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096 送葬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096 送葬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制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的暴毙,给原本明朗的朝堂蒙上了一层阴影。

秦始皇创立了封建郡县制度,将原本属于诸侯的权力收归中央。

是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的体现。

大秦自祖龙一统六国,统一时间才十二年。

当初为了讨论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秦国的朝堂吵开了花。

当时的丞相还是王绾,他主张继承周朝祖制,实行封建分封,分封秦王的皇子、兄弟为王。

而当时的廷尉,现在的左丞相李斯则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废除分封诸侯,实行郡县制度,加强新建立的中央集权。

得益于这种新兴的封建制度,祖龙的权力得到空前的集中,祖龙也没有浪费,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做出了让后世代代模仿的各种伟大事迹。

全国上下,统一战线。

秦始皇一条命令,下面就会无条件的执行。

所以才有了秦直道、秦长城、骊山皇陵……

如果说现在的朝代是基建狂魔,比起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来说,甚至还稍有逊色。

毕竟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都能随时投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劳工去完成领导人的宏伟蓝图。

而秦始皇也通过一件件政令的达成,完成了对整个秦朝的绝对掌控。

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有利有弊。

皇帝的权力过于集中,就挤压了下面官员的权力空间,造成秦朝官员只能沦为皇帝的传声筒。

有秦一朝,只有英明的君王,而无强势的臣子。

君强臣弱的现象,直到秦朝灭亡也没有改变。

这也是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国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英明的君主身上,这个国家就岌岌可危。

因为人这种生物,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动物性。

人非圣贤,总要出错。

普通人出错顶多连累自己,再狠点牵连身边的亲戚、朋友。

而如果一个帝王犯了错,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有可能是整个帝国。

秦朝的灭亡,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长长的送葬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中车府令赵高站在一众皇子、皇女中,尤为的显眼。

这也给后面的大臣传递了一个信号,赵高选择了胡亥。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毕竟朝中大臣,十有**都是挺扶苏的一派。

就连左丞相李斯,之前也是坚定的扶苏派。

因为扶苏这个人,实在是太完美了。

扶苏。

刚毅而勇武,信仁而奋世。

天生就有一个仁君之象。

秦始皇对自己这个大儿子也非常欣赏,并一直把他当作储君来培养。

扶苏少年时就跟随大将王翦、王贲父子征战沙场,跟随大儒茅焦、淳于越等人学习儒道。

在军方更是有蒙恬、蒙毅两大中坚作为他的拥趸,朝中大臣,更是日夜盼望扶苏能接过秦始皇的接力棒。

秦皇三十五年,方士卢生、侯生等人,妄议朝政、批评祖龙暴戾,祖龙大怒,命令御史严查,要杀一儆百。

大公子扶苏上书:“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扶苏为素不相识的方士求情,惹怒了秦始皇,就被发配北地,跟蒙恬一起戍守边疆去了。

这一招,明降暗升,让扶苏去北地驻守,抵御匈奴,其实就是想让扶苏刷刷战功。

秦朝以武立国,靠军功说话,秦始皇这是在给扶苏登基铺路。

这是爱之深,责之切。

换做一般的皇子,早就被秦始皇打入冷宫。

所以朝中的大臣们,都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像扶苏一样,仁爱、宽厚、不乱杀。

但是秦始皇太自负了。

自负到居然没有立下太子。

或许秦始皇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他会如此之早的离开人世。

冯嚣亭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官员,纷纷表示同去,这让冯嚣亭非常的有面子。

右丞相公子的面子,大家还是要卖一卖的。

所有人都认为,大公子扶苏,必然能荣登大宝。

所以大家才会这么快的就开始站队。

至于站在队伍前面跟个二傻子一样的胡亥,压根就没人关注。

这也不能怪这些大臣们势利眼。

就算没有扶苏,胡亥上面还有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荣禄……林林总总十几号人,怎么轮也轮不到胡亥那个傻小子。

从咸阳城到骊山皇陵,送葬队伍足足走了两天。

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少府章邯负责打点。

“赵高,今天吃什么呀?”胡亥坐在随行的马车里面,旁边有四个美婢,细心的为他捏脚、捶腿,缓解疲劳。

赵高面露笑意,说道:“奴婢听说,最近咸阳城里,流行着大米、白面馍馍,据说非常香甜,奴婢特地让少府做了一些,请殿下品尝。”

胡亥撇撇嘴道:“大米,白面馍馍?听起来平平无奇,这种东西能有羊肉、牛肉好吃?”

等到少府章邯将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端上来,米粒颗颗饱满,晶莹剔透,还冒着热气,把秦始皇的傻儿子都给馋哭了。

“这就是大米?”

胡亥咽了口口水。

活了二十多年,虽贵为皇子,胡亥却也没见过如此漂亮的主食。

章邯躬身道:“回殿下的话,这就是上仙黄贺,采东海之精,从仙岛带来的大米。”

上仙?

黄贺?

仙岛?

赵高听了直皱眉头。

方外术士,赵高见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是那些人全都是骗子,毫无真材实料,所以才会惹怒秦始皇,背上了“坑儒”的骂名。

后世所说的坑儒,其实就是秦始皇处死了一批打着“寻求长生不老药”,招摇撞骗的术士。

这一点,身为秦始皇专职司机的赵高最为清楚。

章邯看出赵高的不悦,赶紧解释道:“好叫殿下知道,那上仙黄贺神通广大,非但带来了大米、白面、玉米等谷物,还冒着身死道消的风险,从仙界传下家具等仙物,凡人用之,可延年益寿。”

胡亥听不懂赵高、章邯的哑谜。

他拿起筷子,端起陶碗,喜滋滋道:“干饭,干饭!”

“我开动了。”

今天是秦始皇下葬的日子,胡亥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的悲伤,看着白花花的米饭,他食欲大增:“呜呜呜——太好吃了。”

胡亥大嘴一张,小二两米饭就被吞下了肚。

“殿下,注意仪表。”赵高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捂住了眼睛。

说实话,赵高也有点看不上这个傻乎乎的胡亥,但这也是赵高选择胡亥,而不是其他皇子的原因。

“哭吃苦吃苦吃——”胡亥没工夫理会赵高,此刻的胡亥,已经完全被米饭的香甜、可口、软糯给征服了。

赵高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道:“殿下,您吃慢点,慢点,小心别噎着。”

赵高是真的担心赵高被噎死。

胡亥听了赵高的话,更来劲了,筷子舞动的只能看到残影。

胡亥这孩子没什么坏心眼,就是好吃、好玩、喜欢恶作剧。

胡亥的母亲是个西域女子,这一点从胡亥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是胡姬所生。

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因为触怒祖龙,被打入冷宫。

所以胡亥从小就是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照顾下长大,作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他生活的倒是无忧无虑,条件优越。

因为没有继承大统的烦恼,秦始皇就随意指派的赵高作为他的师父,教他学习法律和书法。

胡亥也无心于此,每天不是斗蛐蛐、就是偷鸡摸狗拔蒜苗,还经常掀人家宫女的裙子,整个一二世祖,混世魔王。

这次祖龙巡游,胡亥闲得无聊,就主动要求跟着去玩。

自古父母爱幺儿,秦始皇也不能免俗,就把他带在了身边。

没想到,胡亥会因此继承秦朝大统。

胡亥本来是不想当什么皇帝,因为他看到自己的父亲,经常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他不喜欢那样。

但是赵高跟他讲,如果他能坐上那个位置,政务什么的都交给赵高处理,而他只需要享乐就行。

而且当了皇帝,就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就算去掀皇后的裙子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胡亥心动了。

因为赵高从来没有骗过他。

只要能吃喝玩乐,胡亥丝毫不在乎赵高让自己干嘛。

他就是属于那种被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小子。

“章邯,这大米饭太好吃了,再给我来一碗。”胡亥两眼放光,站起身来,走到章邯面前,“不,再来三碗,我还能再吃三碗!”

“顺便再拿几个白面馍馍来,本公子倒要看看,这大米饭都这么好吃了,白面馍馍是不是更美味。”

说到这,胡亥对章邯嘴里的那个黄大仙也来了兴趣。

“能搞来这么好吃东西的人,肯定也很有趣,等殡礼结束了,本公子一定要见见他。”

章邯有些为难道:“胡亥公子,黄贺仙人行踪飘忽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

“而起黄贺大仙常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想要见黄大仙,恐怕要公子亲自走一趟。”

胡亥听了,兴趣更高了。

这些富二代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物质得到满足后,他们更喜欢追求精神上的刺激、满足。

他们更喜欢尝试自己以前没见过、没有试过的人和物。

看到胡亥一脸好奇的模样。

赵高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隐约觉得,这个名叫黄贺的仙人,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

胡亥只能是他的,赵高决不允许有任何变故发生。

相比较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饭,赵高更加喜欢又香又软的白面馍馍。

这可能是刻在老秦人DNA里面的东西。

这些个馍馍,每个都有拳头大小,摸上去软软的,手指摁下去,立即就会恢复原状,弹性十足,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胡亥摸摸捏捏良久,还在馒头的顶端,捏了个花生米大小的凸起,然后狠狠一口咬下,看的一旁伺候的美婢娇躯一颤。

章邯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没看到。

章邯:胡亥公子玩的可真变态啊。

两天时间,送葬队伍才赶到了骊山皇陵。

按照秦朝的礼法,修建秦皇陵墓的劳工,必须全部进入陵墓内部陪葬。

秦始皇陵并不是在骊山,而是在骊山北麓再往北越10里的地方。

整座秦始皇陵全部由人力挖掘,规模之大,堪称是移山填海。

黄贺曾经进去过,里面的辉煌程度,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黄贺绞尽脑汁,也描绘不出其中的万一。

从秦长城、秦直道、灵渠等工程的规模就可以看出,秦始皇陵作为秦始皇自己的陵墓,起规模、用心程度绝对不亚于前面的几项大基建。

水银成河、青铜马车、青铜兵佣、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黄贺只看了冰山一角,就已经觉得如果自己把这些东西都给运回现代,妥妥的世界首富了。

不过黄贺也明白,如果这些东西都运回去,肯定会对现有的市场造成冲击。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黄贺还是清楚的。

如果真的那么做,黄贺就等于是断人财路,到时候谁也保不住他。

扯远了。

黄贺没工夫跟着整个送葬队伍走遍全程,他驾驶着武陵神车,提前回到了骊山城。

骊山城作为他的大本营,黄贺是不会让那些秦朝官员看出破绽的。

整个骊山的劳工,早就做好了布局,提前一天将骊山城的东西藏进了地窖。

得益于黄贺播放的电影《地道战》,现在整座骊山城的下面,都是错综复杂的地道。

这是黄贺让陈楚生带人挖的。

既是为了隐藏东西,也是为了如果日后危险来临,自己这些人也能有退路。

秦始皇的棺椁送入皇陵,又花费了整整一天一夜。

皇帝下葬,那可不是吹吹打打、把土填上就完事了。

首先要祭拜上苍。

设神亭、神帛舆、谥册宝舆于丹陛之上。

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公子荣禄,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九卿……依次侍立。

奉常主官前奏,请灵驾入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