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直播vlog全家穿越给始皇种田 > 第四九九章 荀况

直播vlog全家穿越给始皇种田 第四九九章 荀况

作者:柚子再飞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安饶跟王昀回到墨家会馆的时候,就见到了邹衍。

这位如今五十有三的阴阳学大家十分尊敬鬼谷,不然也不能亲自往返秦楚多次为二人婚事奔波。之后接触几次,他也十分喜爱王昀与姜安饶,当做自家后辈看待。

此时见到姜安饶回来,笑着招呼,言语熟稔,一点也不拘泥身份。

姜安饶跟王昀也很尊敬他,自然以礼相待,见过邹衍以后,邹衍才笑着对他们介绍他身旁的一位中年文士模样的人。

这人留着短须相貌普通,四十多岁的模样,从一进门就看到他了,不过刚刚忙着跟邹衍打招呼,又不认识这人,所以并没有招呼什么。

“这位是新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况先生。”

姜安饶动作一顿,跟着也没忍住惊讶的看了看那人,然后连忙恭敬施礼招呼:

“原是荀子亲至!有失远迎!久闻荀子大名,今日能得一见,姜饶三生有幸!”

这个可是真的名人了,虽说,如今他的名气还没有到最鼎盛之时,但是已经做了稷下学宫祭酒,不日声望会更隆。

观众们也很是兴奋,大家也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大叔就是荀子。

这种人物都是史书看见的,谁能想到姜安饶一到家这么个大人物就等在那了!

“姜饶巨子。”荀子看到姜安饶这么客气的招呼,有些意外,然后也十分客气的回礼,“久仰大名。”

姜安饶连忙引两人坐下,然后这才又开始说话。

邹衍跟双方都熟悉,自然先开口,询问姜安饶回来的这么急,是不是他们让人送信去叫她,耽搁了她的事情。

姜安饶摇头:“非但没有,我还要多谢邹先生救我于水火。今日是赴了相国魏齐的辩会。这些人当真口若悬河,我是听得坐立难安。还好先生来了,让人送信给我,我这才借机离开那是非之地。”

“哈哈哈,我们才到大梁也听闻姜饶你辩才无碍了,何以竟会觉得这样的辩会是苦差了?”

姜安饶苦笑摇头:

“我不喜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辩一场,便是赢了,也不过是名声大了些。我又不用出名,原本也是想看看墨家之外的各家人才,但是这几次辩会以来,我还没遇到真正的有才之人。为了辩而辩,这事我不敢苟同。”

这话听完,邹衍哈哈哈哈的笑出声。

姜安饶有些莫名奇妙,看着邹衍:

“邹先生因何发笑?”

邹衍道:“姜饶可知我与荀卿此次是从齐地先去了秦,走时听闻你在大梁,这才转道过来的。”

“哦?”

姜安饶一听,惊讶的看俩人,自己离开秦也不过十来日功夫,到大梁也才几日,他们竟然去了秦国?

“田骈逝去后,荀卿担任祭酒,听闻齐地多有墨家弟子,也听闻了不少墨经,是以我说要去秦游历一番,他便说要与我同往,想与墨家巨子一悟呢!”

姜安饶一听,心中立刻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是,又要辩?

相对于魏齐府上那些个名不见经传的门客,若是荀子也来找她辩论一番,那她压力可太大了。

“在下确实是拜读了新墨的《新墨经》,发现有许多同过去的墨经不同之处,是以一直想同巨子讨论一番。”

荀子道。

姜安饶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心里苦,嘴上也只能道:

“荀子有什么指教,但讲无妨。”

荀子看姜安饶态度很谦逊,也没有如过去的墨家子弟一般,不修边幅,不讲礼仪,其实还是比较顺眼的,所以出口的言语也就比较和气:

“我观新墨经有言: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负,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一切所存之事物皆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又有提及,质与量是事物两面属性,有互变之规律;这几点说法很好,在下也十分赞同。

这与昔日墨经的思想有些出入,不知巨子是如何想的。”

姜安饶道:

“只因在我看来,天道,天命,皆是有其规律,是自然的,客观的。‘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一切不过是自然规律,万物运动之结果。

是以,万事万物之间,有联系是必然,有规律也是必然,联系,规律,矛盾,这些都是客观的,又永恒存在的。”

“嗯,如此一说,倒真与荀某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说到这儿,他话语一顿。姜安饶一见,心说,通常这个时候就要来一句但是,只是了吧?

“天下一家,四海一统,这一点也深得我心。”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我以为此乃大势所趋。”姜安饶道。

果然,那头荀子点头,表示同意这句,但顿了顿之后道:

“只是,《新墨经》荀某通读后,已然发现巨子意在强调:华夏一家的概念,同时又提及天下大同。然我观全书,未曾提及礼乐一事。

昔日《墨经》便有非乐一说,今我观《新墨经》未有提及,不知是否同旧时墨子一般,也认为‘世之相争斗也,其故有二。一则以物力不足供所求,于是以饮食之微,致有攘夺之事。’是以认为礼乐无用?

荀某认为,天下大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免也,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乐之事,不当非也。

巨子以为呢?”

大齐和中和是指社会和谐,风俗淳厚,荀子这意思是这都是音乐的感化作用,就不该禁止礼乐。

果然说起圣人论来了。

等他讲完,姜安饶才道:

“礼乐者,善民心,但民心善,并非只为礼乐之功,礼乐使民和睦,然民和睦,也绝非仅是礼乐使之然也。

我明白荀子所言,礼乐或可为生存之调剂,但不可宣扬太过。

墨子昔年提倡‘节用’‘非乐’,意在保百姓少受困苦,免百姓多受盘剥。墨子没错。

荀子所言,礼乐娱人,娱己,陶冶情操,性情,荀子你也没错。

只是,凡事皆该有度!

抛开度谈弊益,皆为无意义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