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182 徐福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182 徐福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军绿色的军用水壶,可以装一升左右的水。

这是黄贺送给陈胜的,网上价格,12.5元一个,包邮。

“这是什么?”摇蕙接过水壶,触感冰凉,而且水壶上还有绳扣,可以挂在身上。

“这是军用水壶,可以装水或者酒,非常方便。”陈胜拧开壶盖,反转过来,水壶里空空如也,仅有一滴水顺着壶嘴滴落下来。

摇蕙摇了摇头,她虽然没见过这东西,但是看到水壶的材质,还有螺旋纹壶盖,就知道这肯定价值不菲。

“给你就拿着,别婆婆妈妈的。”陈胜抓起她的小手,把水壶塞到了她的手里。

少女的手又小又软,雪白的小手被陈胜黝黑大手握住,更显得肌肤白腻,五根笔直修长肉乎乎的手指,格外漂亮,滑不丢手。

摇蕙暗道:“什么婆婆妈妈的,我本来就是女人啊。”

当小手被抓住的那一刹,摇蕙的一双脚都抠进了鞋袜里,脚指头都快抠进泥土里了。

虽然隔着一层面纱,但是从这双手来判断,它的主人皮肤一定很白,手腕也特别细。

它的主人身材纤瘦,手指甲修剪的整整齐齐,白里透红,显示出这个女孩子非常爱干净,而且家室不错,手掌细嫩,没有老茧,看来是个十指不沾杨吹水的大小姐。

陈胜以前不知道,原来女孩子的手和男生的手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黄贺出现以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娶上一房老婆。

但是现在,他觉得,眼前的女孩子就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皮肤白皙,身材纤瘦,更关键的是她的气质,有些像琼英姑娘。

这样的女孩子,如果可以抱在怀里,一定非常的柔软吧?

都说看手识美人,光是握着这双小手,陈胜就已经迷醉了。

“喂,你叫什么名字?”看着少女蹦跳着离开,陈胜喊道。

少女回眸一笑,露出一口细密的白牙,“摇蕙,我叫摇蕙。”

“我记住了,摇蕙,我明天还在这里割麦子,你会来吗?”

“你猜!”摇蕙心里有点莫名其妙的开心,也许是因为阳光大男孩陈胜,也许是因为几个小姐妹羡慕的眼神。

“我还是很有魅力的嘛!”哪个少女不思春,哪个少年不慕艾?

“嘻嘻,真是个害羞的男孩子呢。”

居然还会脸红?

这样的男孩子,居然是起义军的首领,手底下有三万控弦之士的大将军。

……

大量的铁质农具从钢铁厂运出,又送进了木材厂。

一套完整的农具,他的核心部分是铁质的,但是不可能整体都是铁质,那样重量会大大增加,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就算是现代的铁锨,大部分使用的也是木柄。

好在骊山木材厂已经有了完整的流水线,从木材的源头加工,到成品的打磨,都有一套程序,所以农具的生产效率非常高。

除却已经送往蕲县的一批,骊山所需的农具,也已经生产出来。

但是小麦可不会等人。

成熟的小麦,只能等一两天,时间长了,麦穗就会倒伏,被地气侵蚀,就会腐烂。

这也是为什么小麦成熟后要马上收割的原因。

更不用说如果遇到雨水天气,就更加糟糕了。

古代有一套自己的观测天气的方法,钦天监并不是摆设,他们预测天气的能力,比之今天的气象卫星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就算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有时候预测天气也会出现失误。

黄贺这里也有这方面的人才,那个人就是徐福。

现在许多人一提起徐福,就说他是个骗子,秦始皇是上了大当。

可现在普通人都能够怀疑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智商了?

徐福如果一点真才实学没有,他凭什么忽悠秦始皇?

凭什么忽悠李斯、赵高等一众人精?

徐福既然能靠着嘴皮子吃饭,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占星卜相、观测天气,炼丹修道,徐福是信手拈来,样样精通。

放在现在,徐福就是一个大风水师,或许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是却能让人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162 宁弈、沈浪农民种地,全靠天收。

是以黄贺在骊山上,同样建立了观测天气的机构——气象观测站。

站长——徐福。

与秦国的钦天监不同,气象观测站只需要预报天气,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事情就不需要操心。

黄贺现在没心情搞那些狗屁倒灶的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

而且历法这东西,一部手机或者一个日历本就能搞定。

徐福今年六十岁了,须发皆黑,一看便是保养有道,身上穿着一件长衣,身材高大瘦削,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他对着黄贺长拜,说道:“大仙,在下夜观天象,未来几日,定有狂风暴雨骤降,需早作打算,提前收割。”

黄贺问道:“可能确定时日?”

徐福作揖道:“在下道法低微,不能预测准确,大仙乃上清灵宝天尊坐下大弟子,何不上香祷告,请天尊降下法旨?”

黄贺一直以上清灵宝天尊坐下弟子自称,徐福也是个修道之人,对于黄贺的种种神异手段,徐福是叹为观止,不止一次想要跟随黄贺学习道法,修行成仙。

黄贺只能糊弄他,法不传六耳,天道与他无缘。

徐福只好退而求其次,向黄贺请教一些道法上的东西。

好在黄贺有一整个世界背书,随便弄点道教理论,就能将徐福唬的一愣一愣的。

“我知道了,你继续观察,若有异动,马上汇报与我。”

黄贺离开了气象观测站,心情有些沉重。

回到县衙,黄贺将未来几天可能下雨的消息通报给了陈楚生等人。

“大仙,此事我来安排,不劳大仙操心。”开口的是六娃。

作为骊山县整个农业工作的负责人,他必须站出来,替黄贺分担责任。

黄贺摆摆手道:“骊山的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农业关系着百姓的饭碗,如果夏收出了问题,受影响的是骊山50万的老百姓。”

“这件事你不用担心,我来牵头,最后出了问题,由我一力承担责任。”

“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做好本职工作。”

六娃闻言,心里暖呼呼的。

跟着黄大仙干活,就是踏实,功劳都是手下的,责任全是大仙的,何愁手底下的人没有干劲?

这也是黄贺从后世得到的经验教训。

如果领导怕担责任,只想捞功绩,那他的手下肯定是一潭死水,因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不作为。

有些时候,不作为比贪污受贿的危害更大。

黄贺对众人说道:“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既可以用最少的农具,干最多的活,又可以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

众人忙问:“什么办法?”

黄贺神秘的笑道:“农业生产合作互助会。”

跟百姓独自承包土地不同,农业生产合作互助会,是黄贺参照特殊时期搞出来的一套战时农忙制度。

“秦国不是将每五家变成一伍,十家变成一什吗?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就以十家为单位,成立农业互助协作小组。”

“集中十家人的力量,挨家挨户收割小麦,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也能提高收割效率,比之前的单打独斗,肯定要轻松许多。”

“而且我们还可以组织工厂里面的工人,县城里面的居民、商人一起下乡为农户收割小麦。”

“十家农户只需要付出一点小麦,就可以雇佣这些没有土地的人,帮助他们一起收割。”

“甚至我们骊山县衙的各级单位,也可以组成收割队,帮助百姓收割小麦,没人每天补贴一至五斤粮票,当然要确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多劳多得。”

陈楚生听完黄贺的建议,眼睛发亮:“大仙,好啊,这个办法好啊,节省人力,调动县里百姓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得到实惠,一举两得。”

“而且等到芒种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我相信只要发动全县50万百姓的力量,几天时间就能收割、耕种一条龙。”

六娃拍了拍脑袋道:“我这个笨脑袋,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大仙您真是太厉害了。”

在会议上,就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互助会,黄贺任会长,陈楚生任副会长,六娃任执行委员。

具体执行办法,就由六娃负责的司农部负责细化。

这也是骊山一直以来贯彻的制度,黄贺提出一个大方向,再交由底下人完善,最后将制度呈报上来,黄贺签批实施。

夏收在即,这项工作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确定下来,并在全城张贴。

得益于黄贺成立的新闻社,无论是上传下达的文件印刷,还是告示的贴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到乡里。

新闻社。

胡亥拿着手上的这份“关于成立农业生产合作互助会的办法实施”,拍案叫绝道:“师父真是天资纵横,旷古绝今,连这等方法都能想到,不愧是我的师父。”

小秘书说道:“公子,结社自古便有,只不过我们大秦考虑结社可能会导致结党、串联,造成祸乱,才禁止结社,大仙此举也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在奴婢的心里,只有公子才是真生的惊才艳绝。”

胡亥的脸色当时就下来了:“说过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小秘书吓得赶紧跪地:“好的,胡职务。”

胡亥:“……来人,拖下去砍了!”

农业生产合作互助会的建议,很快就传递到了乡里一级,由各村的里长(相当于村长)负责传达。

“十户为一组,各组选一组长,按照每组的劳动力,领取农具,如需雇佣生产收割突击队,需提前跟吾报备,吾好安排人手……”

秦朝的法律严苛,而且时常有变动。

朝廷特地设立法官,从朝堂到地方的郡县,都有一员专职法官。

这些“法官”的职责,就是在每年的十月,将朝廷更改的法律传递到地方。

秦朝的法律不但严苛,而且繁杂,所以这些法官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在睡虎地墓发现的秦简,喜就是一名手抄不倦的法官,他陪葬的数百件秦简,记载了各种法律。

《盗律》、《贼律》、捕律、具律等有关查缉捕盗的法律就有几十卷,其中还有不少种地的法律,总之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