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252 将闾的特殊爱好

骊山上的土地,已经种植了上百年,土地的肥力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古代可不比现代,各种有机肥、无机肥轮番上阵。

不是有句古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说的就是古人在肥田这件事情上,特别的看重。

那个叫高建超的很快被带了过来,此人年纪约莫三十多岁,皮肤黝黑,脸上和手上的皮肤沟壑纵横,一看就是饱经风霜的老农民。

“下官高建超,见过大仙。”高建超深深的鞠躬,黄贺摆了摆手道:“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请教一件事。”

跪拜之礼自古有之,但是在骊山,黄贺却不想让人跪拜。

这人呐,一旦跪的多了,膝盖就软了,膝盖一软,什么战斗力都没了。

高建超心里嘀咕:我一个种地的,大仙找我干嘛?

“下官才疏学浅,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黄贺看他说话有条不紊,问道:“我想问一下,这田地该如何增肥,才能保证高产?”

高建超一听是这件事,精神头立即就起来了。

“肥地之法有甚多,一是与地休息,不过度的劳地,譬如小麦一年两季,改为一年一季,其余的时间可改种黍、菽。”

“二是要用牲畜的粪便、或者是人的粪便,先沤肥,再晒肥,或者取河里的淤泥与地里的泥土混合,也不失为一肥田之法。”

“……”

黄贺将其所言一一记下,觉得他说的这些东西,比之书上写的要详细的多,而且更具备实际操作性。

“老高啊,你说的这些方法都是从哪学来的?”

高建超又鞠躬道:“这个嘛,以前秦孝公的时候,小人的祖上就是种田的,因为种植的产量高,被选为田啬夫,传到小人,已经是第四辈了。”

黄贺点点头,原来是种地世家,难怪有如此丰富的经验。

“老高,我欲将你所总结的方法公之于众,使得骊山上所有的农民都能够种植出更多的粮食,你觉得如何?”

高建超有些心疼。

这些种地、肥地的经验,那是他祖祖辈辈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虽然他早已做好准备,但是黄贺开口,仍然心中觉得不痛快。

“你不用担心,就凭你的这些方法,如果真的有效,我会提拔你做四娃的副手,除了本职薪俸以外,每年还能领一份额外的津贴,暂时就定为一千斤粮票吧。”黄贺本来想说一万斤粮票,但是话到嘴边又改了口。

朝三暮四这个道理他是懂得,如果一开始给的多,后来给的少,手下人一定会心生怨怼。

历史上许多文臣武将造反,不就是因为功高盖主,赏无可赏。

高建超喜出望外,他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能成为四娃的副手,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要知道他现在的职位也就是个田啬夫,距离四娃起码有七八个等级差距。

黄贺这一句话,直接让他实现了阶级跨越。

与之相比,那一千斤粮票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等到从黄贺的办公室走出来,高建超跳起来,冲着空气连连出拳。

恰巧潇睿从外面走进来,看到高建超的模样,禁不住多看了几眼。

高建超大囧,冲着潇睿施了一礼,快速的离开了。

“主人,刚刚那人是谁啊?怎么古里古怪的?”潇睿扑进黄贺的怀里,给了他胸膛重重一击。

四娃见状,出言告退。

黄贺笑道:“你说高建超?他现在是四娃的助手,你看看,这都是他刚刚提出来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潇睿拿起桌上的白纸,聚精会神的看了一遍,连黄贺作怪的大手也暂时忘记了。

“的确是个人才,值得重用。”潇睿面色泛起桃花,真是人比花娇。

黄贺心中有了一个想法:“我决定将这个办法推广到整个秦国,到时候,整个秦国的粮食产量会大大的增加,老百姓也能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了。”

潇睿不明就里,疑惑道:“主人,奴婢不明白,别人有了这样的方法,都是珍而重之,敝帚自珍,恨不得千方百计的藏起来,为何主人却愿意将之公之于众呢?”

“那是因为他们不是当权者。”黄贺耐心的解释,“如果是秦始皇,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推行,而且会重赏高建超,因为秦始皇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他的军事、基建。”

“什么是基建?”潇睿化身好奇宝宝。

“基建就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及与之连带的工作为基本建设。”黄贺指出重点,“就像秦直道、万里长城、郑国渠,这都属于大基建。”

“小的就像百姓田地里的沟渠、水库、城墙,这都属于小基建范围。”

黄贺再点出一个重点:“至于为什么要将这些方法推广出去,其实也有我的私心。”

“那就是以天下人之力,来供养我骊山一地。”

潇睿似乎明白了黄贺的意思,“主人是说,虽然方法推广出去,百姓也有了足够的粮食,但是如果粮票、定价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就可以用粮票买尽天下所有的粮食。”

黄贺狠狠的打在了她的屁股上,“你真是太聪明了,我要好好的奖励奖励你!”

“主人的夸奖,就是对奴婢最大的奖励。”

潇睿满脸羞红的捂着屁股,“可不可以等到晚上,现在才是午时呢,该用午膳了。”

黄贺却将她的小手反剪,恶狠狠道:“吃什么午膳,没听说过适当的运动,有益于增进食欲吗?”

“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我必须要好好的改善改善你的饮食习惯。”

……

粮票已经成了咸阳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易工具,没办法,秦半两的制作工艺太差,尤其是秦始皇死后,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上下其手,恨不得把朝廷都给搬空。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的皇位争夺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几乎每天的朝会,两人都要大吵一架,闹的不欢而散。

在两个皇位继承人的眼中,什么陈胜吴广、黄贺之流,都已经被放在了一边,当务之急,就是争夺大统,只要能掌握皇权,他们相信,秦国大军一到,什么牛鬼蛇神,都会灰飞烟灭。

公子高的顺位比公子将闾要高,但是公子将闾依靠着敢打敢拼,在秦国年轻一代官员中的声望、呼声都很高,尤其是在拉拢人心方面,公子将闾更愿意放下身段,结交朋友。

他经常带着随从,出入各家少府、内史,每次去,都要带着骊山产的“骊山红”,跟一众年轻派喝得酩酊大醉。

“将闾公子,现在朝廷上下,有多半的部门都开始使用粮票,而且我们的粮食供给,大部分也是来自骊山,我看不如咱们争取一下,只要能获得黄贺的支持,您荣登大宝的可能将会大大的提升啊。”

今天座上的都是少府里的中坚力量,刚才说话之人,正是升任永巷令的章邯。

席上还有章邯的弟弟,时任咸阳令的章平。

这两个人早就被黄贺攻陷了,算是黄贺安插在咸阳的两个棋子。

章邯就按照黄贺的要求,大力的推广粮票在秦国朝廷内使用,现在皇室采购,都是使用粮票进行结算。

将闾随意问道:“你让我跟黄贺联系?”

章邯悄悄的压低声音,凑到将闾的身边:“眼下黄贺势大,咸阳周边的几个郡县,都有他的生意,其财富无法估量,更有强横的军队,这样的一股力量,如果您不争取,我怕高公子那边——”

咸阳令章平饮了一口酒,笑道:“哥哥说的对,别的不说,单说他那一万多的军队,放眼咸阳城,就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眼下您跟公子高的竞争已经摆在了台面上,双方的实力可以说势均力敌,这个时候,如果有这样一支军队出现在天平上,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公子将闾沉默了一会,似乎在思考得失。

“可是黄贺此人心思奇诡,让人捉摸不透。”公子将闾也不是个傻子,“我怕如果使用这驱虎吞狼之计,使得黄贺鸠占鹊巢,那我大秦岂不危矣?”

章邯趁热打铁道:“公子此言差矣,黄贺此人实力强横,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但是他却没有在击败我都尉军,进攻咸阳,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而且他之前那封《告咸阳同胞书》,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他的观点,骊山是秦国的骊山,世界上只有一个秦国,是打是和,主动权掌握在黄贺的手中,他当时完全可以乘势而来,我相信以黄贺的实力,就算不能打败咸阳的卫戍军,但围困咸阳应该没有问题。”

“甚至于他可以围高陵、阳陵、杜邮,隔绝咸阳与周边郡县的交通,这一招围魏救赵,难道黄贺会不知道?”

“我敢说,如果不是右丞相冯去疾当初想要抢夺粮票,骊山这场战斗根本打不起来。”

“如今冯去疾大力支持公子高,我们何不趁机拉拢黄贺,许他一个官职,将其变成自己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