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069 三招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069 三招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老秦人,吃过的最好吃的粮食,也就是小米。

其他的时间,要么饿着肚子,要么吃草根、吃树皮、吃一切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

大米?

黄贺带着大娃、二娃几个人,站在街头的不远处,望着“黄大仙家具新品发布会”现场。

心中感慨万千。

其实到了黄贺这个时代,在国家的沿海,大部分的人呢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吃得好、吃得少转型。

所以黄贺是没有挨过饿的。

除非是他自己不想吃饭。

“大娃,你们以前,也是这样吗?”

黄贺觉得自己眼角有些酸,干咳了两声,转移注意力。

大娃咧嘴笑道:“大仙,咱们可比不上他们,这些士伍是咸阳城的百姓,我们不过是从外地征发过来的劳工,饿死、累死那是常有的事。”

听到大娃的回答,黄贺的心里更加唏嘘。

他忽然发现,自己穿越到秦朝,冥冥中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推动。

或许是生活在秦朝的人,因缘巧合,得了机遇,所以才将我送到这个时代,为的就是能够让老秦人,不再挨饿,不再让这群勤劳善良、淳朴可爱的老秦人受苦。

我,黄贺,在此立誓。

要带领全体老秦人脱贫致富,争取在有生之年,带领老秦人实现小康!

等到现场的人吃完饭,满足的拍了拍干瘪的小腹,他们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已经被清理的一粒米渣子都不剩的饭桶。

“大人,能再来一碗吗?”

“是啊,能再来一碗吗?”

“再来一碗吧大人,求求你了。”

膝盖最硬、骨头最硬、气节最硬的老秦人,在尝过了米饭后,全都被征服了。

大米饭征服了他们的胃,征服了他们的心,也征服了他们的灵魂。

看着他们眼中的期盼,黄贺觉得,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就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到自己的队伍。

但是黄贺万万不敢这么做。

究其原因,还是他的资源太少,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可以供给他们。

现在他养着的那五千多号人,已经让他捉襟见肘。

五千个人,那就是五千张吃饭的嘴。

如果自己不能满足这些人,那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老秦人,就会化身恶魔,将自己撕个粉碎。

大秦帝国怎么样?

在老秦人的铁拳面前,也被打的粉碎!

吃了两大碗米饭的宣传员,恢复了理智。

面对老秦人渴求的眼神,他硬下心肠:

“想吃?”

“想吃!”围观群众异口同声。

“想吃就来买我们的产品,本商行现在推出特价产品,不要998,不要888,只要18个秦半两,一个板凳带回家!”

“购买任意产品,您都将获得一斤米面粮票一张。”

“因为粮票的数量有限。”

“只有前100名的客户,才能有机会获得赠送的粮票,欲购从速。”

“您还在等什么,赶紧拿出你手中的秦半两购买吧!”

宣传员背的,都是黄贺给他的台词。

这些在21世纪,已经成了陈年烂谷子的台词,拿到二千多年前的秦朝,竟然发挥了特别的功效。

“18个秦半两?虽然有点贵,但是冲着一斤大米,我也要买!”

“给我来一套!”

“给我来两套!”

“踏马的,谁都别跟我抢,我要五套!”一个女汉子挤了进来,声音粗狂,把一众男子都给压了下去。

18个秦半两,虽然不便宜,但是一般的家庭,咬咬牙还是能拿得出来。

买家具送米面,这是老秦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销售方式,再加上有黄贺的大头贴背书,很容易就俘获了老秦人的信任。

这段时间吵得火热的家具,高昂的价格,让许多老百姓望而止步。

现在花18个秦半两,就能享受和贵族同等的东西,谁能不心动?

许多老秦人买完家具后,就拿着粮票急匆匆的赶往黄贺所开的粮行。

由赵成出资找关系,在咸阳城西城区购买了一处商铺,开办了一家“骊山商行。”

这家商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黄贺带来的大米、白面、玉米、花生油等物出售。

而且不接受秦半两,只能用粟米来换。

目前一斤大米的兑换价格是50斤粟米,一斤白面则可以换40斤粟米。

许多王公贵族,或者大地主的家里,粮食堆成了山。

仅靠售卖家具,根本无法撬动这些囤积居奇的大地主。

但是现代大米、白面等粮食的威力,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老秦人根本抗拒不了。

吃过了香喷喷、白花花的大米干饭、香软细滑的挂面、软糯香甜的玉米,那些王公贵族和大臣们,便再也吃不进干涩、硌牙的粟米、又黑又小的稻米、难以下咽的黍菽了。

别说是五十斤粟米换一斤大米,就是一百斤换一斤,这些狗大户们也愿意。

在秦朝,一个县令,每年就可以领六百石粮食,到了九卿级别,每年至少是二千石的俸禄。

秦朝立国六百年,六国后,已经稳定了三十多年。

六国的财富全部集中到咸阳。

如果说这个世界那个地方粮食最多,那非咸阳莫属。

黄贺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兑换会造成通货膨胀。

普通人家紧衣缩食,根本不会打黄贺这些大米的主意,而那些大地主,家里的粮食多的都吃不完,正好用来兑换黄贺所带来的大米、白面等物。

如此一来,骊山的劳工粮食问题,就得到了极大地缓解。

看着老秦人,挥舞着粮票,冲向“黄大仙商行”,黄贺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就是他的第三招——货币政策。

黄贺在骊山发行粮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种塑料材质,颜色丰富,不易损坏的粮票,已经成了骊山上的硬通货。

只有用粮票,才能换取粮米油面。

骊山上的劳工,每天拼了命的工作,为的就是挣多一些粮票,好填饱自己的肚皮。

这段时间,有不少的监工,靠着倒卖粮票、粮食都发了小财。

在黑市上,一张面值一斤的粮票,已经卖到了20个秦半两。

黄贺听陈楚生说这件事的时候,整个人都给雷了个外焦里嫩。

看来资本论说的没错,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

有20%的利润,就会活泼起来;

利润超过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

当利润达到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

如果利润是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冒着绞首的危险。

而黄贺还是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所带来的的米面粮油,究竟是如何的稀缺。

资本的萌芽,提前了一千多年,在秦朝生根发芽。

大娃有些不解的问道:“大仙,咱们的粮票那么珍贵,为什么要和家具捆绑销售?我听说黑市的一张粮票,远远不止18个秦半两。”

“咱们这干的,岂不是赔本的生意嘛。”

黄贺道:“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你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秦朝人,都用咱们的粮票做支付,那是一种什么局面?”

大娃摇摇头,他的小脑袋瓜,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算不明白,跟他谈货币、谈体系,纯属对牛弹琴。

但是黄贺的谈兴很高。

来自21世纪的他,十分明白货币占据支付体系,意味着什么。

这就好比你印的钱,代替了国家印的钞票,那你就拥有了分配国家财富的权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的问题了,而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兴衰。

这意味着,黄贺扼住了秦朝的命脉经济,成为秦朝在经济上的掌控者。

秦朝说白了,就是以武立国。

但是经营一个国家,只靠武功是行不通的。

这个时候,陈楚生一路小跑过来,附在黄贺的耳朵上,嘀嘀咕咕说了几句。

大娃只能听到:右丞相、家具之类的。

“好,咱们这就去赵成那里,痛打落水狗的好戏,咱可不能错过。”

黄贺带着、陈楚生大娃来到了赵成的府上。

赵成见到黄贺,胖脸上的五官挤到了一起,“黄大仙,成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老给盼来了!”

黄贺赶紧打断他,“停停停,肉麻不肉麻,你接下来不会要说我想死你了吧?”

赵成满脸的震惊:“果然是神仙,连我要说什么都知道,我太崇拜您了!”

“赵成啊,听说最近赚了不少秦半两嘛,我看你这脸上的肉都多了二两。”黄贺对赵成说道。

不得不说,赵成这小子,干正事不行,捞钱确实有一套。

以前做监工的时候,就千方百计的,从劳工的身上克扣,但是劳工身上根本没有什么油水,赵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从男人身上挤出奶来。

但是黄贺的家具生意,给了赵成一个平台。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整件事情,经过赵成的努力,终于被他找到了幕后黑手。

仿制家具,是右丞相冯去疾的儿子冯嚣亭,在幕后一手操作。

冯嚣亭有一个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老爹,冯去疾虽官至右丞相,位极人臣,金印紫绶,但是治家极严,就连冯嚣亭去风月楼那种地方都是明令禁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