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356 乌氏倮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356 乌氏倮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整个骊山的百姓,都在为黄贺打工。

黄贺就像是一个农场主,骊山的百姓就像是二百多年前的黑奴,为他种植可可豆、为他摘棉花。

黄贺就是骊山最大的农场主和剥削者。

可跟剥削农场主的黑奴不一样,黄贺是个有良心的农场主,他并不会竭泽而渔,反而相近办法,提高骊山百姓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

用现代的科技、粮食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骊山的百姓感觉不到黄贺对他们的剥削,他们只觉得,黄贺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

干活,居然还给钱?

如果按照后世的市场经济,底层工人的工资提升了,相应的资本家的利润就会缩水。

可资本家不会放着钱不赚,去做善事。

如果是那样,那他们就不是资本家,而是慈善家了。

所以资本家会把商品的价格提上来,例如百姓的最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水电、油气,把这些价格提上来,资本最后又回流到资本家的手中。

资本家不会做大蛋糕,他们指挥尽可能的抢占穷人的那一份蛋糕。

黄贺的做法就是尽量把蛋糕做大,这样自己得到的实惠多了,底层的百姓也能跟着受益。

毕竟他不是这个时空的原住民,他对于财富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现有的陶俑厂、玉石矿已经足够支持他在现代的一切消费。

除非他作死,否则他并不需要再开发更多的产业。

但是作为一个秦朝的后裔,兔子家的正统,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强盛的秦帝国分裂,看着无数的百姓在几十年后,沦陷在匈奴、异族的铁蹄之下。

他要改变这一点。

他想把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从小树立的三观,在这个秦朝实现。

有句话说得好:凡日月所照,山河所至,都为我土,胆有来犯,虽强必诛!

“农场的工资提高,每人每月再加5斤粮票。”黄贺笑道。

现场的养殖工作人员、打扫粪便的老妈子等人纷纷鼓掌。

手掌都快拍烂了!

她们没见过黄贺,但是黄贺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

能够见到黄贺的真人,已经让她们开心。

现在黄贺又给她们涨了工资,简直就如同天神下凡,带来了光。

其实普通的底层民众,需求并不高,上面的人指缝里漏一点,就足够他们吃饱喝足。

黄贺此举那也是收买人心。

与其让制度,让手底下人来宣布涨工资的事情,还不如他自己来说。

没有什么比当面给人发钱、涨工资更让人兴奋、开心的事情了。

5斤粮票,说多不多,但是这种事情,能极大的提升黄贺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黄贺等百姓鼓掌完了,继续道:“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骊山人民的肚子是否填饱的问题,也关系着黄家军后勤保障的问题,是提升骊山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

“提升畜牧业的地位,既要加强对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也要注重保障畜牧业的规模不缩水。”

“我们骊山县的人口已经突破了55万大关,未来的人口还会越来越多。”

“要抓好骊山百姓的肉袋子,有条件的扩大畜牧业的规模,猪牛马羊都是宝,要尽一切努力,培育好它们,让现有的牲畜多生。”

“你们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辛勤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希望你们在骊山县的领导下,积极工作,把我的意思跟其他的员工传递到位,带动更多的员工努力工作,把咱们骊山县百姓的肉袋子做大做强。”

“成为牧场的好员工,家庭的好媳妇、好妈妈、好爸爸,为实现骊山县的更好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啪啪啪——

黄贺站在臭气熏天的牛棚里,发表着慷慨激昂的讲话。

琼英、项羽、英布、七娃他们全都忘记了牛棚里的骚臭,沉浸在黄贺的强大个人魅力当中。

不得不说,一个优秀的演说家,是能够极大的调动群众的热情和情绪的。

就像维也纳美术学院的落榜生一样,凭借个人魅力和无与伦比的口才,组织起来一支横扫欧洲大陆的军队。

如果不是种种意外的因素,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从牧场离开,项羽等人还沉浸在黄贺讲话的余韵当中,久久不能脱离出来。

项羽:自己这个大哥太厉害了,如果我有他一半的口才,战前动员,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岂不是无往而不利?

黄贺的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别看眼下骊山发展的如火如荼,其实内里的问题并不少。

以小见大,这次牧场之行就暴露出来许多的不足。

首先是产能跟不上,骊山的牧场根本不足以支撑骊山县如此庞大的人口。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骊山县就只有这一家牧场,毕竟普通百姓的家里,也会养一些家畜。

分散开来,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肉食供应。

但是民以食为天。

随着百姓生活逐渐富足,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必然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是人性。

咸阳可以举全国之力供养一个城市。

骊山目前并没有这个条件,没有枪、没有炮,只能自己造。

“想什么呢?”琼英见黄贺一副凝重的模样,问道。

黄贺摇了摇头,“没事。”

琼英小嘴一瞥,“撒谎,你这样子就差把我有事写在脸上了,有什么事就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帮你想想办法。”

黄贺倒也不愿意隐瞒,低声将自己对肉食缺少的担心说了出来。

琼英一听,哈哈大笑:“原来是这种事情,我还以为你是在为秦国的事情犯愁。”

“这个容易!”

“容易?”黄贺眉头一挑,“你有什么办法。”

琼英思索了一会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乌氏倮。”

“乌氏倮?”黄贺对于这个名字自然不会陌生。

想当年他在邻居小伙伴的带领下,阅读了人生中第一部穿越类的小说《寻秦记》。

作为黄易大师的巅峰之作,乌氏倮在寻秦记里面的地位不可小觑。

只是跟寻秦记中记载的不同,乌氏倮乃是秦国乌氏县的一个畜牧商人。

史记中记载他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一个贩马卖羊的商人,最后竟然得到了秦始皇的封赏,甚至还被太史公写进了史记的货殖列传。

跟他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那都是范蠡、子贡这样的超级大牛。

琼英以为黄贺不知道此人,便解释道:“跟我们巴清商会不同,乌氏倮是靠畜牧起家,他祖上就是戎族,惠文王时乌氏戎族投靠大秦,设立乌氏县。”

“北地郡乌氏县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适宜发展畜牧,乌氏倮此人极有商业头脑,他发现乌氏县的牧民只知道养牛羊,却不知道养蚕缫丝,缺少基本的生活用品。”

“他便将乌氏县的畜牧整合,将马、牛、羊贩卖到内史,然后卖得钱财,换来大量的丝绸、盐、茶等物品回去,一来一回,他们家族的财富就翻倍增长。”

“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乌氏倮的家族已经成为北地郡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他们家的草场,骑马从天亮跑到天黑也跑不完,他们家的牛羊马匹需要用山沟的名字做计量单位,数不胜数。”

“咸阳城的牛马羊,基本上都是乌氏县提供的。”

黄贺骑在马背上,晃晃悠悠的走着。

“这么说,秦国的马匹也都是这个乌氏倮提供?”

琼英冰雪聪明,立即猜到了黄贺的意图,“你也想跟乌氏倮做生意?”

“只是我听说乌氏倮是秦国的忠实拥趸,而且跟太仆寺的长官相交甚笃,恐怕不会放着秦朝的生意不做,跟我们牵连瓜葛。”

一直没有说话的英布突然开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