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349 地瓜来了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349 地瓜来了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芷儿笑眯眯的搓了搓他的手指头,“赞同的不能再赞同了,我觉得他的文本也就那样,挺平淡,而且经常拿自己的缺陷说事,卖惨一次就够了,最烦的他老是卖惨。”

“就跟祥林嫂一样,说的次数多了,观众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厌烦。”

“人家城北徐公的表演就很好笑,究其原因,还是稿子好,不过除了突围赛,剩下的比赛也没有几个好的稿子。”

最后一个出场的,自然是尼罗河畔法力无边的胖子——建国。

建国讲了自己参加其他节目的笑话,又调侃了几句自己董事长,一句人情世故,获得了李丹和锦鲤女孩的拍灯。

但是弹幕上的评论飘过,一水的“江郎才尽”、“淘汰建国,都是老梗”、“不值四灯。”

卫芷儿一看,哈哈大笑:“建国危险了,弄不好要被淘汰啊。”

黄贺嗤笑道:“天真!”

“什么天真?他讲的确实不如毛豆、小佳。”

黄贺抱着胳膊,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拭目以待。”

随着李丹开始说:“本场得票最高的是196票!”

“直通名额就是——毛豆!”

“还剩三个,建国186票、小佳181票,晋级成功!”

“啊?”卫芷儿不敢置信的捂着小嘴,“我赢了?”

“我真的赢了!”

卫芷儿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真的预测到了几个人的输赢,而且连排名都一模一样。

黄贺无奈的摇了摇头:“愿赌服输。”

他慢吞吞的脱下长裤,接着把秋裤也脱了,在下面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卫芷儿捂着眼睛尖叫:“干嘛呀老公!”

“愿赌服输啊。”黄贺说的理所当然,“你也没规定脱哪件衣服,我喜欢从内到外。”

“呸!不要脸,谁跟你从内到外。”卫芷儿实在是无语了,她的大脑短路,怎么也想不到黄贺会先脱里面的。

黄贺晃了晃手里的苦茶子,恬不知耻的上蹿下跳,“接下来,我还将为你献上一段才艺。”

“吹箫?”卫芷儿好奇的看了他一眼,“可是家里也没有箫啊。”

黄贺笑着看她,“我说的是埙。”

“一首《故乡的原风景》送给这位美丽的小姐。”

接下来就是黄贺表演才艺的名场面。

埙是我们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

一首《故乡的原风景》吹得卫芷儿欲仙欲死。

没有着丝袜的小脚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晃一晃的,让拖鞋在脚尖上慢慢摆动。

黄贺的肺活量惊人,加上天赋异禀,埙吹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学过这个乐器的都知道,埙的演奏需要手口并用。

鼓动唇舌的时候,还要配合手指灵活的按孔。

埙的样子很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管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

黄贺家里的这只埙,外表光滑如玉,造型奇特,只有顶端和中间两个孔洞,比起一般的埙来说,孔少了几个。

至于材质更是奇特,滑不丢手,还有香气。

埙的吹奏技巧有很多,包括单吐、双吐、轻吐、唇吐等多种。

黄贺使用的是单吐,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库库库——库库库——库库库——”

卫芷儿听得目眩神迷,小嘴微张,“真是太神奇了,而且很好听,有种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感觉。”

“多谢夸奖。”

一曲埙曲演奏完毕,把黄贺累的够呛,他发誓自己以后还是减少埙曲的演奏次数。

舌头都麻了!

“你可以提一个要求,只要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都会做到。”

黄贺倒也光棍,主动提起刚才的赌约。

卫芷儿双脚离地了,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了,“条件吗,暂时还没想好,等以后什么想好了再提。”

考虑到卫芷儿腰部有伤,黄贺并没有辣手摧花。

卫芷儿这一夜睡得极为香甜,大概率是因为有黄贺的埙声助眠。

友情提示:女性适当的听吹埙,有益于身体健康、放松心情。

留下卫芷儿在一品汤臣休息,黄贺则驾驶着五菱神车返回秦朝。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需要一个领头羊的。

这个领头羊可以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必须要有。

没有领头羊,就没有主心骨,队伍、团队就没有凝聚力,底下的人干活就会失去动力。

明末李自成的闯军,即便是兵败山海关,但是其主力并没有失败,还存在大量的有生力量。

但是李自成一死,整个闯军就像没头苍蝇一样。

同样的情况还有元末的陈友谅军,其综合实力也是要强过朱重八不少,可天命难违,陈友谅被流矢射中,一命呜呼。

黄贺目前在骊山的地位,比这两个人还要重要。

骊山从无到有,可以说是黄贺一个人的功劳。

除开骊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拥有三十五万刑徒,还有广袤的山林、田地。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黄贺提供的无限量粮食和科技。

骊山目前下辖骊邑、芷阳等地,南至蓝田,北至阎良,西通阳陵,东接戏水。

拥有良田一百多万亩。

黄贺讲这些良田全部包产到户,给原本无地的骊山附近的百姓分了土地。

还有一些在县城服徭役的刑徒,黄贺也免了他们的刑期,改为平民,回家种田。

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骊山县下辖的百姓,没有不对黄贺竖大拇指的,他们还建了生祠,供奉起黄贺的神像,祈求他长命百岁,保佑骊山风调雨顺。

骊山的百姓高兴了,同样有人不开心。

黄贺虽然没有大肆扩张,但是他的发展,还是侵占了骊山及周围地区的富商、地主等人的利益。

骊邑本属京畿首善之地。

咸阳的许多贵族封地都设在骊邑,他们对黄贺的态度是又敬又怕又恨。

黄贺带来了可口的大米、白面,方便乘坐、睡觉的家具,还有那神奇的白纸,这些物品已经成了贵族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但是他们的土地被黄贺侵占,也没个说法,这就让他们很愤怒。

现在大秦帝国有了新的帝王——秦二世将闾。

这些贵族就串联起来,联名上书,要求将闾发兵,铲除黄贺,瓜分财富和技术。

他们用屁股都能想象,光是造纸术所能带来的财富,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人不眼红。

现在东面的泗水郡、淮阳郡、东海郡、琅琊郡都在闹起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百姓纷纷西逃,骊山就成了他们的最好选择。

黄贺现在最大的需求就是人口。

粮食、土地他都不缺,所以对于流民的需求自然就大了起来。

毕竟这已经不是他刚穿越的时候,几十号人,几口大锅饭就能搞定。

目前骊山的人口突破了五十五万大关,距离六十万的目标也是指日可待。

陈楚生将新来的流民,安置在骊山县的西侧,靠近芷阳。

将闾登台,急需一场大胜来稳固声望。

作为秦国国君,执掌秦国权柄的集大成者,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讲驻守北地的三十万大军调回,驻扎在高陵。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秦国这是要那黄贺开刀了。

毕竟黄贺这股力量,就像是一把尖刀,扎进了秦国腹地,时刻威胁着秦国的咽喉——咸阳。

李斯也曾上书,此时不宜大动干戈,实在不行,咱们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迁都。

将闾当即就给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他舍不得阿房宫、舍不得咸阳城、舍不得现有的荣华富贵。

将闾虽然不懂政治、不懂军事,但是他懂得享受、懂得玩耍。

“迁都是不可能迁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迁都。”

将闾在秦王宫里撒泼打滚,死活不肯迁都。

黄贺这次回来,也不是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