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136 圣魏东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136 圣魏东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亭智他们擦干了眼泪,眼睛里满是仇恨和愤怒。

王拴的话惊醒了他们,不是他们太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居然靠装死欺骗了他们!

西亭智从腿上拔出了匕首,转身对着其他几人道:“诸位哥哥,班长说得对,是咱们太大意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说完,西亭智来到被自己射死的秦军斥候身前,扬起了胳膊,狠狠一刀扎下去!

刀锋入肉,那声音,就跟割猪肉差不多。

西亭智强忍着恶心,一刀接着一刀,直到将那人捅的死的不能再死才停了下来。

其他几个斥候也有样学样,开始了他们在战场上的第一堂课。

西亭智拎着暗红色的匕首,来到那个屯长斥候面前,一刀下去。

“叮——”金铁交鸣。

“咦?”西亭智用刀割断那名屯长斥候的铠甲系带,露出了内里,发现他的身上,竟然还有一件贴身的软甲。

“怪不得他中了那么多箭都没事,原来是因为穿了这个!”

西亭智狠狠踹了已经死去的屯长斥候一脚,一口黄痰吐在他身上,将那件贴身软甲扒了下来,这是他的战利品。

王拴趁着别人打扫战场,偷偷揉了揉眼眶,将淤积在眼中的泪水挤出来。

等到所有人补刀完毕,确认在场的敌军斥候死的不能再死。

王拴浓黑色双眉抖动,沉声说道:“将胡勇的尸体掩埋了,等战争结束,咱们再给他风光大葬。”

他指着远处的敌军大营,“我们的目标在那,只有擒住那冯嚣亭,咱们的兄弟才不算白死!”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斩钉截铁的怒气。

“为了黄大仙,为了胡勇,为了骊山!”

“为了黄大仙,为了骊山!”

中军帐中,苏角站在地图前面,他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鱼池的地方。

冯嚣亭注意到他的目光,随之看去,发现他在研究鱼池大坝,不由笑道:“苏将军,莫非你在担心黄贺那厮会掘堤放水?”

“安啦,我早就派人探查过,那堤坝全场一千多米,宽四十多米,就是他一万人不吃不睡也得挖上十天半月,眼下敌军全在城前,一览无余,根本没有肯能再行挖堤掘水之事。”

苏角没有听冯嚣亭的说辞,他早就知道此处的情况。

他是大将军蒙恬的部下,正所谓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不良。

长期的耳濡目染下,苏角也养成了作战谨慎的习惯,他习惯了稳扎稳打,凡事都要斟酌再三。

“冯将军,我觉得,还是派两哨斥候再去打探一番,否则鱼池一旦开水,我军大营必定遭淹,到时候可就真的无立锥之地了。”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名将的思维。

冯嚣亭听了很不高兴,他如今是三军之首,朝廷钦点的大元帅,他现在满心都是获胜之后,如何处置黄贺的那些产业。

“住口!苏角,大战在即,你竟然敢言我军无立锥之地,你是何居心?”

“来人啊,把苏角给我押下去,等我攻下骊山县城,再让你这匹夫好好看看,我冯嚣亭也不是吃素的!”

军帐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动。

苏角作为这支都尉军原首领,威望之高,堪比蒙恬。

这可把冯嚣亭气了个半死,他冲着诸将喊道:“都聋了吗?还是说我堂堂的征寇将军指挥不动你们了?你们还想造反不成?”

“将相不受辱。”苏角挺身而出,魁梧的身材让冯嚣亭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冯将军,不用他们动手,我自己走。”

说完,苏角掀帐而出,留下冯嚣亭在军帐中跳脚,“反了!反了!竟然敢无视我,我要送他上堂!”

这时,军帐中忽然走出一人,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矮嘟嘟的,看着就很敦实。

“冯将军,您不用跟苏角置气,他那人就是驴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跟他生气,只能气坏了自己。”

冯嚣亭满意的点点头,“你是?”

中年人赶紧答道:“末将都尉军右军二五百长圣魏东。”

“现居何爵位?”

圣魏东答道:“末将是公乘。”

秦朝以军功立国,秦朝军队设置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最低是公士、最高是彻侯,公乘属于第八级。

获得军功的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要上阵杀敌,许多文官、卫戍部队可能一辈子都没打过仗,但是他们也需要军功来提升爵位。

这就需要他们在职位上作出政绩。

譬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作为秦始皇上卿的蒙毅,甚至是郎官冯嚣亭,也都有自己晋升爵位的途径。

冯嚣亭点头道:“我的爵位刚好比你高一级,我是五大夫,看你为人还算机灵,就留在我身边做个亲随吧。”

“多谢将军栽培,末将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将军!”

圣魏东喜出望外,不要脸的话说起来一点也不烫嘴。

他早就想找个大腿抱一抱了,奈何没有门路,苏角为人正直、刚毅,跟蒙恬一样,都是只知道忠于秦帝国的死脑筋。

圣魏东自觉晋升无望,在都尉军里也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今苏角失势,冯嚣亭掌权,圣魏东看到了晋升的希望。

冯嚣亭是什么人?

那可是当今百官之首,右丞相冯去疾的长子,未来更是不可限量。

圣魏东早就厌倦了军旅生活,毕竟现在秦国没有什么仗打,想要依靠军功晋升爵位,那是难上加难。

没有上升空间,人生就如一潭死水。

诸将看着圣魏东的表演,心中有鄙夷,也有羡慕的,还有恨自己拉不下脸去舔PY的。

打仗不是简单的冲锋,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像打回合制游戏一样,两边摆开阵势,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

战争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它牵扯到指挥、调度、人员设置、阵型的布置、命令的传达,要让每个带队的军官知道他们的职责。

同时还要保障后勤,及时救治伤员。

后世有个人说过,打仗就是打后勤,就是打钱,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骊山城中。

黄贺坐镇中军大营,在他身边的,是以甲为首的黄家军四大将。

甲、乙、丙、丁!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豪横,就是这么拉风的四个人名。

黄贺在知道自己军队里面还有这么多奇人异士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

古代人取名都这么随便的吗?

“话说你们真的不是亲兄弟?”黄贺丝毫没有大战来临的紧迫感,反而问起了甲名字的事情。

甲摊了摊手道:“如假包换呐,大仙,这也只能怪咱们老爹和老娘没文化,只能按照天干地支来取名。”

从未说过话的乙忍不住插嘴道:“还有更惨的,直接以十二生肖来取名。”

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

甲点了点头,“这些人也在咱们的队伍里。”

黄贺直接无语。

这古代的老百姓心还真大,给自家孩子取名就这么随便,这一点跟后世的老百姓比起来就要差远了。

黄贺见过有人为了给自己家孩子取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还专门找大师算命,花费好几万的。

“算了,我也不管你们叫什么了,等打赢了这场仗,你们就都跟着我姓黄吧。”黄贺无心的一句话,却让一众将官激动了。

在古代,能得上位赐姓,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因为这表明他把你当成是自己人。

“谢大仙!”以甲为首的黄家军众将再次跪倒在地,每个人的表情都好像过大年一样。

黄贺早就习惯了他们这幅做派,不以为意道:“唐僧到——呃,冯嚣亭到哪了?”

甲好似没听到黄贺口误,将手下的情报呈了上来:“秦军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朝我军进攻,东西方向有一万人左右,北方向是他们的主力,有三万人。”

黄贺说道:“把那个狗娘养的冯嚣亭给我捉回来,我要看看他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发动大军来打我?”

军令从骊山城中出发,活捉都尉军主帅冯嚣亭。

甲有些犹豫道:“此战谁为前锋?”

黄贺挠了挠脑袋:“咱们就这一万多人,还分什么主次,都给我压上去,好好的历练一番。”

“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甲这段时间读了不少兵书,都快读成赵括了。

黄贺一巴掌拍他脑袋上:“说人话!”

甲挨了巴掌,非但不生气,反而更加高兴:“大仙,你是不知道,地下的小崽子们一个个的都说要奋勇杀敌,报效大仙您的恩情。”

“他们说,大仙您深恩似海,给了他们大米吃,还给他们衣服穿,都争着抢着要做先锋。”

黄贺目前的军队人数已经有一万五千多人。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骊山三十万劳工,选了一万五千人,也算得上是二十里挑一。

黄贺每天大鱼大肉、精米白面的供养这些士兵,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又高又壮,不说以一当十,但以一当五、当三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不用说,现在骊山县已经储存了足够的粮食,就算被秦军围上十年八载的,也可以依靠黄贺远远不断的运输生活。

黄贺现在已经逐渐减少从现代运粮到秦朝,运粮也大多数运的是大米等不适合山地种植的粮食。

骊山县的小麦、玉米已经丰收了一茬,等到再过两个月,春小麦又可以收割一批。

黄贺的粮食问题已经大大的得到解决。

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而且黄贺这边生产的粮食,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使用的肥料也是人畜生产的农家肥。

再加上秦朝大片、大片的土地山林还未开发,粮食生产,将逐渐成为骊山县的又一大主要生产支柱。

自己的军队不畏战,好战,请战的热情,还是让黄贺非常满意。

历史上,每到王朝末年,朝廷的军队战斗力就几近于无,但是被敌军收编后,战斗力那是蹭蹭的往上涨。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心气问题。

国家成平日久,军纪废弛、当兵的整天琢磨升官发财,不思训练杀敌,甚至认为换一个主子,可以得到更多的钱财、权力,这样的士兵、军队又何谈战斗力?

但是黄贺的军队不同。

他们本就是从各地迁徙而来的刑徒、平民,他们的任务是修建皇陵和阿旁宫。

工作枯燥乏味,而且没有上升空间,更没有钱拿。

可以说他们是花钱上班。

这样的生活,骊山劳工早就过够了。

黄贺的到来,给了他们希望,给他们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粮食、粮票、大荧幕、知识,黄贺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甚至还给他们带来“倒模”,解决了他们的生理问题。

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被骊山老百姓爱戴?

在他们看来,黄贺就是他们的大救星!

而他们,也早把骊山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群人,可以为了保护骊山县,保卫自己的家战斗至最后一刻,战斗至只剩下一兵一卒。

除此之外,他们还对黄贺有盲目的自信、崇拜!

黄贺是谁?

那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

不是有首歌唱得好,东方红,太阳升,骊山出了个大救星嘛!

黄贺走在骊山的大街上,都能看到骊山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前线的将士们送水、送饭,这才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