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0724章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

冠冕唐皇 第0724章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金秋九月,长安城中又是人物汇聚。抛开行台至今仍在与朝廷进行扯皮、尚未定论归属分配的诸州贡赋不谈,诸州选举人也在陆续向京中回去。

不同于去年神都大选之年、哪怕陕西道诸州选举人在长安都只是过路,主要目的地仍是神都那种情况。今年冬集伊始,许多人便将长安当做了首选之地。

一则相对于褒贬不一、颇受非议的神都选举,长安城在今年上半年也建立起来了一系列的考选制度,且选拔的规模较之神都还要更大。简而言之,就是西京给予诸选举人的机会更多。

二则今年神都负责典选事宜的乃宰相韦承庆、吏部侍郎姜曦等,这些典选官出身已经地域色彩浓厚,而且因为今年又牵涉到朝廷大肆封奖旧臣的一系列朝事活动。这也不免让时流质疑,今年的神都典选究竟能不能够秉承公正。

甚至有传言说,诸州选举人还未入都,有关参选资格的长名榜已经拟定出来。换言之,大量选举人哪怕是前往神都,但人还未到神都,参选的资格已经先被剥夺了。

各类传言喧嚣尘上,尽管相对于行台各种考选,只有通过神都朝廷的典选才能获得正经出身、得以正式解褐出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士流已经放弃了前往神都追逐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机会。

长安城东乐游原上,有许多帐幕架设,多是京中时流出城迎接远来的亲友。

这其中,有一处帐幕员众众多,且多操吴语,很明显是一群江南人士。为首一人三十出头的年纪,一边在帐幕中与友人闲聊,一边不断的使派随从外出于郊野张望打听。

一直到了午后时分,外出打听的家人们才匆匆入帐并大声道:“阿郎,贺氏亲员已经来了!”

听到这话,那人顿时便长身而起,笑语道:“请诸位与我同出,咱们去迎接咱们江南才俊!”

一众人行出帐幕,很快道途中便有人认出了这人,笑着打起招呼:“原来陆参军也在这里迎接友人,未知何者名流竟劳陆参军亲自出迎?”

一现身便引得群众瞩目,此人当然不是俗流,乃前宰相、如今的益州长史陆元方之子陆景初。除了家世显赫以外,陆景初如今也在行台供事,担任大行台内司参军并雍王府直学士,是甚得雍王殿下赏识的行台少壮。

听到道途相识者询问,陆景初便大笑道:“是我家吴中亲友,眼下或是于京中无名,但方今入京,明年曲江会蜀人恐不能独美!”

听到陆景初这么说,周遭众人也都不免好奇。蜀人陈子昂诗文俱壮,并得雍王殿下欣赏,过去半年多时间来更成长安文辞一道领袖人物,行台有什么书令行文,半出其人手笔。陆景初竟然夸言其吴中来客于此能与陈子昂争美,自然让人好奇何等人物可得如此评价。

说话间,前方道途行来两车,车架垂帷看不清内中所载,但车辙深刻可知所载不轻。

远远见到这一幕,陆景初身边便有友人笑语道:“贺八满腹才实,就连牛车都深受压迫啊!”

陆景初闻言后则大笑道:“哪里是什么才实压车,我这表兄必是途经山北醴泉……”

说话间车后一人策马行出,一身衣袍风尘仆仆,策马缓行略有酣然姿态,远远便见到人群中等候的陆景初等人,便打马疾行入前,于马背上抱拳歉然笑道:“有劳乡亲良友久候,本来午前应该抵京,途行偶闻蓝田县西有醴泉作酿……”

这人话还未讲完,迎接诸众已经指着陆景初大笑起来,笑他一语成谶。

陆景初翻身下马,入前引辔,指着来人也笑道:“季真兄原来是客,我既然半为地主,知你喜好,醴泉所酿早已经备在帐中,何劳亲取,更让车于酒!”

那人听到这话,不免露出几分羞赧,顺势下马然后才对出迎众人作揖道:“吴中贺知章,行途贪饮,竟误行期,有劳诸乡友久候。虽有失礼,幸在不是无物酬谢,两车佳酿,可以畅饮!”

他乡遇故知,本就人生大乐,众人自不会在意这种小事,各自入前见礼寒暄一番,然后便簇拥着贺知章直入原上帐幕之内,自然又免不了一通畅饮欢迎。

此前陆景初于道中豪言,听到的人不少,所以在这宴饮过程中也不断有人入帐来访,想要见识一下这位吴中才士风采如何。

贺知章乍入京畿,不明所以,只觉得表弟陆景初于长安排场真是不小,引得时流争相迎凑。

陆景初却勾着他肩膀笑语道:“贺兄还未入京,我已经助你扬名。来年居此可不要惜才,让我一通豪言成人笑柄!”

得知原委后,贺知章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入帐造访者都是为他而来,一时间不免有些哭笑不得,捧杯叹息道:“陈学士诗文俱壮,我在吴中都有耳闻,乍入京畿,怎么敢夸言争美,无非各具颜色而已!”

这一番话语气或是不失谦虚,但在不知其人者听来,仍是狂妄得有些过分。陈子昂成名甚早,如今更是长安士林诗文领袖,几人敢夸能与其各具颜色?

更何况如今长安城中诗文尚健,这贺知章出身吴中,即便有些才情扬名乡里,但想来也难免浸染齐梁靡靡之风。

长安城关内首府,行台治下又是四方群英荟萃,谁无几分傲气,专治各种不服。贺知章如此豪言,自然有人不忿,席中便具纸笔,要验一验这吴人成色几分。

贺知章于吴中乡土已是时名颇着,此一类的场景自然也不陌生,见状后也是来者不拒,提笔挥毫,一诗即成:“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旧时离乡,与亲友话别,拟成《晓发》一题。今复见亲友于京邑,合声应题,聊以此献。”

待到贺知章顿笔,在场其余人尚在赏鉴联绝意味,但陆景初等同为吴中人士却已经大生感触,江边薄雾朦胧,行船解缆待发,海潮随夜色并退,晨露并朝霞共辉,沙丘鸟雀振翅投云,恰如我告别家乡、宦游陌路,故乡虽已杳杳,但明晨仍有亲朋相随迎我。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贺兄此义,已经大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旷意,闻此乡声,让人感切!”

陆景初等人各自举杯唱应,虽因此诗薄有乡愁,但更多的还是他乡相逢的喜悦。

除了诗辞引人遐想之外,更有人注意到贺知章这一笔草隶合于古义而又破于窠臼,风骨自成,神采奕奕,可以说是近年两京之间都罕见的妙笔墨香!

长安时流虽不乏文辞意气,但也绝不是胡搅蛮缠,贺知章露了这么一手,足以证明所言各具颜色并非狂妄,宴席之间些许意气较量的气氛便荡然无存,众人推杯换盏,并贺长安士林再添风采!

贺知章诗文笔法已经足堪赏鉴,讲到酒量那更加不虚。若非雅好杯中物,便不会道途闻有美酿便专程绕道沽酒。一通豪饮下来,自是宾主尽欢。

及至傍晚尽兴,诸众散去,陆景初这半个地主才与贺知章等相扶入城。讲到酒量,陆景初自不是这个表兄对手,登车之后便酣然睡去,也忘了跟这表兄介绍一下京中人情细节。

第二天一早,邸中宿醉醒转之后,陆景初登堂便见贺知章已经端坐在堂,不免大感羞惭。先作道歉,然后便又说道:“贺兄才情,扬名只是早晚,更无拘于东西。只可惜去年受亲情所累,否则如今怕是已经驰名两京了!”

去年贺知章便以举人入都参加科举,只可惜受当时时势影响,甚至连参考的长名榜都没有被录入,自然也就无缘科考。

毕竟他与陆氏姻亲,而陆元方父子那是铁杆的雍王系,就连陆元方这个宰相都被夺位,相关的亲友也都受累不浅。去年陆元方在西京仍未稳定,不久后便又接替汉王前往蜀中坐镇,一番波折下来,也没顾得上关照亲戚。

因此贺知章错过神都科举之后,便直接返回了吴中乡里。直到今年行台考选制度建立起来,陆元方才又修书,让这个他颇为看重的外甥前来长安。

“旧事不必多说,或是命途该当有此波折。我只是感慨,朝廷典选务以博大为先,其后才是公正。如今自绝于仕进之途,实在不是良态。”

贺知章讲到这里,又忍不住问了一句:“道途有闻,今年长名榜早已录定,是不是真的?”

陆景初能参行台机要,对此自然有了解,闻言后便点点头并叹息道:“如今朝中当势者俱西京旧贵,诸家案事翻新,自然是要求爵禄存续、更作发扬。枝枝蔓蔓,俱踊跃赴选,能给世道余者留出的进途,已经非常有限……”

神都朝中典选名额已经内定,这在两京之间上层已经不是秘密。只不过这件事可以做得,一旦公然宣扬出去,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谁也不敢估量。哪怕行台对于这一点也只是保持缄默,不敢贸然踢爆黑幕。

“这种大势的取舍,非闲流能够妄论。幸在如今西京乃雍王殿下当政,今年诸考选都优加录给,才士不患没有投效之门。贺兄你先在邸中安养精神、洗去疲惫,我今日还要入府在直,考选正式开始后,安排贺兄入试。贺兄才器,自是身至命归,也无需图谋幸途曲进。”

宿醉醒来已经不早,陆景初也来不及细用早餐,跟贺知章交代几句后,抓起一张胡饼便匆匆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