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冠冕唐皇 > 第0888章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

冠冕唐皇 第0888章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35 来源:小说旗

听到杨喜儿这一番话,独孤氏忍不住便感慨道:“娘子终究是经过太皇太后的调教,人情之内的利弊考量着实精明。你能有这样的明智,日后生涯就算遇到什么纠纷困顿,也必会有从善解决的计略。”

杨喜儿闻言后忍不住便说道:“常听人说太皇太后秉性强势、难于相处,可我入宫随侍数年,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就算有时的确严厉了一些,但那也是因为有人犯错在先……”

“哈,你这娘子啊,也只是赶上了好时候,若是往年圣人还未匡正家国时……罢了,这些旧事也不必多说。总之,你是福气不浅,让人称羡。”

听到这娘子居然觉得太皇太后是一个好相处的人,独孤氏便忍不住多说几句。她虽然不是常在宫中的命妇,但身为皇亲国戚,也是少不了场面上的出入,想到当年太皇太后那雌威浓厚的姿态,至今尚且觉得不寒而栗。

不过这样的闲言也要适可而止,略过这一个话题后,她便又笑道:“你惦记的这件事情,就不必过多操心了。家人们虽然没有长计帮扶你,但也绝不会让你麻烦傍身、忧愁度日。几家送入女子,绝不会让她们随你入宫,实在推却不了,那便暂留邸中,无非耗一些衣食物料。”

“婶子如果担心那些人家仍要纠缠、不肯罢休,我倒有一计可以教你。”

见家人们并不因为贪图一份故交的情谊而就此事难为自己,杨喜儿也是心情大好,于是便开起了玩笑:“若那些人家仍不肯引走自家女儿,婶子你不妨告阿叔多请岐王殿下入邸作客。只是这样一来,你家门中那位表姊怕是不乐。”

“怎么能这么编排亲人!”

独孤氏闻言后便瞪眼低斥一句,只是说完后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唉,终究各家都有困计。都是一藤上的瓜果,同圣人和同王殿下相比,岐王殿下风格也实在差别太大了。但你那表姊自己能看得开,旁人不好议论太多。”

当今圣人虽然新纳妃子,但本身**中的意趣并不浓厚,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哪怕是加上将要新入宫的两人,内宫中规模仍不算大,跟许多姬妾成群的豪门大户相比都颇有不如。

至于三兄弟中最年长的同王,则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清心寡欲,至今唯守王妃一人,甚至连一名姬妾都无,其深情克己,简直就是权贵中的一个异类。

不过跟自家两兄弟相比,岐王则就完全的跟修身养性无关了,本身王邸中便已经姬妾众多,外宅养起的则就更加的数不胜数。甚至有人戏言,京中百坊之中、坊坊皆有岐王相亲女子。具体情况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岐王在情事上的浪荡也的确是盛名于京畿。

对于这一点,时流虽不免有噱笑,但也谈不上鄙夷。毕竟岐王虽然滥情,但道德品格还是不差,并没有什么强取民女的恶霸劣迹。而他身为当今圣人的兄长,身份已是贵极,也只是一点无伤大雅的寡人之疾。

各家选送到杨家的女子,无不经过精挑细选,那是奔着当今圣人去的。可若是留在杨家被岐王截了胡,那也实在是能让人欲哭无泪。虽然岐王也是嫡亲显贵的宗王,各家女子就算侍奉岐王也不算辱没身份,可岐王所宠爱实在太多,兴许把人糟蹋了之后转头就抛在脑后。

两人闲聊片刻,有跟随杨喜儿一同归家的宫女捧着一份计簿登堂来,禀告道:“娘子,今日入贺各家的贺礼已经整理妥当、列册完毕,娘子需不需要过目?”

“那当然要看一看!”

杨喜儿听到这话后顿时来了兴致,抬手将那计簿接过来,并不掩饰自己的贪财,笑着对独孤氏说道:“我少小离家,阿耶留下的家业、诸兄弟姊妹已经各自分领,我也就不再强言计较、免得伤害情义。至于这一次诸家来贺的礼货,我也就不再客气,当作自己的嫁奁私货收存起来,不劳烦诸兄弟们再备嫁妆,也就不再留给家里了。”

“这是应当的,你这娘子少来不幸,如今总算守到了自己的情缘、否极泰来,虽然说入宫后恒有料事赐给,绝不会短了衣食的用度,但日常的人情往来,也该有一份私己预备、如此才能不在人前怯了场面。

这件事你阿叔早便说过,我家并不是落拓门庭,当然不能让出嫁的娘子失礼于外。你几个兄弟各自成家当户,在财货上未必从容。所以族中公里一份,你阿叔又是一份,在城南置起一处百十亩的田庄,供你入宫后汤沐花销。”

独孤氏听到这话后也无作异议,时下女子出嫁可不是完全作为夫家的附庸,无论是人格上还是财产上、都有一定的独立性。

哪怕是皇后当年嫁给潜邸中的圣人,家计并不宽裕,其父兄仍然竭力为皇后置办了一份私业,虽然实际上用处不大,但却是一种象征意义。意味着这女子哪怕不得夫家喜爱,也不会彻底的没了自主的能力。

父亲去世的时候,杨喜儿年纪还很小,再加上并非家中大妇嫡出、且早早的便被送给了圣人,因此她父亲的家产自然与她无关,早被兄弟姊妹分定,偌大庭门中,可以说是片瓦都与她无关。

所以此前她长久不为圣人接纳,灰心丧气下要讨回自己的俸禄去捐设一座道观、以供自己出宫后容身,也并不是单纯乞怜的怨言,而是一旦离了宫中,真的无处可去。

此前虽然常年在宫中、但却没有名分,再加上侍奉的太皇太后也没了往年的权威,连累家人们饱受讥讽,这些家人们自然也对杨喜儿心存怨气、埋怨她不懂得巧媚惑人,连累整个杨家都颜面无光。

所以杨喜儿同这些兄弟姊妹也没有多深厚的感情,如今虽然荣归待嫁,但那些兄弟姊妹也都不敢凑上来,实在是羞于相见,也担心会遭到杨喜儿的报复。

尤其是那几个早年颇多奚落话语说在当面的嫂子们,心里更是捏着一把汗,担心杨喜儿伴着太皇太后太久,也学来太皇太后那些惩治人的手段。须知早年太皇太后为了报复那些曾经对其有失恭敬的亲人,曾生生的将人抽打致死。

杨喜儿自然没有太皇太后那么暴戾,但也并不会刻意的亲近那些待其凉薄的亲人。如今还肯回家待嫁,也是只图一个场面上的和气,至于利益上则就不想牵扯太多。反正应付过这场礼节之后,彼此也是内外分隔,并不会长久相处。

所以她当然也不会让自己的人生大喜被家中那些兄弟们做成发财牟利的勾当,凡有贺礼进货,全都要当作自己的嫁妆私财。

听到亲长并不反对她这一计议,甚至还另有馈赠,杨喜儿也是颇生感动,起身再作拜谢,然后才又翻阅起了那些礼货计簿,这一翻看顿时便皱起了眉头来:“这些人家来贺,满堂的人众,作礼的物货却是这么微薄,他们是来贺我喜事,还是刻意小气让我难堪?”

也无怪杨喜儿心中会不爽,名单上记载的宾客不少,但礼货统计下来却与这名单颇不相称。许多世道中不乏豪名的人家,出手却小气得很,有的给绢三五端便应付了过去,也无怪杨喜儿会心中不爽,觉得这些人表面上态度热切,但内里却仍是看不起自己。

独孤氏见状后也凑上来看了一看,见杨喜儿一脸的郁闷,才又忍不住叹息道:“唉,这些年来京中这些故交们处境也实在算不上好,且不说有没有受到各种祸事牵连,单今朝廷用政征敛无算,就着实让人辛苦……这也并不是抱怨政治失宽,但各家境况窘迫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如今人情场面的维持也就只能缩减一些,并不是看轻你这娘子。”

这番话意思也很明白,你家男人西归以来,便摁着这些关陇乡亲们盘剥,这么多年下来,大家还能剩下什么油水?你们家把人刮得这么狠,现在你个小老婆还抱怨人家送礼寒酸,到底还打不打算让人活?

“我又不是什么大气观政的大臣,只是一个喜乐自己得配良人的小女子,只是希望自己喜事能风光一些。至于各家困扰,与我几分牵扯?既然已经窘迫到顾不得场面,那索性不顾。明日来客登门,前庭点头应好、知还有情就是了,也不必再盛弄什么宴席、免得入不敷出!”

关系到自己入宫后的私房钱,杨喜儿却是不肯让步,皱眉道:“他们又要风光,又不肯舍物,谁又有闲情陪他们一起闹腾!我也并不是贪婪勒索,但起码具礼也该配得上这一份场面,不能出入透出一股寒酸!”

说话间,杨喜儿便要抬手吩咐人去中堂叫停宴席,独孤氏见状,也是慌得不得了,忙不迭发声阻止道:“你这娘子啊,真是、真是固执的让人头疼。罢了,这件事我去知告客人,不伤情义、尽量顾住眼下的场面。你若真这么闹起来,内外都是难堪……唉,活这半生,也不曾如此向人索求,这次可真是豁出一份脸面去了。”

杨喜儿却不觉得这件事有多尴尬,见婶子起身向外走,又忙不迭叮嘱道:“婶子要记得,各家加礼,切记让他们不要添送隆庆香坊的香料,那都是自家、都是比不上大内自己所产,在外稀奇,在内却是寻常。”

“你可真舍得出这张脸!”

独孤氏闻言后转回头来抱怨一声,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