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352 煤球炉子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352 煤球炉子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旁的项羽提出了疑问,“咱们现在已经有陶制的烧水壶了,为什么还要铁质的烧水壶?”

“用上好的钢铁来做一把水壶,会不会太浪费了?”

作为一个军事家,项羽考虑问题,从来都是用一个将军的眼光来考虑。

来骊山的时间也不短了,看到骊山大大小小的家庭,都用上好的菜刀,铁锅,他的心就在滴血。

想一想远在会稽的江东子弟,他们用的武器,还是青铜器呢。

糟践东西啊!

黄贺摆摆手道,“二弟,看问题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局限于眼前,你看到我们骊山用钢铁做生活用品,是有些浪费,但是这也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生产。”

“你看,百姓用他们手里的钱,来购买这些产品,这些钱最终还是要回到工厂。”

“工厂的工人得了实惠,是不是会更加认真的制造更多、更好的钢铁?”

“咱们钢铁厂的产能,是不是会大幅度的增加?”

项羽挠挠头,“我还真没想这么多。”

“所以要多看,多想,多思考,以后这骊山的一些事物,我准备交给你来做,你要做好准备啊。”黄贺含笑的拍着他的后背。

项羽瞪着一对虎眼,呼呼的喘气,“给我来做?”

“我,我怕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好啊。”

骊山的摊子太大了,大到项羽根本无法想像。

跟骊山比起来,自己的家乡下相,还有自己起兵之地会稽就像是乡下的农村一样。

甚至就连咸阳城,那也只不过是城高墙厚的大号农村。

在来骊山之前,项羽也以为这里可能民风剽悍、所以能出精兵猛将。

可来到骊山之后,项羽和项梁才发现自己错了,错的离谱。

冒着黑烟的钢铁厂、金灿灿的麦田、朝气蓬勃的骊山百姓。

甚至就连酒馆的烈酒、好吃的菜肴,也是平生仅见。

至于传说中的军队,那支可以以少胜多,打的秦军大败的骊山军,项羽还从来没有见过。

可光是这些,项羽就能感受到,骊山的强大实力。

这样一个日新月异,拥有巨大潜力的地方,项羽可从来没想过可以成为他的主人。

甚至就连和黄贺结拜之后,项羽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尽管项梁曾经暗地里跟自己表达过这类的意思。

项羽想不出来,如果不通过阴谋诡计,如何才能拥有像骊山这样富有、强劲的地盘。

如今,当亲耳听到黄贺居然要让他负责其中一块,即便是很小的一些事物,那也就代表着,黄贺真正的接纳了他,把他当作自己人来看待。

这一切来的太快,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并没有准备好。

黄贺的脸上显露出笑容,“不用准备,骊山是我的,也是大家的,你是我的兄弟,自然要承担起责任,你的责任就是,协助我一起,管理好这里。”

历史上的项羽,有勇有谋,但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太史公的《史记》中记载,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陈平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高起和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韩信说他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还有人说他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

历史对一个人的评价总体来讲,还是相当客观的。

项羽的勇武自不必说,那是古今公认的第一。

但是其性格缺陷、大局观上的把握、御下统筹还是十分欠妥的。

这大概跟他的出身、个人经历有关。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后裔,叔父是项梁,祖父是项燕。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贵族世家。

在这种家庭里长大,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上一些贵族的劣习,看不起底层出身的人。

譬如韩信、陈平等人。

这一点跟曹操恰好相反。

曹操爱才,即便是河东卖枣子的关羽,曹操也礼待有加。

黄贺就想借着给他安排工作,磨一磨他的性子。

这就好比一把刀,只有刀刃锋利,但是用久了,会钝。

而且这把刀的材质太过刚硬,刚过易折。

这个时候,就需要往刀里面加一些料,让刀身柔韧性增加。

项羽激动万分,“那大哥给我安排个什么工作?”

“嗯,工作嘛,暂时还没有想好,等煤球炉子的事情搞好了,咱们兄弟再好好的合计合计。”

黄贺微闭着眼,望着烧的通红的煤球炉子。

蓝色的火苗窜起半寸来高。

他把手里的不锈钢烧水壶递给他,“去,打壶水来。”

项羽屁颠屁颠的打水去了,不多时,拎着满满的一茶壶水走了回来,“够了吗?”

“太多了,倒一些出来,只留三分之一。”

项羽依言将茶壶里的水倒了出来,清澈的井水,像小孩撒尿一样,划过一道弧线。

哗啦啦——

项羽盖好壶盖,放在了煤球炉上。

四娃有些疑惑,“大仙,您今天过来,就是想推广这个煤球炉子?”

“当然不是。”黄贺转头对英布道,“把那个大的搬上来。”

不多时,英布让人把一个大号的煤球炉子抬了过来。

这个煤球炉子有一米多高,直径在70厘米左右,看起来倒像是一个大圆桶。

“这个叫木桶地瓜炉,原理跟煤球炉差不多,但是它的内里是中空的,构造也复杂一些。”

黄贺指挥着几个人,生火、加碳,再将一个个红薯放在地瓜炉的挂钩上。

“这种烤地瓜的炉子,可以先打造一百个。”

这个木桶地瓜炉花了黄贺3000多块钱,属于比较昂贵的物品。

其结构原理也是相当简单,但是因为体型大,所以要价、运费加起来就挺贵。

足足有500多KG,差点把武陵神车都给压坏了。

“这个东西也是用来取暖的?”琼英好奇的上下打量着,还伸出手摸了一把,“呀,有些烫手。”

黄贺握住她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什么都不知道就敢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