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将门权宠 > 第11章 帝都(四)

将门权宠 第11章 帝都(四)

作者:薄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9:03 来源:小说旗

直到弹劾楚识夏的奏折雪片一样飞到皇帝案头,他才领会到那句“我不欺负别人被告到您面前,我兄长就谢天谢地了”所言非虚。皇帝一个头两个大,权衡利弊之后,把楚识夏扔进了太学。

太学汇聚了皇子公主、名门贵胄,若在从前,或许还算清净。但近些年来,这些孩子们愈发不服管教,简直是个魔窟。

楚识夏就算捅出天大的窟窿来,在太学里一比,也不算什么。而且太学里多是些酸腐的书生,摄政王和首辅的手都伸不过去。

皇帝自以为这番安排滴水不漏。

于是在祥符四年的春天,楚识夏便走进了太学的大门。

太学门前立着块石碑,笔锋遒劲有力,却已被风雨剥蚀,尘埃掩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墙头的梨花簌簌而落,楚识夏拂去石碑上的花瓣,连带着拂去了厚厚的尘土。

“这是横渠四句。”为楚识夏带路的书生随口道。

“我知道。”楚识夏将目光从石碑上收回,“如今这石碑上的话,已经没有人看,没有人信了吧?”

书生含混着没有接她的话,心说你一个因为打架斗殴被皇帝扔进太学管教的,跟里头那些无法无天的公子小姐们臭味相投,管这石碑上的字有没有人信干什么?

楚识夏也没有期待他的答案,抬脚走进了春意盎然的院子。

“云中楚氏的墨雪,从今日开始和大家一起念书。”讲经的先生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留着一把花白的山羊胡,眼皮子总是耷拉下来一半,说话的声音拖得老长。

“你就坐那里吧。”先生指着角落一张空着的书案道。

楚识夏应了,走到那个位置坐下。她能感受到带着嘲弄、忌惮和不善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扫来,但她毫不在意,只是翻开书跟着先生一字一句地读。

山羊胡先生领他们读完一篇文章,便让他们自己温书,然后离开了。

书塾里立刻骚动起来。

娃娃脸的少年凑到楚识夏面前,白白团团的一张笑脸,嬉皮笑脸道,“楚识夏对吧?我听说你在书馆把邓勉给打了——是因为燕家那个小侯爷,你看上他了?”

乌泱泱的人群围了上来,都是摆出了看好戏的模样。

帝都高门公卿们的公子小姐们,个个都生得顶好的模样,养得手指没有一处茧子,穿戴都是最好的。楚识夏一时间感觉自己被金光闪闪的珠宝匣包围了。

“你眼神可真不好,燕家早就没落了。你跟他,不如跟我啊!我看你长得也不似传闻中那般……”

“令尊是谁?”楚识夏平心静气地问。

“当今圣上。”少年面露骄色。

“所以,你就是三皇子,太子殿下的胞弟。”楚识夏了然,她朝三皇子伸出手指勾了勾,笑道,“您说得对,燕家没落了,所以我看殿下您就很不错。”

三皇子愣了一下。

楚识夏却伸手抓住了他的领子,逼迫他靠近自己。楚识夏的眼睛里像是含着刀锋,只需要推进一寸就能刺穿三皇子的眼睛。

“我敢嫁,你敢娶吗?”楚识夏的声音极低,吐气如兰,“您就不怕陛下疑心你们兄弟笼络边关重臣么?”

“你胡说什么!”三皇子惊慌失措地挣脱了她的手,恼羞成怒地指挥身后的侍卫,“给我把这个胡言乱语的野丫头扔出去!”

所谓侍卫,就是学过武的世家子弟,皇子的伴读。他们往往承祖先荫庇,在禁军或羽林卫里挂个职,是打架闹事喝花酒的常客。

楚识夏侧身躲过那少年砸过来的拳头,猛地制住对方的手腕。不等他反应过来,楚识夏按住那人肩膀,借他前冲的步伐,将人掷出了窗外,砸得一树玉兰花支离破碎。

另一个少年从侧面攻过来,楚识夏脚尖一勾,踢出去一张桌子,正正撞在他的膝盖上。

那少年被砸得膝盖一软,一个踉跄扑在桌上。楚识夏撩起裙摆,一抬脚踩在他的后颈上,把想要挣扎着站起来的人死死地摁在桌上动弹不得。

笔墨纸砚横飞,碎成一片的砚台吓得女孩们尖叫着往后躲。公子小姐们挤成一团,惊恐地看着她。

楚识夏穿着帝都里时兴的露水绿衣裙,头上珠钗叮叮当当地响成一片,看着已然是帝都的淑女了。可她眉眼含笑间却让人感到一股霜雪般的寒意,是来自云中的风。

“没有军武世家的人了么?”楚识夏看着往后瑟缩了一下的三皇子,嗤笑道,“三殿下,看来您还不如燕小侯爷。”

“你放肆!我要告诉我外公!”

三皇子一脸要哭不哭的模样,一张娃娃脸皱巴巴的。他也偶尔听太子说起过楚家大小姐的疯劲,说不好还杀过人,生怕楚识夏把他也扔出去。

今上的皇后是陈家女,三皇子口中的外公自然就是摄政王。

楚识夏心中觉得三皇子又可怜又可笑,别人在外受欺负了都是找父亲,他却只能找外公——皆因陈皇后不受皇帝喜爱,东宫和三皇子也连带着受冷眼罢了。

“你的小姨母——陈六小姐恐怕已经告过了。”楚识夏收回脚,仔仔细细地整理头发和衣裙,贴心地提醒他,“你要不要去讨教一下?”

——

东宫。

“听说楚家的那个女儿打了大理寺卿的小公子,砸了书馆的半个台子。”

酸枝木的书案上铺了一卷白宣,墨迹泼洒开,挥就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振翅的大雁掩映于浓重的乌云后。几欲摧城般的乌云压得极低,像是再矮一寸就要碾碎这山河。

十八岁的太子闻言停下挥笔的手,抬眼看向面前自饮自酌的太傅。

太子白焕,是陈皇后与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传言中陈皇后相貌平平,白焕也生得一张荏弱得近乎阴柔的脸,看上去没什么气势,温温柔柔的。

“我听说过她在帝都门口和梁先生胞弟的争执。”白焕沉吟片刻,“她是故意的么?如果大理寺最后查实梁先生确为她所杀,只怕旁人也会质疑大理寺公报私仇。”

旁人怎么想倒是不要紧,但陛下对此人偏心眼偏到了咯吱窝里,难保不会对摄政王不利。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数,默认梁先生是摄政王的人。

“她才来帝都没多久,若是对帝都了如指掌到这个地步,确实有些可怕。”太傅摇头道,“无论她要做什么,殿下还是离她远一点为妙。”

“是外公的意思吗?”白焕的眼神无波无澜,“我以为舅舅会让我娶她。”

“她的家世倒是够做太子妃,可殿下和她走得近,难免惹人猜忌。太子妃的人选有很多,楚家女绝不是最好的。”太傅起身拱手告辞,“殿下只管和以前一样就好。”

白焕点头称是,将人送走后回书案前,低头凝视画卷上的大雁。

楚家女不是太子妃最好的人选,那谁是,陈家女么?

白焕的眼神渐渐凝重,提起笔,在大雁的眼眶里落下一点。

纸上墨迹未干,白焕就听得门外传来一声哭喊。

“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三皇子哭天抹泪地推门闯进来,一头扎进白焕怀里,“那个楚识夏实在是太嚣张了,太子哥哥你要替我做主!”

“你没去见外公么?”白焕淡淡地问。

三皇子一愣。

“看来是见过了,既然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便不要去招惹她。”白焕擦去他脸上的泪痕,口吻平静,“我听说她从小学剑,煞气伤人,所以才时时佩戴佛珠。这样的人,你还是避着比较好。”

三皇子还要辩驳,白焕接着道:“父皇很看重她。”

三皇子便不闹了。

——

秋叶山居。

太学的先生布置了道又长又臭的题目,楚识夏颠来倒去地读了好几遍,实在是念不通顺,索性掷了兔毫笔发呆。她眼角一转,看见抱剑坐在廊下休憩的沉舟。

楚识夏闲得发慌,干脆端着一碟子墨,蹲到他面前。她用兔毫笔蘸了墨水,在沉舟的脑门上写了个笔锋力透纸背的“王”字,又在他脸上撇了三道胡须。

沉舟早已经醒了,不过由着她乱来。

他睡在这里,院中鸟儿的起落都了如指掌,早在楚识夏拎着裙摆蹑手蹑脚摸过来时,他就醒了。

楚识夏观察到沉舟呼吸的起伏,也知道他醒了,愈发肆无忌惮。

“先生出的题好难,怎么办啊沉舟?”楚识夏把沉舟的眉毛描得浓黑粗壮,像是两条肥胖的毛毛虫。

她想笑,却只能憋着。

沉舟皱起眉头,两根浓眉紧紧地盘起来。

楚识夏忍不住扶着地面哈哈大笑起来。

屋子里的玉珠听得直摇头。

这时侍女端上来一盏桂花酥酪,摆在一边。楚识夏刚端起来要喝,便被沉舟抓住手腕,掀翻了酥酪。

侍女惶恐地看着他,她是帝都宅子里养的人,不知道沉舟的身份,只知道他能在秋叶山居随意进出,想必身份不凡。

玉珠神色一凝,拔出发间的银簪在酥酪里一挑——银簪的尖端微微发黑。侍女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哭喊着不是自己做的。

“是砒霜,”玉珠道,“大小姐退后些。”

“不必。”楚识夏淡淡道,“我并不怕这个,你——对,就是你,抬起头来。”

侍女整个人哭得快断气,抖得不成样子,闻言怯懦地看着她。楚识夏神色淡然,并无一丝一毫的恐惧和慌张,像是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哭什么,我不杀你,玉珠问你什么你说就是了,千万别有所隐瞒。”楚识夏摆摆手,“下去吧。”

玉珠带着侍女离开了,檐下只剩下楚识夏和沉舟两个人。

谁要杀你?沉舟比划着问。

“可能是首辅,摄政王一手操持了我进帝都的事,我若死在这里,摄政王难辞其咎;可能是摄政王气不过我几次三番下他的面子,要吓唬吓唬我;也有可能是大理寺卿的儿子怀恨在心,要给我点颜色看看。”

楚识夏举重若轻,“想我死的人很多。”

“但他们都会比你先死。”沉舟没有吐露半个字,但楚识夏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轻蔑。仿佛这帝都满城的天潢贵胄的命,不过他的囊中之物。

楚识夏笑出声来,掏出手帕擦掉他脸上的墨水,捏着他的下巴调侃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像一只小猫。”

凶巴巴的,又很认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