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297 种棉花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297 种棉花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贺将这些投降的秦军打散,混入招募的挖矿队伍中。

这些秦军原本就是百战老兵,军纪甚严,管理起来更是方便,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这些人会不会聚集造反。

陈胜有些担心,他把这个担心跟黄贺说了。

"这些秦军就是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啊,不如二一添作五,将他们坑杀。"

黄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陈胜,"狗剩子,半年没见,你这杀气腾腾的,你是管理者,不仅仅是一个领兵的将军,不要整天把打打杀杀当作主业。"

"你的任务是发展泗水府的经济,让泗水府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陈胜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可是这么多秦军聚在一起,总归是个隐患,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如果闹起来,我怕会出大问题。"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为什么闹起来?"

"啊?这——这徒儿没有想过。"陈胜嗫嚅道。

黄贺拍着他的肩膀,"来,你坐下,说起来,我这个师父当得并不称职,你跟着我学了一个月,就被派到这里来,是不是有点恨我?"

陈胜摇摇头:"师父对我有活命之恩,狗剩子只记得师父的恩情,哪里有怨恨?师父派我来,也是想锻炼我,没有师父,就没有今日的陈胜。"

"狗剩子,你能这样想,师父很高兴,在这个世界上,师父能信任的也就只有你了。"

黄贺盯着面前的矿山,这里的矿山属于露天煤矿,易于开采,雨水冲刷,冲掉了表层的黄土,露出黑黝黝的地下煤矿资源。

"多么丰富的资源,原始,未开发,蕴藏的潜力无限。"

陈胜听不懂黄贺的话,在他眼里,这些所谓的矿山不过就是一堆石头,如果说有什么特殊之处,就是它的石头颜色很黑,而且不能当作基石修城筑墙。

黄贺指着正在矿山开凿的秦军俘虏说道:"他们是比矿山更加宝贵的资源,每个成年的男性,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潜力更强,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出价值。"

"所以以后遇事不要老是想着打打杀杀,要学会合理的利用,发掘他们的潜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开山挖矿这些事情本来也可以雇佣本地的老秦人来做,可是现在有更加廉价、好用的劳动力,自然要充分利用。

这座矿山位于埇桥区朱仙庄,靠近蕲县。

一万多名秦军俘虏,放下刀枪,化身成为煤矿的矿工,不但解决了矿山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带动了周边的消费。

这些俘虏都是咸阳附近的人,没有在本地安家的需求。

黄贺给他们开的工资是每月10斤粮票,这些俘虏矿工拿到粮票,都是满眼的不可置信。

相对于泗水府百姓而言,这些秦军俘虏更加清楚粮票的珍贵,在咸阳,粮票俨然成为了除秦半两之外第二大硬通货,甚至在上层社会,粮票的使用比秦半两更加频繁。

十斤粮票听起来不多,但是购买力极强。

俘虏矿工们拿到粮票,第一件事就是采购生活必需品。

黄贺在矿山附近开设了生活小商品超市,类似于后世的2元店,店里销售的除却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有纺织厂生产的背心、鞋袜、衣服等物品。

除却煤矿的开采外,黄贺还借着医护人员招聘之际,成立了纺织厂、制衣厂。

这一次黄贺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从现代采购了一批老式缝纫机,就是那种老式的脚踩缝纫机。

这种缝纫机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个部分组成,这种老式缝纫机操作简单、易学,黄贺给这些招聘来的女工看了三天的缝纫机教学视频,就教会了他们使用缝纫机的方法。

缝纫机的出现,导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虞姬来找黄贺,"老爷,丝线用完了,现在缝纫机厂的女工都在等米下锅呐。"

因为原材料棉花、蚕丝的稀缺,黄贺不得不从现代社会大量运输棉线卷轴过来。

虽然原材料的价格不高,一吨棉线也就是2万块钱左右,但是耐不住纺织厂的女工工作热情高涨,尤其是黄贺引进了计件的工作方法,一些女工甚至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工作。

每天纺织厂的晚上,都是灯火通明。

一些女工自带干粮、油灯,就是为了多干一会。

谁让黄贺的工资开的不低,相比较种地来说,在纺织厂工作一个月,抵得上在地里刨食一年。

黄贺点点头道:"是时候种植棉花了。"

秦朝时期,人们所穿衣服,多数是用麻(从各种麻类植物中取得纤维),包括苎麻、青麻、黄麻、亚麻等。

有钱人家则穿丝绸、织锦做成的布料。

而棉花要到唐朝的时候,才会开始种植,棉花的大规模种植要从宋末元初,黄道婆推广功不可没。

黄贺从现代购买了一批棉花种子,免费发放给泗水府的百姓。

同时黄贺自己也组织了一批秦军俘虏,专门开辟了一片荒地,种植棉花。

正所谓上行下效,凡事有黄贺的官府带头,底下的民众才会跟着做。

种植棉花的事情,在泗水府推行的很顺利。

这要得益于黄贺前期纺织厂的开办,让泗水府的老百姓,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根据泗水府的地理特点,引进了现代的优良水稻,当然这些工作要等到来年才能看到成果。

"泗水府地理位置优越,地广人稀,平原多、山川少,比起关中更加适合做粮仓,而且泗水府的煤炭资源丰富,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骊山输送煤炭等能源。"

"既然泗水府这么好,那为什么不把发展的中心搬到这里,让泗水府成为大本营?"

黄贺摇摇头,眺望北方。

"匈奴虎视眈眈,如果把中心移到这里,军士、百姓就会失去警惕之心,不出三代,士气瓦解、军备废弛,就像是一个没有武装力量的大财主,空有财富,却没有保护财富的刀枪,岂不任人宰割?"

黄贺想起日后吕雉所受的屈辱,乃至大汉所受的屈辱,心中的火气就蹭蹭往上冒。

蛮夷之辈,也敢觊觎我华夏国土,我黄贺穿越一次,不扬我华夏军威,岂不是白来一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