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0731章 诸边备甲,以待上元

冠冕唐皇 第0731章 诸边备甲,以待上元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时近十一月,喧闹多日世博会终于落下帷幕,虽然筹备起来不失仓促,但也称得上是圆满落幕。

最初筹备这一集会的时候,行台内部不乏反对声,毕竟商贸诸事终究不属于政治根本,行台如此大张旗鼓的宣扬物利,于民风教化恐有偏差。

可是当最终的一个结果经社监署统计递入行台后,见到区区一场集会达成的商贸总额竟有千万缗之巨,行台诸司官员不免大生“真香”之感。不再纠结于这世博会对民风教化的影响,而是连夜开工、加紧核计来年开支预算。

行台户部尚书李元素,本来是比较反对此事的,可是当世博会落幕之后,前言绝口不提,甚至开始亲自复盘这首次集会得失,并拟定出一个更加周详的方案,以备来年做大做强。

世博会达成这样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可不仅仅在于单纯的财政收入,更关乎到几十万户人家的生计问题。若衣食尚且不继,教化从何谈起?

这一次世博会虽然达成上千万缗的交易量,但在扣除各项材料、人工、管理与储运等成本问题后,真正能够落在行台账面上,可以用于度支的不过三百多万缗。

但这三百多万缗,可以说是凭空生财,是在原本收支之外所开辟出来的新财源。且不说未来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单单眼下而言,三百多万缗的巨资可以让行台紧巴巴的财政得到极大缓解。

行台诸项开支,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边务开支,可如今边疆屯田已经初见成效,甲伍征募与练兵也已经在有序进行。且眼下诸边战略优势已经相当明显,吐蕃被封锁在青海以西,黄河九曲再次纳入大唐版图,耕牧潜力正在逐渐开发。

至于西北方面,突厥可汗默啜败逃之后,至今没有确凿的去向,据说郁督军山的突厥牙帐已经掀起新一轮的权斗,更加没有余力入寇河曲。河曲周边虽然也有一些胡部躁闹,但还在可控之内。

而川西生羌的问题,在有了西康国这个直接依附行台的实体政权存在后,诸事也都能有一个整体的统筹管理。

所以今年的边务形势较之去年将会有一个大大的缓解,并不需要再作更大的投入,因此在今年的度支计划中,户部所提出的方案就偏向于政治民生。

可这方案提交不久之后,便被雍王打了回来,责令重拟,并且着重批示于军费方面还要继续扩大投入。

李元素对此自有几分不解并不满,拿着这份被打回的度支计划便直往政事堂去,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包括兵部尚书姚元崇在内相当一部分军方人员已经在堂,甚至还有刚刚入京不久的安北都护府长史解琬。

“知李尚书必有不忿,我与诸员于此已经等候多时了。”

及见李元素阔步登堂,李潼便笑语说道。

李元素闻言后不免略有赧颜,但还是拱手说道:“行台度支,内外兼重,所计或有异同,需要从长计议,臣确是心怀不解,但也不敢妄作意气之悖。”

李潼起身示意李元素入席,又笑语道:“唯专情职事,才能恪尽职守,一时戏言,李尚书见谅。”

李元素见这么多军方人物聚集在此,已经猜到行台今年军计仍是宏大,但还是说道:“今次世博会商贸旺盛,物利甚丰,但也难称圆满。行台能给之货,远不足以满足内外诸方所求,此困已经清晰可见。

方今诸工百业,尤以长安周边为盛,余者州县,仍待开辟。新附之民,垦荒乏力,农具、粮种诸类尚需盛储。河东河西,盐铁之力未得于尽。民生诸况,仍是艰难,若仍穷民富兵,无益政治啊!”

听到李元素如此陈述,姚元崇也起身对他笑语道:“李尚书请稍安勿躁,我方登堂,所论也是偏此,但在军计推定之后,倒是赞同殿下所计。”

李潼抬手示意员众挂起一张大幅舆图,然后指着川西北方位说道:“今年行台两桩军务大计,一是于川西松、茂等几州加驻兵事,暂定员数两万人。于此加驻兵员,一则侧翼巩固陇右通道,二则震慑地境生羌诸部,三则策援九曲之地,四则镇抚西康属国,五则可为蜀中壁防。”

松州、茂州等地位于陇南川西,是秦岭以南进入青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大唐与吐蕃有史记载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就发生在松州甘松岭附近,松赞干布在统一高原、消化孙波并占领木雅党项之后便进图吐谷浑,此役以吐蕃退出吐谷浑而告终。

此后数年,大唐在此设立松州都督府并长时间维持驻军,只是到了武周时期由于各种原因,诸军或废或置,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战略价值,特别在与吐蕃的对抗中,远不如河源军发挥的价值大。

这一次行台打算重新设军于陇南区域,正如李潼所言,原因诸多,所图甚大。即便抛开这些战略价值不谈,对于这一届世博会所初步形成的商贸体系也极为重要。无论再大的财源,如果没有充足的武力保证,同样也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武周旧年,已经有了大开松潘山道以讨伐诸生羌以及吐蕃的议题,对此陈子昂这个四川佬儿还相当激烈的反对过,认为这会对蜀中民力使用太深又未必能受到足够的成效。

可是现在局面则不然,即便不考虑商贸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单单如今吐蕃东域划成西康国,名义上归属于行台,于此开道驻军,可以将整个剑南连成一片,并获得与黄河九曲乃至于陇右、西康互相呼应、成于犄角的战略形势,由此封锁吐蕃向蜀中、剑南渗透、开拓的道路。

历史上的中唐时期,大唐已经丧失了对陇右的控制,尽管在剑南节度使韦皋的经营下,此境战略价值得以凸显,但因为大势上的不能协调,终究还是没能恢复盛唐局面。

去年秋里,论钦陵再次鼓噪于青海,这也是因为在大唐与吐蕃的对抗中仍然没有完全取得战略主动,以至于吐蕃在青海一闹,无论打不打得成,唐军都不得不紧张应备。

可如果陇南这一战略防线构建起来,大唐兵力可以循西康直探吐蕃腹肋,你敢瞎折腾,老子瞅准机会就爆你菊花!打不打看我心情,你没有资格瞎哔哔。

当听完这一构想后,李元素虽然在军事上马马虎虎,但也能够理解如此布置对于行台战略上的补益,的确是能越早布置,越早见利。

关于川西、陇南防线讲述完毕后,李潼又指了指解琬说道:“至于北部防务,就由解长史讲述吧。”

解琬闻言起身,直于河套之外划出一条线,然后才说道:“臣归京述事,也是受殿下创见启发,才深感如此防计的确大利朔边……”

解琬所讲述的,自然就是三受降城这一攻防体系。听着解琬的讲述,李潼忍不住看了一眼仍然一丝不苟、端坐在堂的张仁愿。

历史上张仁愿作为这一防事的首创者,是在坐镇朔方深刻结合情势、地理之后才有的创举。不过眼下张仁愿都还没有前往河曲任事,这一次入京也是作为西河行社那一群胡奸的负责人参议此事,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创建了。

三受降城的建立背景,一则是武周中后期突厥默啜越发势大难制,二则是后突厥专向西突厥故地攻略、尤其是与突骑施恶斗不断、争夺西域霸权。趁着漠南突厥势力未能兼顾,张仁愿将三受降城建立起来,自此之后便阻断了突厥的南下之路,并化守为攻,保障了河朔安全。

现在修建三受降城,如果说是将突厥作为假想敌,其实是有些小题大做了。随着河曲一败,突厥势力已经极为萎靡。如果不是因为国中分裂,加上还有吐蕃这样一个西面强敌,行台甲兵甚至可以直接出征强推,直接扑灭东突厥这一点复国火星,封狼居胥。

不过就算是短期内突厥势力不成威胁,但河曲六州东突厥降户与阴山以南的铁勒诸部同样也需要一个震慑并严管约束。三受降城一旦建立起来,对于河曲周边也是一大震慑与控制。

此前朝廷将吐谷浑王慕容忠送还行台,一直便在监押中,李潼就打算借慕容忠的人头为三受降城奠基,自此以后,河曲诸胡,顺我者未必昌,但逆我者一定亡!

而且眼下的东突厥虽然不足为虑,但默啜败逃之后始终下落不明,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尽管行台也怀疑其再次潜回其势力所在的南牙黑沙城,但单于都护府并不在行台控领之内,很难获得确凿声迹。

再加上朝廷突然使派窦孝谌前往幽州,这更让李潼有种莫名的忐忑,与其头疼医头、临时救火,不如未雨绸缪,先把三受降城建立起来,确保西北安全,就算后续变数发生,不至于两难兼顾,多线开战。

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有点玄学成分了,如今已经深冬十一月,距离明年上元节已经不远。

自己都能来到这个世界,李潼还真不敢拍着胸口保证不信邪,总之今年谁再阻他上元节戏乐,弄死没商量。老子他妈的小号都开了,就看哪个王八蛋还阻止我抄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