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257 大水车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257 大水车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个人的差距、眼界、学识不是一句后天努力就可以抹平的。

黄贺现在最缺的,就是具有大局观、战略性眼光的人才,这一点,光靠骊山那几个歪瓜裂枣可不成。

就是泥腿子朱元璋,那也是得到了诸如李善长、刘伯温相助。

老流氓刘邦更不用说,没有张良,他也打不下来这偌大的江山,最后那朝代姓汉还是姓楚都是个问题。

“你想让我为你做事?”蒙毅笑笑说道。

“没错,请先生助我。”黄贺忽然起身,对着蒙毅鞠了一躬。

想要干大事,就得有干大事的样子,礼贤下士是最基本的一条,否则如后世的四世三公袁术、袁绍等人,偏偏将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刘备如果不三顾茅庐,他也请不动诸葛亮出山。

黄贺可不是空口说白话,他简单的将骊山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当蒙毅听到骊山的春小麦产量达到了恐怖的每亩300斤的时候,他差点忍不住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们还建立了钢铁厂,现在每天的钢产量可达100吨,骊山的农具现在已经全都换成了钢制农具,就连骊山的黄家军也换上了钢矛、钢刀,还有连身的铠甲。”

“除此之外,还有年产纸3万吨的造纸厂、每年产值过数十万斤粮票的家具厂,这些产业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富和资源。”

“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拉出来一支十万人以上的精良军队,蒙上卿觉得,骊山有没有资格邀请您去坐镇?”

蒙毅听完黄贺的介绍,呆愣了半晌,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心底其实是看不上黄贺这个草台班子的。

秦始皇虽然死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这个瘦死的不是骆驼而是大象。

黄贺呢,他不是马,在许多人眼里,他连只鸡都算不上。

甚至就连陈胜吴广之流,在这些秦朝的官老爷眼里,只不过是疥癣之疾,虽然眼下他们攻占了一些郡县,那只是因为秦国大军都在抵御匈奴和百越,一旦抽出身来,这些土鸡瓦狗全都是不堪一击。

六国怎么样?

还不是被大秦干的几哇乱叫?最后也只能俯首称臣,纳入秦国的版图。

所以黄贺虽然打了一次胜仗,却依然没有被咸阳的官老爷们摆在台面上认真讨论,就好像后世的野猪皮,即便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但谁也不认为这几万野猪皮能窃取大明国祚。

黄贺暗道:自己再怎么可恶,也不是丧尽天良的野猪皮啊,起码自己不会对老秦人挥动屠刀,杀的中原腹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

蒙毅吐出一口浊气,缓缓道:“我有一个条件。”

黄贺眼睛一亮:“愿闻其详。”

“要先让朝廷释放我的哥哥蒙恬。”

……

骊山山脚下的玉米田中,绿油油的玉米苗随风摇摆,秋风送爽,吹动了天上的云彩,也吹乱了黄贺的头发。

高建超带领着一帮骊山农民,正在打井。

骊山的山脉走势是北高南地,所以农田大多分布在骊山的南侧。

骊山的水资源丰富,只不过这些水多是温泉水,不能直接用来灌溉,必须先蓄积起来,等到水温恢复到平常的温度,再引流到农田之中。

黄贺从咸阳城回来后,并没着急去解救蒙恬。

蒙恬现在的地位挺尴尬,将军之位被夺,由王翦的孙子王离接任,但是谁也不敢放蒙恬出来,毕竟蒙恬的军事才能是公认的强悍。

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带着三十万北地军反出秦国,像陈胜吴广一样,另立山头。

要知道此刻驻扎在北地的三十万秦军,就是秦国最后、也是最强的底牌。

黄贺亲临现场,望着打井现场热火朝天,许多汉子纷纷脱去上衣,精赤着上身,喊着号子:

“青滴个衫衫红肚腰,跳板上栏杆耍样桥,搭棚水鬓且是妆得恍,仔细看个小阿姐儿再是羊油成块一团骚!”

“姐儿心痒捉汉子瞧,我郎君一到弗相饶。炕上火着直烧到屋里,亏子我郎君搭救我个骚。”

打好的井上搭建了桔槔。

所谓桔槔,就是古代用来打水的工具,当中是支点,两边是竖立的支架,支架上横着一根大梁,利用杠杆原理,将木桶用麻绳拴在大梁上,然后用绳子将打满水的木桶拉上来。

黄贺在许多影视剧上看到过这样的桔槔,他跟高建超道:“用绳子拉是个笨办法,咱们可以做一个曲动轴……”

“浇水的时候,还可以用虹吸……”

多亏了黄贺初中学的化学没有忘,他从现代买了几百米的塑料管,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再流到低处。

黄贺也考虑过买几台抽水机,可是这里没发电机,也没汽油。

如果单靠他每日来回运这些东西,那估计他也干不了别的事情,只能靠秦朝老百姓发动聪明的小脑袋瓜了。

黄贺拥有超越秦朝2000多年的技术手段,他提供了几种思路。

譬如灌溉水车。

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灌溉水车,大约要在东汉时期才会出现,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运转的机械,可极大的节省人力。

黄贺自己是不会做,可是骊山上不缺木匠。

家具厂里的那些木匠工人,各个心灵手巧,工作积极性超高,黄贺只负责提供照片和图纸,家具厂在两天内就制作出了第一架水车。

如今的家具厂,每天至少产出上百件家具,已经形成了流水线雏形,可以快速制作加工。

这些人原本就是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能工巧匠,不仅有木匠,还有石匠、铁匠,挖坑的、搬山的、雕刻的、绘画的,天上飞的、地里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他们不会造的。

这种状似古式车轮的水车,又名天车,轮辐直径在20米左右,可提水高达18米。

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由一根长六米,口径0.6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

当第一架水车被搬运到河槽边上的时候,半个骊山的人都跑来看了。

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附近的孙家坪、孙井村、赵家村、柳丰村、常湾村、张岭村、北坡村、和坪村的老百姓都闻风而来。

水车安装完毕,沟渠里的水冲刷着辐条顶端的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装水。

渠沟里面的湍急水流撞在刮板上,溅起朵朵浪花。

借着水势,水车缓缓的转动,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上去,到了顶部,装满水的水斗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河水便顺着挖好的渠沟流向远方。

“成功了!成功了!”

虽然已经用小型的水车试验过多次,但是这种庞然大物果真能发挥作用,还是让许多农民欢呼雀跃。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浇水灌溉,就不用一桶一桶从河边提,也不用肩扛手挑了。

许多被压弯了腰的老头、老太太,一脸羡慕的看着水车,似乎在想,如果能够晚生几十年,也能用上这样方便的东西了。

一架水车的造价在300斤粮票左右,这个钱,黄贺不准备向百姓收取,而是由骊山县的衙门出资。

基本上骊山辖区每个村都要用上这样的水车,所需水车总量应该不少于100架。

黄贺自然也是高兴,他让韩谈奖励了制作水车的工人,每人100斤粮票,这些家具厂的木工们自然是喜出望外。

“大仙,这批水车造价不菲,如果全由县衙出资,恐怕会造成财政赤字的啊。”陈楚生巴拉巴拉了半天,一句话,骊山县衙财政也吃紧。

毕竟钢铁厂、硫磺矿、硝石收集小队、煤矿等产业是只进不出,无法创造效益的同时,还要占据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成本。

而黄贺又不同意苦一苦骊山的农民,这就导致家具厂和造纸厂两个工厂的产出,却要养活整个骊山的行政体系,还有附加的重工业。

黄贺指着天道:“你再好好想想。”

“大仙的意思是说等着天上掉馒头?”

黄贺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掉什么馒头,我是让你眼界放开一点,别只盯着骊山这个小地方,要着眼世界,放眼未来。”

陈楚生摊了摊手道:“没钱,看不了。”

黄贺无语的捂住了额头:“老陈啊,真是被你打败了,我给你讲,咱们骊山能够有今天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是什么?”

“技术垄断啊!”黄贺恨铁不成钢,“家具、造纸、钢铁、煤炭,哪一样不是技术垄断?你说如果咱们的水车被其他地方知道了,他们会不会眼红?”

“那还用说,这个大水车的灌溉能力可以达到三四百亩,如果整上一架,不知道可以节约多少人力。”

黄贺又问:“那你说他们会花钱买吗?”

“大仙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把水车卖给他们?”

黄贺一拍大腿,“对头,你老终于开窍了,我就说嘛,做生意不能死板,不能局限在固定的思维里面,咱们有了好东西,那就得拿出去换钱,而且咱们骊山的家具制造规模大、流程化,就算别人想模仿,他们的造价成本也比咱们高。”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垄断市场。”

陈楚生有些犹豫:“这么好的东西,卖给别人,可惜了,如果秦国人用了水车,他们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提高,到时候他们吃饱了,会不会来打咱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