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疆 > 第七百四十一章 从长计议

宋疆 第七百四十一章 从长计议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15:19 来源:小说旗

在赵昚的心里,对于叶青当初放走金国将领完颜守道,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意的,但当关礼站在赵昚的旁边,把所谓的韩侂胄质问叶青,为何放走完颜守道的原因说给赵昚后,赵昚这才心中多少有些理解,为何叶青笃定了金人无法再次南下的原因。

只是,这番话,原本并非是说给韩侂胄,而是说给钟晴,到了关礼这里后,则是变成了韩侂胄。

钟晴有些担忧的看着从点将台下来的叶青,漫步走过万寿桥,两人行走在皇宫内的锦脂廊间,不无担忧的说道:“当初你答应完颜璟放走完颜守道的事情,圣上虽然表面上不闻不问,但不代表心里也是如此想。”

叶青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缓缓踱步道:“当初放走完颜守道,恐怕大部分人都以为我是放虎归山,但如今的效果来看,岂不是更合我们的心意?”

“怎么说?”钟晴有些不解的问道。

叶青笑着叹口气,轻松说道:“完颜守道乃是完颜雍手里的得力打手,当年完颜雍能够继位登基,坐稳金国皇帝的位置,完颜守道可谓是第一功臣。乞石烈志宁、张玄素,人们只知道他们是完颜雍所倚重的臣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初完颜雍继位时,乞石烈志宁、张玄素可是最大的反对之人。乞石烈志宁连杀完颜雍派遣的九个说项使臣,最后完颜雍才迫不得已命完颜守道攻打乞石烈志宁、张玄素等人,最终活捉乞石烈志宁等重臣,而后则是既往不咎他们的罪行,反而是给予重任。也是从那以后,完颜守道就基本上在完颜雍的支持下,确立了其在金国武将第一人的身份。”

锦脂廊的尽头,叶青停下脚步,接着说道:“如今完颜雍去世,完颜守道在金国朝堂之上可谓是德高望重,完颜璟即便是不倚重完颜守道,但也不敢轻易得罪完颜守道。所以他让我放了完颜守道,其实也是为了借完颜守道的威望来助他稳固帝位。但完颜璟有些想当然了,完颜守道一败于我之后,基本上便是已经江郎才尽,其信心也是大不如前。而完颜璟则是又马不停蹄的把他差遣到了跟鞑靼人的战场上,如今鞑靼人跟金人战况相持不下,完颜璟如同骑虎难下般纠结、难受,想要撤下完颜守道换将来战鞑靼人,但又害怕引起完颜守道的不满,所以两者之间的战况成胶着,对于大宋来说,岂不是更为有利?”

“完颜守道廉颇老矣?”钟晴眨动着美眸问道。

“不错,完颜守道不是鞑靼人的对手,之所以能够一直跟鞑靼人相持不下,除了因为金人铁骑依然很强大外,便是如今鞑靼人的实力,还未达到巅峰。一旦铁木真统一草原,鞑靼人拧成一股绳后,别说是完颜守道,就是整个天下,恐怕也难以找到一个能够与之一战之人。”叶青对于铁木真的忌惮,就如同宋人对金人的忌惮一样。

他很想抛开这种忌惮,但不知道为何,可能是铁木真在后世太有名的缘故,也可能是铁木真的事迹太过于震撼的缘故,总之,叶青对于铁木真,就像是天生似的,心中一直都存在着几分的忌惮。

哪怕是他天天把那句有名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心里默念个八百遍,但依然是驱逐不尽心头对于铁木真的忌惮。

钟晴很少看到叶青如此重视一个人的神情,也很难理解,草原上的一个鞑靼人,竟然能够让叶青如此忌惮,甚至是完全超过了对金人的重视程度。

叶青独自一人走出和宁门后,迎候他的首先便是史弥远府里的下人,而在不远处,一辆马车静静地停在那里,叶青示意墨小宝跟上,而后对着史弥远府里的下人说着,让史弥远前往涌金楼来找他,说完后,也不理会那下人的反应,便登上了韩侂胄的马车。

“走,涌金楼。”叶青反客为主的对着驾车的吴猎说道。

“你请客?”韩侂胄翻了翻眼皮子,冷冷道。

“放心,有人请客。”叶青打量着韩侂胄舒适的车厢说道。

没在说话的韩侂胄鼻孔哼了一声,而后马车这才缓缓开始启动,向着涌金楼的方向驶去。

车厢里的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后,还是由叶青率先打破沉默问道:“对了,礼部的李壁如今人在哪儿?我有点儿事想问问他。”

“李壁乃是礼部尚书,就算是你叶青想找人家,也该是前往人家府里才是,你问我算是怎么回事儿?”韩侂胄如同参禅老僧一般,淡淡的反问道。

“可我听说,这些时日李壁一天回自己家的次数,还不如前往你家的次数多,大部分的时间好像都在你府里吧?所以我不问你你说该问谁?”叶青勾着嘴角笑了笑说道。

韩侂胄依然是脸色平静,对于叶青能够把李壁的日常了解的如此清楚,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看了一眼叶青后道:“说吧,什么事儿,若是我知道,自然就会告诉你,若是不知道,那你只能等朝会时亲自问李壁了。”

韩侂胄此举,显然是光明正大的默认了李壁乃是他韩家党羽的事实,当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想要瞒一个皇城司的统领,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太子登基,四方各国都会遣使来贺,具体人都有哪些,你知道吗?”叶青问道。

韩侂胄依然是表情冷漠的斜了一眼叶青,淡淡道:“不必拐弯抹角,直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鞑靼人会不会有使臣来我大宋,是谁?”叶青问道。

听到叶青问起鞑靼人的事情,韩侂胄此时的神情才微微有了些变化,深陷的眼睛盯着叶青看了足足半天,才沉声问道:“你意下如何?”

“自然是反对。”叶青说道。

“为何?”

“因为当年我们曾联金攻辽的教训,所以想要联手鞑靼人抗金,到最后我怕又是一场引狼入室的愚策。”叶青郑重其事的说道。

韩侂胄微微叹口气,神色之间有些犹豫与纠结,缓缓道:“今日看圣上的意思,好像十分坚定,希望借着鞑靼人之手,南北夹击金人。”

“鞑靼人比我们距离燕云十六州更近,我大宋向来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一道铜墙铁壁,若是联手鞑靼人,到时候燕云十六州这一道铜墙铁壁,只会落于鞑靼人之手,完全是得不偿失,到头来,只不过是为我大宋换了一个新的债主而已,甚至比如今的金人威胁还要大,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叶青认真的说道。

韩侂胄却是无所谓的学着以前叶青的样子耸了耸肩膀,无所谓的说道:“那是你的想法,并非是将来就会发生的,何况圣上的心意颇为坚定,仅仅凭你怕是很难劝动。至于我,自杞、罗殿韩某还忙不过来呢,所以啊,这件事儿韩某人无法帮的到你什么。对了……。”下车之余,韩侂胄卡在门口问着身后的叶青道:“你如此担忧鞑靼人会变成金国,是不是担忧你收复的北地四路,会被鞑靼人或者是金人再次夺走呢?毕竟,不管是否跟鞑靼人联手,金人恐怕都会摩拳擦掌的要收回北地四路,不可能是就这么真的认输的不是?”

马车里弯腰看着前面半转身的韩侂胄,想了下道:“北地四路如何,轮不到你操心,你只需告诉我,圣上有没有派人跟鞑靼人接洽?”

“跟你一样,我也是今日刚刚在宫里,得知圣上有联手鞑靼人之心,所以有没有礼部的人跟鞑靼人接洽,此事儿我还真不知道。”韩侂胄像是占了叶青便宜似的,笑了一声便走下车去。

望着韩侂胄的背影,叶青也渐渐明白,刚刚在宫里点将台处,赵昚显然并不是突然心血来潮的问起自己这些事情,看来是在心里已经谋划跟鞑靼人联手很久了啊。

若是如此的话,想要说服圣上,对于叶青自己来说,就是真的有些难了。

如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一样,叶青的原本计划中,若是虞允文能够顺利的收复河套三路失地,那么他才可以过黄河继而压迫金国的疆域范围,最终的理想目标是,把金人赶出关内,自己夺回占据燕云十六州,从而留下身处鞑靼人身后的金国,作为战略缓冲来牵制对中原虎视眈眈的鞑靼人。

所有的前提条件是,在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拿下燕云十六州前,绝不能让金国在燕云十六州后退一步,从而因此便宜了鞑靼人。毕竟,如今的形势,金国、鞑靼人两相比较,还是完颜璟比铁木真好欺负一些。

叶青既要支持完颜璟对抗鞑靼人,又要在完颜璟的背后继续蚕食中原疆域,从而希望能够早鞑靼人一步攻取燕云十六州,为中原腹地夺回这一道铜墙铁壁般的屏障。

这是一个矛盾的事情,但却又是眼下最为合理的办法,只是,在他人眼里,叶青此举,那就是里通外国的判臣贼子的举动了。

不想与鞑靼人联手,除了忌惮铁木真外,便是叶青深怕一旦联手,朝廷会再次天真的认为,鞑靼人会把燕云十六州在未来灭金后,还给宋廷。

燕云十六州在辽、金手里互换,始终不曾落在最想要燕云十六州的宋廷手里,但宋廷正是因为燕云十六州这个诱饵,不停的给自己头顶换着欺负自己的强盗,辽国占据着燕云十六州,没事儿就欺负宋廷玩儿。

金人抛出还被辽控制在手的燕云十六州为诱饵,宋廷就天真无邪的相信了金人的鬼话,联起手里把辽人赶到更远的西北之后,回过头才发现,金人非但不遵守诺言还燕云十六州,反而还比辽人更加变本加厉的来对自己巧取豪夺,最终失去了半壁江山。

所以若是再被鞑靼人以燕云十六州为诱饵来哄骗宋廷联手,或者是宋人主动跟鞑靼人联手抗金,那么……结果谁都知道:金人比辽人狠,夺取的是赵宋半壁江山,鞑靼人比金人更狠,夺取的则就是整个赵宋江山,是要亡宋。

涌金楼里的三人俱是有些愁眉不展,不论是最后赶来的史弥远,还是先到的韩侂胄或者是叶青,每个人如今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正是因为,今日每个人都被圣上赵昚刚刚敲打过。

刚刚弹劾王淮,而后就换来了圣上的敲打,这让他们刚刚兴起的打击报复之策,不得不都烂在了胸腹之间,一时之间,无法快意恩仇。

史弥远派遣下人等候叶青,便是想要跟叶青商议,接下来该如何,而叶青,如今的头等大事儿则是,如何能够说服圣上,不跟鞑靼人联手,韩侂胄算是比较轻松,但他同样,在不能奈何、算计叶青、史弥远的情况下,还要面临着大理使臣到来后,如何说服大理人退兵,不再支持自杞、罗殿。

显然,想要大理不再支持罗殿、自杞,必然是要给足了人家好处才行,而这种事情,显然韩侂胄无法做主,只能是依靠其父韩诚。

而且还要有一个先提条件,那就是韩诚能够在朝堂之上不受王淮的阻挠才行。

如同是一个圈一样,三人都有着各自的疑难杂症,但药引子基本上都是在王淮的身上,所以三人如今想要不愁眉苦脸都不行了。

从中自然能够看出来,左相一职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跟决策力有多大,特别是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想要一言堂,除非自己能够身居左相之职,而且党羽势力还要众多才行。

王淮虽然如今的势力党羽在被韩诚父子、史弥远、叶青、赵汝愚等人蚕食,但毕竟在相位多年,其势力、影响力依然是瘦死的骆驼一般,也只有站在赵昚的角度,才能真切清楚的意识到,即便是如今,王淮依然是朝堂之上的支柱,是决定性的人物,所以才不能像叶青三人那般,快刀斩乱麻的随意乱动。

“从长计议。”三人同时叹口气,而后异口同声的看着彼此说道。

而在另外一边的王淮跟梁克家,此刻也是长舒了一口气,最起码在这段时间内,他暂时不需要担忧叶青等人,会对他有什么大的动作了,不过暗地里的一些小动作,显然是不会少的。

随着圣上禅位、太子继位的日子临近,很显然,不管是王淮还是叶青等人,必然都会把心思放在各国使臣的身上,希望借着他们的手,来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

“如今看来我们还需从长计议,既然圣上今日一个个都敲打过了,但不代表着他们私下里就不会拉拢各国使臣,在暗地里搞一些小动作了。所以大人还需要小心谨慎才是。”梁克家看着王淮说道。

“这是圣上的妥协,也是他……。”王淮拨弄着新鲜的茶叶,顿了下道:“圣上的敲打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要一个安稳的朝堂交给太子,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后的朝堂恐怕只会更乱。”

“但……圣上总是要安稳的过度才行,总不能在混乱中把朝堂交给太子不是?赵汝愚、叶青、史弥远,甚至是韩侂胄,无不被圣上视为未来朝堂重臣,太子吏治下的支柱,所以此刻敲打,而后交由太子来驾驭,虽然显得冒险了一些,但想必圣上相信太子能够驾驭吧?”梁克家也有些头疼的说道。

如今的朝堂乱象已现,若是太子英明神武、足智多谋,或许还能够震慑住这些人,能够驾驭梳理顺了这些臣子,但若是稍微弱势一些,朝堂之上恐怕就是会陷入到混乱之中了。

“想必这也是圣上对太子的期望吧,之所以按住如今潜在的相互攻讦、弹劾,便是寄望于在太子继位后,能够驾驭的了这些人,但……。”王淮摇头:“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叶青十四道圣旨才回临安,由此可见此人绝非忠臣良将。韩诚父子恋权,史浩祖孙贪财,都非是我大宋朝廷之能臣。赵汝愚乃是宗室第一人,此人野心城府也极深,隐忍多年复仇于信王,而后起势,显然也决计不会在这个时候甘于人后。所以太子继位,真的能够驾驭这些臣子吗?我持怀疑态度啊。”

王淮脸上写满了忧虑,未来的朝堂对于他来说,或许已经不再跟他有任何关系,但谁愿意看到一个乱象丛生、俱是为了一己之私的朝堂?

即便是自己这几年独断朝堂,但自认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宋朝廷、为了民族大义,非是为了自己。而今朝堂之上渐渐崛起的这几位,有哪一个像他这般心怀大义之人?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利?

“如此说来,岂不是太子一旦继位,朝堂乱象便会爆发,到时候……。”梁克家眉头紧锁:“到时候岂不是无人能够制衡?”

“太子虽已成年,膝下有子,但太子这几年的举动,除了将作监在他手里还算是不错外,其余的并无法看出太子自身有多大的能力来。所以朝堂危矣。”王淮忧虑的说道。

看似深明大义、心怀天下的王淮,显然并没有意识到,朝堂乱象已显的根源,除了因为圣上赵昚这几年无心理政的因素外,便是因为他独断朝堂后清除异己,打压他人如韩诚等臣子而留下的因果关系,才使得如今的朝堂开始渐渐的越发动荡,越发的不可收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