庞大组织,消耗同样很惊人,那批财货未必能全投入军用。

此前他询问唐国关内动乱,主要还是集中在人情局势的问题上。可现在需要对唐军的给养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来判断那个雍王究竟是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底气能将战争节奏拖长到半年有余。

于是他接下来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且更加深刻,但那个杨巳即便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本身也是才能有限,又怎么可能会对关内乃至于陇右人事调度有着深刻了解。

让他发泄情绪、辱骂雍王几句,他可以不换词的说上好久,但对于具体的问题,则就是一头雾水、语焉不详。

“废物!不知生于何土,不知经于何事,如此猥琐之才,活着还有什么用处!”

没能从杨巳口中打听出自己想知道的情报,钦陵不免气恼有加,喝骂间便摆手准备斥退其人。

杨巳见状不免更加慌张,忙不迭说道:“仆还有用、仆……求大论留我性命,仆能导引大军翻山过境,入攻陇右几州!此前仆便率人前往河州,无意间还打听到一桩情报,雍王登陇、杀性不减,仍然贪婪成性,此前入附大唐的党项羌细封部,因不献货,被雍王使兵屠戮,收其资产在陇右售卖……”

“还有此事?将情况仔细道来!”

钦陵听到这话,心内顿时一动,连忙又开口说道。

这个细封部,本是生活在九曲之地的一个大部落,此前趁着钦陵归国、不在青海之际而出逃,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当时吐蕃也派兵追杀,但九曲之地仍不在吐蕃控制之中,当地那些胡部配合度也不高,最终还是让细封部成功逃出了。

钦陵记得这个细封部入唐之后颇受优待,以至于九曲之地诸胡艳羡不已,虽然怯于吐蕃凶威而不敢明目张胆的举族出逃,但私下里对吐蕃不满的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极大榜样意义的胡部,居然在开战之前被唐国攻灭,钦陵敏锐的察觉到这应该与唐军此际有恃无恐的姿态有关。

至于杨巳所言因不献货而遭灭族之灾,完全可以当他是放屁。唐国的雍王,如今在钦陵心里已经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其人一举一动的深意所在,又怎么会是杨巳一个废物能够猜度尽见。

杨巳见钦陵对他所提供的情报又表露出了不小的兴趣,心中也是暗呼庆幸,忙不迭将自己在陇边见闻诸种一一道来。

虽然他只敢在边境寒荒之地流窜游走,但无论是细封部被覆灭,还是关内商贾大量入陇、频繁的进行物或交易,都在陇边诸州闹得声势不小,倒也并不需要费力打听就能听到。

为了表示自己所知甚多,杨巳言辞间废话不少。而钦陵也很快就从其言语之间把握到了关键所在,围杀细封部、收其资货,然后号召国中商贾贩货入陇进行买卖。

听到这里,钦陵自觉得算是把握到了唐国雍王的计略核心,那就是将军资筹措委于商贾,通过攻杀陇边胡部取其祖产来与商贾交易,从而获取到维持大军运转的给养。

可这么做,难道不怕陇边诸胡人人自危,从而群起抵抗官军?还有唐国商贾能够调度数量那么庞大的物货,甚至还要超过州县官府?别的不说,单单财物的转输,就能扼杀商贾们绝大部分的贩殖能力!

诸种疑问,让钦陵百思不得其解,他虽然对唐国了解颇多,但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唐人。在长安生活几年,人事的接触面也颇为狭窄,实在很难准确估量这样的行为能够提取出多大的能量。

略作沉吟后,他再垂眼望向杨巳,眼神和善许多:“此前恶言,只是厌你身负血仇竟还荒废时光。我与你父终究有旧,见其子息不器至斯,难免代其哀怒。

但你还有胆量深入陇边,查探仇人声讯行径,倒也不算一无是处。海东此境,赐你五百户生羌丁口、供你驱使谋生。但眼下大战在即,是没有时间让你安闲。既然有这样的行道便利,我就再给你员众一千,继续深入陇边打探其人事虚实。”

杨巳听到这话,顿时如蒙大赦,连连叩地谢恩:“但能用事有助大论伟计,仆必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钦陵又温言勉励其人一番,然后才仔细叮嘱接下来该要打探哪一方面的消息,并使派几名自己的亲信随从跟随杨巳行动。

杨巳所提供的这一部分讯息,虽然也不能让钦陵借此推导出唐军的真实给养情况,但起码表明唐军为了筹措给养也施展了一些新手段。这么看来,唐军可能真有长期作战于青海的计划。

眼下这种情况,已经悖离了钦陵最初的设想。所以他也不敢再一味的往好处去想,需要考虑一些更加恶劣的变数,并作出扭转劣势的准备。

“前营整军五千人,开赴莫离驿,就地驻扎驻守,不得我命,不得轻易出战!”

既然唐军不打算大军直入,钦陵便准备压上去,兵锋从山南驿推进到海东的莫离驿。莫离驿位于大非川与湟水支流的交汇处,也是唐蕃行道一个重要的节点。

除非唐军仅仅只满足于控制赤岭,只要对海东地区稍有企图,莫离驿就是一个绕不过的战略地区。此前因为笃定唐军会大军直推,所以钦陵并没有在莫离驿留守太多人马,他需要集中优势兵力,毕其功于一役。

可现在唐军却摆出了一副缠斗的架势,再将重军集结于山南驿,意义便不大。

特别是杨巳所提供的情报,让钦陵意识到唐国这个雍王对胡人过于轻视,一个领帐万数的大部族远行千数里、冒着族灭身死的危险内投唐国,却被其说灭就灭。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其人对诸胡如此态度,都会大大打消诸胡投效唐国的积极性。

这对钦陵而言,就是一个好消息。那个雍王既然写诗调侃抹黑他,他当然也要宣扬其人暴行,让吐谷浑境内诸胡放弃对唐国各种美好幻想。

“游弈驰行诸境,宣扬细封部覆亡一事,重点用在九曲之地。大军穿过大非川,向九曲之地积势而行,告令九曲诸胡,若不出兵助我,我必攻之!”

唐军若果真不前,这无疑会让钦陵陷入被动。可现在他兵锋直指黄河九曲之地,那就需要唐军做出选择了,是坐视九曲之地被吐蕃掠夺,还是冒险出击。

其实如果手中力量更多,钦陵根本都不需要给唐军选择的机会,大可在海东与唐军纠缠着,并趁唐军人力物力毕集赤岭之际,直寇黄河九曲,而后进取洮州,让唐军顾此失彼。

“希望我儿今次归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政治上的孤立,让钦陵在战场上的调度都变得束手束脚。

如果能够结好国中实力强大的卫藏旧贵,得其部伍支援,再面对眼下这样的局面,无论斗巧还是斗力都可无惧,一如往年父兄坐镇于后,钦陵掌军于外,击破所有前路之敌,无惧任何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