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疆 >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时 人和

宋疆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时 人和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15:19 来源:小说旗

自古以来当官有什么好处?除了可以给自己谋得利益之外,名声、各种头衔自然也是为官者的喜好之一。

上元节刚过,年前的商会也在商人的雷厉风行下终于成立,而关于商会会长的人选,完全不用叶青操心,不管是商贾还是赵师淳、燕庆之,无一例外的都会推举叶青来任这个商会的会长。

同样,为了向朝廷表忠、示好,商会的名称在商贾、燕庆之、赵师淳等人琢磨来琢磨去后,最终还是认同了叶青所取的商会名:靖康商会。

由此来提醒商会中的商贾:莫忘国耻!

有钱大家一起赚得宗旨之下,叶青头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宋朝官制,对于统治者的莫大好处与优势。

而且为了彰显自己这个商会的大公无私,是全心为整个淮南东路的商贾着想,叶青以靖康商会会长之名,提议了赵师淳来任副会长,至于剩余的两名副会长,则是由商贾们推举。

如此之举动,自然而然的,也让各路商贾真正彻底的放下了戒心,开始真正去了解、在意这个商会,在未来到底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儿巨大的利益来。

而赵师淳被叶青提名一事儿,同样也是得到了商贾们的认可,毕竟,即便是南宋商业发达,其商人的地位相比较而言还是要低于社会各个阶层。

但若是有了赵宋皇室的加入,非但能够提高商会的声望,同样,还能够让加入商会的商贾,因为崇国公赵师淳的关系,在心中产生一股与有荣焉,或者是让商会变得稍微高大上的权威性。

自然而然的,商会的其余两个副会长,由商贾从他们当中选出,而燕庆之这近一年来在淮南东路的活动,自然而然的会引起淮南东路商贾们的注意,何况,接下来的香皂、新烛,甚至是等颇黎的原材料,都将由燕庆之来独家供给他们,所以燕庆之则就成了第一个被推举出来的靖康商会的副会长。

而另外一位副会长,叶青最初并未觉得此人如何,但当知道贾伟之子便是如今身在盱眙军的贾涉时,则也不得不开始留心起这个贾伟来。

或许贾伟、贾涉两人名不见经传,但贾伟之孙、贾涉其子却是鼎鼎有名的南宋未来权相贾似道。

也正是因为贾伟被众商贾推举为了副会长,叶青又不得不在提防之余,利用大宋朝独有的官制,相对应的套到了靖康商会这个机构上。

那就是在三名副会长的下面,再设置三个同知副会长,如同大宋朝廷的同知枢密院相差不多,不过在靖康商会之中,却是要比副会长低半格,但却是有权参与、知晓副会长所参与之事儿。

如此的安排就如同他并未根据朝廷官制设置一正两副,而是设置了一整三副一样,同样是充满了自己的小心思。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让叶青不得不想道那小小的典故,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但由此也有一个好处便是,三名副会长永远都不可能有机会联合到一起架空会长的权利,而同知副会长,又不得不让他们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为整个商会负责。

朝廷在上元节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的召叶青回临安,就是连白纯、燕倾城二人,朝廷也像是忘了一样,并没有让宋迁护送她们回临安,而是一直留在了扬州。

随着卢彦伦、萧贞的到来,加上商会成立一事儿,叶青也乐得朝廷并未在第一时间召他回临安。

既然朝廷还未下旨,那么他自然而然的便是继续着手里的一切,商会的成立他并不需要做些什么,完全交给赵师淳、燕庆之等人便足矣,何况这段时间,燕庆之天天没事儿老是打着看望外甥的旗号偷懒。

如同当初将作监造颇黎一样,叶青从未想过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出水泥来,好在卢彦伦也并不是很着急,大有要在扬州养老之意,并未催促过叶青。

与刘克师、杨怀之、陈次山再次走进给卢彦伦置的宅院里,只见满身双手还占满着泥沙的卢彦伦跟萧贞,正领着十几个工匠,在后院里继续忙活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扬州城的沙盘已经被卢彦伦跟萧贞做了出来,而如今,正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叶青的要求,开始扩建一个扬州外城。

看着叶青等人低头凝视着脚下的“扬州城”,卢彦伦笑呵呵道:“如何?老夫这得意门生的手艺可还入得了叶知府的法眼?”

“卢老太过谦虚了。”叶青忍不住点头赞叹道:“有劳萧兄了,短短时日内,竟然能够做出如此精细的沙盘,叶某佩服。”

萧贞谦虚的笑了笑,搓了搓两手的泥沙,打量着脚下的“扬州城道”:“足足比如今的扬州城要大出一番来,叶兄弟可要知道,这样的城池想要建好,三五年的时间都可是最快的了,而且……这花费可会是一笔数额巨大……。”

“这点儿萧兄大可放心,大宋朝廷比起金国来,虽然兵力一直落下风,但在这充满铜臭味的经济上,大宋还不曾觉得,有谁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萧兄若是有事儿尽管开口便是,他们三人虽然乃是大宋官员,但在卢老、萧兄面前,只是一个小学生罢了,随时听候卢老跟萧兄的差遣。”叶青大方的说道。

卢彦伦笑着点点头,而后对着叶青招了招手,示意他借一步说话,留下杨怀之等人继续研究着“扬州城”的外城扩建等事宜。

简朴的房间内,一张床、一张桌椅、半根蜡烛以及一个书柜,便是这个房间里的所有物件,陶制的茶壶依然是卢彦伦的最爱,一边亲自给叶青倒着茶水,一边说道:“你送老夫的那颇黎茶具,老夫可舍不得用。深怕若是老夫没能完成你交代的事情,你再找老夫要回去,所以啊,老夫还是习惯了这陶杯喝茶,畅快。”

“卢老又笑话小子不是。”叶青继续打量着脚下的青砖地面以及房间里的简单陈设,也能够看的出来,卢彦伦显然是习惯了简单、洁净的生活。

整个房间陈设简单、整齐有序,就连脚下的青砖地面都是一尘不染,床上的棉被等物更是叠的整整齐齐,让人一进入房间,就有种颇为舒心的感觉。

“给,这是老夫这几日给你画的济南府的地图。”卢彦伦在桌面上厚厚的纸张最上层,打开那纸张看了一眼后,便果断的交给了叶青,而后在椅子上坐下,捧着茶杯道:“你给老夫说句实话,宋廷若是北伐,有几成把握?”

“这个……。”叶青接过地图,看也没看的就小心翼翼的叠好放进了怀里,苦笑了一声道:“以眼下的形势所言,小子以为不过三五成的把握……。”

“那你还要这济南府的地图?”卢彦伦不悦的瞪了叶青一眼,而后道:“怎么,是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还是说宋廷会拖后腿?或者是还有其他原因?”

叶青看着手里的陶制茶杯,望着窗外叹了口气,想了下道:“跟您说实话吧,宋廷如今怕是再也经不起一次失败的北伐了,所以眼下不论是淮南东路,还是其他路,首先要做的便是率先立于不败之地才行,所以不论是朝廷还是我,都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卢彦伦静静的看着叶青,随后也是叹了口气,道:“老夫明白,自古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不错,朝廷三番五次北伐,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而今又是这样微妙的时刻,即是宋廷的机会,也同样是金国的机会。所以若是宋廷再败,朝廷……怕是真的没有勇气继续北伐了,收复失地就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了。”叶青皱了皱眉头说道。

“微妙时刻?此话该如何讲?”卢彦伦皱了皱眉头问道。

“看来卢老这些年只顾着归隐田园,享大道自然之乐了。金国皇帝完颜雍,号称小尧舜,这些年对于金国治下的大宋遗民,从来不曾施行过暴政,相反,不论是科举还是赋税等民生事情,完颜雍都做到了人心所向,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是大宋之子民?比萧贞兄小个十岁有余的,俱是生于金国长于金国,食金国粟米而成人,这便是大宋如今北伐困难所在的:人和。但好在完颜雍如今年事已高,随着完颜璟被立为皇太孙,也就意味着金国更年改号不过是朝夕之间,加上宋廷……太上皇同样老迈,朝堂之上也算是少了一个掣肘北伐之人,所以这可以算作是对宋廷有利的天时。而至于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如今大宋朝廷难言有利,金人掌中原大地几十年已是了如指掌,而宋廷多年来未曾北上,日新月异、山河面目更改,如何认得北伐之路?”叶青语气沉重的说道。

房间里瞬间陷入到了沉默之中,过了好一会儿,卢彦伦缓缓从椅子上起身,原本有些佝偻背竟然变得笔直,望着窗外渐渐生出来的春意,又是默默的叹口气,而后缓缓沉声道:“如此说来,宋廷之胜算三成已算是最高了,而且只此一次机会,若是失败,北地遗民将怕是永远都无法再成为宋民了。”

回过身,看着端着陶杯望着他的叶青:“你说吧,还需要老夫做什么,若是老夫能够做到,便绝不会推辞。”

叶青笑了,起身卢彦伦坐下后,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道:“其实也并非如卢老所想的那般艰难,当然,战争没有容易一说,但天下大势如今非金、宋两家所掌,北有草原大漠、西有夏国彪悍铁骑,更甚者还有远在西域之,与金人同是世仇的西辽人,这些因素若是算上,若是完颜雍一旦百年,完颜璟匆匆继位,大宋朝廷也不是没有一丝胜算。小子实话告诉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子从未想过能够一场北伐便定天下大势,若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同当年金人南下之时一样,在一年之内打到济南,与金人隔黄河相望,大宋朝廷便绝对有可能恢复旧山河,甚至是收回燕云十六州!”

“谈何容易啊。”卢彦伦双目惆怅沉重。

一路从北地行来,辽阔的大好山河尽收眼底,若想要与金人以黄河分治……卢彦伦想想都觉得难于上青天。

这需要宋廷出动多少兵马,才能够夺回当年一夜之间就丢掉的众多城池?

而且即便是如此,还要防范金人隔黄河以北的铁骑反扑、固守住这些对于宋廷大军来说,颇为陌生的城池,难啊。

“当年金人能够做到,宋廷同样能够做到,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可曾输给过谁?一时之失利,于民族而言,不过是一次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已,等到了那一天,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是我华夏民族之对手。”叶青静静的说道。

“壮志凌云,入木三分,老夫很欣慰!”卢彦伦拍了拍叶青的肩膀,而后道:“老夫这一路行来,也记住了不少官道、城池,这些日子老夫便是点灯熬油也给你一个交代。至于济南府,老夫给你小子一个承诺,若是你叶青真的能够攻下,老夫愿意搭上这条老命,也帮你再造一座坚城!”

“那小子是不是现在就先谢过卢老才是?”叶青跟着起身说道。

一时之间,房间内传来一老一少的畅怀大笑,让外面还在研究扬州沙盘的几人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房间里的一老一少又是谈起了什么趣事儿。

留下了刘克师在卢彦伦的府上,带着杨怀之、陈次山二人出来则是直奔城外赵师淳的瓷窑。

如今对于叶青来说,自身可谓是如同得道者,身边已经算是聚集了他想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精锐,自然而然的,他也不能够过于懈怠,最起码在朝廷还未召他回临安的日子里,他也要加快进度,希望能够在离开扬州前,能够在水泥一事儿上,给卢彦伦等人一些希望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