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疆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人

宋疆 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人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15:19 来源:小说旗

在叶青的心中,辛弃疾是属于那种还可以抢救一下,能够成为朋友,本身不失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侠义之人。

所以在面对辛弃疾时,叶青宁愿把自己当初情愿送出去的功劳,之所以没能够弄到手的原因,归结到因为朱熹污蔑他一事儿上,从而使得自己两年的辛苦出使,最后所有功劳付诸东流,由此让辛弃疾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内疚,并开始质疑朱熹的举动。

当然,叶青也知道,想要让辛弃疾这种上一世的直男一下子开窍,完完全全的从崇拜一个人的迷雾中顿悟,这远远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做到的。

如同上一世的追星族对待自己的爱豆一样,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爱豆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完美的人,需要的就是他们死心塌地的忠诚跟跟随。

不论任何人说什么,或者是他们的爱豆做错了什么,他们都会选择谅解,甚至是主动的替他们的爱豆找出各种理由来,为他们的爱豆辩护。

在叶青看来,辛弃疾对于朱熹的崇拜,就如同上一世的追星族对待自己的爱豆一样,所以如何让辛弃疾脱粉,跟朱熹成为路人,叶青必然还需要下一番功夫,从而让辛弃疾对朱熹充满了失望,而后“回头是岸”。

辛弃疾皱眉,一言不发的看着叶青,心中默默思索着叶青跟朱熹之间的冲突与恩怨,来到临安也有两年的时间,他对朱熹跟叶青之间的恩怨,多少有些了解。

两人的相识还充满了戏剧色彩,因为一本《梦溪笔谈》而相识,但接下来叶青跟朱熹之间的关系则是急转直下,除了范念徳一事儿外,便是那朱熹费劲了心血,都不曾复原成功的元佑浑天仪象,却被叶青一次便复原成功,甚至比起当初苏颂所制的元佑浑天仪象还要精致、进步了更多。

辛弃疾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朱熹嫉妒叶青复原元佑浑天仪象的原因,但他心中也很清楚,朱熹跟叶青交恶,源头则是因为范念徳跟叶青之间的恩怨。

而究其根本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丫鬟:锦瑟。

“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叶青出使金、夏两国近两年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刚刚大婚不久之后。说服金国皇帝完颜雍免除了我大宋岁币一事儿,前往夏国,参与了惩奸除恶我大宋叛臣任得敬一事儿,不到两年的时间,两件大功在身,当该是意气风发的回临安才对。但我叶青却是无声无息、无人知晓的回到临安,而且还因朱熹无中生有的凭空猜测、诬陷栽赃从而声名狼藉,成了一个谋杀范念徳的背后主谋!以至我叶青两年的功劳、苦劳全部付诸东流,试问辛侍郎,此事儿若是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样儿?”叶青笑看着默不作声的辛弃疾问道。

辛弃疾紧闭着嘴唇,凹陷的眼窝默默看着叶青,他自己也曾经身在军伍,愁绪所致一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而今叶青为朝廷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虽然不曾生白发,但也不曾赢得生前身后名,归其原因,只是因为朱熹的无端猜疑,甚至包括他自己自认为的,叶青乃是谋杀范念徳主使一事儿。

“当年辛侍郎曾在军伍所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今叶某看来,或许把了却君王天下事后面那句,改成辛侍郎那句将军百战身名裂,更适合叶某。汉将李陵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如今叶某却是因出使金夏两国之功而身败名裂。叶某身为皇城司统领,面对朱熹、尔等掀起的栽赃嫁祸难道不该为自己正名吗?”叶青再次对着辛弃疾反问道。

“若是真如叶少卿所言,彭某自是无话可说,但叶少卿与金国金源郡王亦师亦友此事儿,又该如何解释?”彭龟年看了一眼被叶青连番问话,问的沉默不语的辛弃疾一眼,沉声说道。

叶青瞟了一眼彭龟年,淡淡道:“叶某也很想知道,彭侍郎的先生朱熹跟北地学子关联一事儿,你彭侍郎做如何解释?还是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叶少卿终究是我大宋臣子,与金源郡王相交,必然是会落人口实,而朱先生不过是一介书生,与北地学子有往来,也不过是学问之事儿而已。”洪遵难得的终于开口说道。

“那依照洪少卿的意思……朱熹结交北地学子便是可以,而叶某便不行了?那是不是洪少卿或者是彭侍郎也跟北地有联系呢?”叶青脸上的微笑极其自然,比起在坐的三人来,倒像是他如同没事儿人一样,不过在说道最后的时候,还是耐人寻味的看了一眼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而那时整个山东东路则早已经是金人的疆域,如同很多在临安的百姓或者是官员、商贾一样,因为先辈被金人所杀或是所掠,所以从小便对金人恨之入骨。

辛弃疾少年时便立志抗金,而后在采石大战之后与其他义军归宋,曾在军伍之中任职,也因为当初还是圣上赵构的嘉赏,一时之间意气风发,写下了不少抗金的诗词与建议,如同他那《九论》、《美芹十论》等等,而这些建议在民间倒是得到了赞赏,但在赵构还是南宋圣上的朝堂之上,却是反应冷淡。

加上他们乃是归正人的身份,就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即投归正统之人,所以并不是很受朝廷的待见跟重视。

而归正人三字,则是由魏国公史浩为相时率先提出,是南宋朝廷对于北地沦陷区投奔之人的一种蔑称。

自从任职兵部侍郎以来,朝堂同僚背后对于他的讥讽以及小声议论,他也早就习以为常,所以辛弃疾看着叶青那意有所指的眼神,自然是知道叶青的意思是什么。

“那这么说来,叶少卿是不打算放人了?”辛弃疾再次耿直的问道。

就如同他棱角分明的性格一样,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或许是因为归正人的身份,使得辛弃疾不得不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冷酷一些,装作根本不在乎朝廷跟同僚对他的蔑视与非议。

而也正是因为他直来直去的性格,使得在归宋以后不受重用的他,在当今圣上赵昚继位之后,开始变的受到了重用。

“放,当然放,既然辛侍郎都来了,我为何不放人?”叶青的手指开始敲击着桌面道。

“此言当真?”辛弃疾冷静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欣喜问道。

“当真。”叶青瞟了一眼旁边神情变的有些惊愕的洪遵跟彭龟年,而后笑了下道:“不过要放人,自然是需要辛侍郎亲自前往乌衣巷去接人,就是不知道辛侍郎是否有这份气魄,敢在这个时候去一趟乌衣巷?”

辛弃疾的右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静静的看着叶青,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有何不敢,辛某向来行的正坐得端,只要叶少卿是真心打算放人,就算是阎罗地狱辛某会走上一遭。”

一旁的彭龟年跟洪遵听到叶青嘴中的乌衣巷三字时,不由得望了望外面漆黑如墨的夜色,这个时候叶青让辛弃疾前往乌衣巷,这……这到底是想要抓人还是想要放人啊?

两人心头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接下来的事情到底要不要跟着参合进去?若是叶青打算抓他们,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但若是真要放朱熹,那么岂不是自己还不如一个归正人?

彭龟年毕竟还是朱熹的学生,也曾受到过朱熹的提携,不由自主的望了洪遵一眼,而洪遵看着彭龟年的目光,则是默默的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跟着去。

彭龟年耳边响着叶青跟辛弃疾的话语,心头犹豫不决之间,眼瞅着不能再耽搁下去后,于是看着起身的辛弃疾咬了咬牙道:“既然叶少卿愿意放人,那么彭某也愿意跟着前往乌衣巷走一遭,去迎接恩师。”

“洪少卿你呢?要不要陪着辛侍郎跟彭侍郎一同前去?”叶青的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色,就像是那种背后藏着阴谋诡计的阴笑一样看着洪遵问道。

“有彭侍郎跟辛侍郎前去足矣,洪某便不去了。”洪遵想了下后说道。

虽然猜不透叶青是真放人还是假放人,但不管如何,洪遵都觉得,自己此刻不应该跟着前往乌衣巷,而是先把此间的事情告诉史弥远,由他来断定接下来该如何办才是。

带着三人走出大厅站在桑树院子里,原本嘈杂的院子里此刻依然还留下不少为朱熹求情、助威之人,大部分人叶青并不认识,不过当这些人看着他走出来的时候,瞬间便止住了对着梁兴威胁、恐吓的言语。

于是整个院子一下子变的如同平常一样安静,梁兴身后的锦瑟跟红楼,二楼书房隔窗而望的白纯跟燕倾城,都是默默的把视线放在了叶青的身上。

“不管你们今日是为何事儿而来,叶某都不打算追究各位私闯民宅的罪责,但若是还有下一次,那就别怪叶某不客气了。”叶青的声音带着深秋的冷冽,让原本站在院子里吵的闹哄哄的几人,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几步,深怕叶青记住他们的样貌,会在日后报复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