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将门权宠 > 第213章 沈妩(二)

将门权宠 第213章 沈妩(二)

作者:薄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9:03 来源:小说旗

灵帝十三年,冬。

一叶小舟在肮脏的沟渠中飘荡,挨挨挤挤地坐在船上的人像是一粒粒干瘪的豌豆,挤在狭促的豆荚中。八岁的孩童被反复交替的寒热逼得不住发抖,手脚控制不住地碰到身边的人。

船只吃水很深,令这场漫长到仿佛没有尽头的出行更加难熬。

一个精瘦如猴的男人趁机发难,一把抓起茫然无知的孩童,喷出一连串夹杂地方俚语的脏话后,便要将他丢下水。孩童强烈的求生欲令他死死地抓住男人的胳膊,未修剪的指甲抓破了他的胳膊,男人怒火烧得更旺。

一根锋利的簪子抵在猴脸男人的脖颈上。

“你现在乱来,整艘船都会翻,我们所有人都要死。”少女压低了声音说,“要么你放开他,要么我挑断你的血管,把你的尸体踢下去,船一样能走得更快。”

“所有人都要死”这句话打醒了死气沉沉的众人,一束束怨毒的目光照在猴脸男人身上。

猴脸男人僵硬片刻,慢慢地放下了孩子。少女提着孩子的胳膊,把他拉到自己身边。

“到了鬼市还管别人死活,到时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猴脸男人冷笑道。

少女置若罔闻,收好簪子,顺手摸了一把孩子的额头。孩子被折磨得牙关打战,惊魂未定地看着她。她脸上脏兮兮的,抹着一层又一层的污泥,宽大肮脏的衣衫散发着强烈的恶臭味。

少女一言不发地坐在他身边。

不知过了多久,身下颠簸的船只停了下来,孩子却早已失去睁开眼睛的力气。模模糊糊中,他感觉自己趴在一个单薄的后背上,鼻尖不是熟悉的麦子香,而是一股异味。

孩子的不适翻江倒海,在她的背上呕吐起来。

他正胆战心惊自己会不会被扔下来时,那人只是顿了一顿,便接着往前走。鬼市湿冷阴暗,青苔遍地生长,他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身上裹了一层不属于他的外衣。

那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孩子却连伸手纠缠她的力气都没有。

他几乎以为自己要死了。

就在他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一碗滚烫的汤水递到他唇边。孩子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向那张被黑泥糊住的脸。

“你得的是疟疾,”少女说,“不想死就听我的。”

孩子就着她的手,大口大口地吞下混着草木清香的热水。暖流袭过四肢百骸,孩子总算恢复了微弱的力量,看着她问:“这是什么?”

“青蒿。”少女将破瓷碗放在地上,靠着乱七八糟的杂物休息。

孩子得寸进尺地凑过去问:“你是谁?”

少女沉默片刻,说:“好奇害死猫,知道吗?”

南方遭了蝗灾,又偏逢皇帝增加赋税,天灾**压迫之下,饿殍遍野。孩子从少女的口音中勉强辨出她是兖州人,但她身上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比如她分明手指细嫩,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模样,却吃苦能干,敏捷机智,像是在市井红尘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比如她不能识文断字,连告示都要靠人念给她听,却对各路杂乱知识如数家珍,能谋善断。

少女用青蒿煮水治好了孩子的疟疾,也就此多了一条小尾巴。他亲眼看着少女从一无所有的流民,凭借学识和隐忍,在鬼市中赢得一隅喘息的角落。

她的脸上总是很脏,眼睛却是线条柔美、眼瞳明亮,像是一瓣莲花。偶尔在深夜寂静无人时,她会洗去脸上的污浊。孩子注视着她玉色的面庞,只觉得像是在仰望一轮明月。

灵帝十五年,冬。

孩子从爬满青苔的石阶上跑下来,怀里抱着温热的食物。这间小小的屋子紧挨排水的沟渠,阴冷潮湿,少女在墙角放了一袋石灰,空气才干燥清爽起来。

“今夜是除夕。”孩子把食物放在桌上,求表扬似的仰起头对她说,“我用衣服一路裹着回来的,都还热着。”

在鬼市,要吃一口热食难如登天。

少女回头看了他一眼,伸手拨开他胸口的衣衫,发现他胸前的皮肤被烫出一片水泡。少女叹了口气,用火烧过的银针挑破水泡,给别扭的孩子涂抹自制的药膏。

“我吃什么都可以,以后别再这样了。”少女说。

孩子有点沮丧地说:“我又做错了吗?”

其实少女从不苛责他,她宽容、温和得近乎敷衍,能得她注意的事寥寥无几。孩子想从她这里学东西,她也倾囊相授,从不藏私。但孩子总是觉得她离自己很远,远到无法靠近。

少女沉默片刻,说:“我要走了。”

孩子瞪大了眼睛。

这间石头堆砌的屋子里只有一盏灯,在暗无天日的鬼市里终日燃烧,放在她的案头。孩子每半个月出鬼市一次,带回来官府遗弃的告示。那些告示被她按照时间顺序整齐地叠起来,用针线装订成册。

孩子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关心那些告示。

生活在鬼市里的人,即便地面上天翻地覆,和他们也没有关系。他们是被帝朝遗弃的子民,是沟渠中爬行的蛆虫。帝朝荣耀时,明君英主的恩泽并未护佑他们;帝朝衰败时,渺小如蚍蜉的他们也无力挽回。他们被动而麻木地看着时代的洪流从身上碾过去,粉身碎骨,无知无觉。

一年多的时间,少女通过替鬼市主整理书籍、替大小作坊的主人做事飞快地学习认字。她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孩子有一种错觉,仿佛她本就是才高八斗之人,那些知识仅仅是在她的脑海中苏醒而已。

“你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少女说,“如果你不愿意,这里的钱你也可以一并带走,去别的地方。但是祥符十三年之前,你一定要离开帝都,往南边走。”

“为什么?”孩子不解地说,“祥符……十三年?”

“祥符”毋庸置疑是个年号,却并不是今上所用的年号。一个皇帝一生未必只有一个年号,就连皇帝自己也未必知道什么时候改下一个年号、改成什么。

这句话莫名其妙。

“为什么突然要走?你不喜欢这里,我可以跟你一起走!”孩子急迫地抓着她的手,慌得眼泪直往下掉。

少女犹豫片刻,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坚定地拂开他的手,说:“今天的话我只说一次,你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会为你招来杀身之祸。”

细微的风从房屋缝隙中钻进来,发出细细的呜咽声,仿佛鬼哭。少女身后的灯火微微一跳,仿佛空气中看不见的鬼魂轻轻颤抖。她的眼睛森寒、哀婉,像极了第一次见到他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只受伤的动物。

一种纵观全局后的悲伤。

“大周亡于祥符十三年。”

——

祥符十年,仲夏。

“她留下所有的钱,只带走了那些告示。后来我才知道,她从那些告示中了解大周的运行秩序,也了解了大周的无可救药。”鬼市主轻声说,“所以她放弃了帝都,远赴阕北。”

灵帝年间的阕北并不是安宁之地,她也没有把握自己能走到哪里,却偏偏有一种毫无理由的信念,支撑着她往前走。

桌边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唯独楚识夏掐破了掌心的皮肉。

早在滨州的时候,谈蕴就告诉过楚识夏,治愈瘟疫的药方是沈妩留下的。而瘟疫多种多样,在沈妩生活的年代,并没有相似的疫病流行。她就像是凭空臆想到了滨州的境况,从而留下了药方。

彼时楚识夏全无思绪,“母亲”在她的脑海中甚至连一个模糊的影子都没有,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名词。这件事也只是为“沈妩”两个字增添了更加浓重的神秘色彩。

然而此刻,匪夷所思的谶语铺陈在楚识夏面前,她才意识到母亲身上所隐藏的巨大秘密。

“我再次见到她,她已经是镇北王妃,被囚禁在秋叶山居作为人质。她怀着你哥哥,又被灵帝监视,我那时候太弱小,没有能力带她离开。”

鬼市主低低地笑出声,声音嘶哑无奈,“我问她,那句谶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她说,如果镇北王北征大捷,这句谶语也许就破了。”

镇北王赢了,沈妩也死了。

鬼市主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他听见这条消息的时候,还在江湖上流浪。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不祥的谶语仿佛随着主人的离世烟消云散。

“今帝登基,改年号为景泰的时候,我没有把那句谶语放在心上。直到景泰二十年,天下大旱,在钦天监的建议下,皇帝改年号为‘祥符’。我才意识到,那句谶语正在应验。”

这么多年,鬼市主一直在寻找青眼蛇胆,就是为了炼成那味号称能够沟通阴阳、预见将来的丹药。

他要亲眼验证沈妩的谶语。

楚识夏极力压抑微微抽搐的咽喉,平静地问:“你看见什么了?”

“祥符十三年,冬,拥雪关破。”鬼市主缓慢而清晰地吐出这几个字,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楚识夏。

楚识夏内心的壁垒轰然崩塌。

她知道这并非是鬼市主服下丹药后产生的幻觉,而是已经发生过一次,而且很有可能再发生一次的事。楚识夏隐隐约约的,仿佛听见高天之上传来鬼神冷冰冰的嗤笑,嘲讽凡人妄图撼动既成的天命。

“你会死,你的哥哥们会死,云中郡被屠城三天三夜,无一活口。拥雪关一败,北狄人势如破竹,直取中原腹地,大周国祚就此断绝。”鬼市主盯着楚识夏,一字一顿地说,“以你的性格,你没有反驳我,是因为你知道这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楚识夏回过神来,回望鬼市主的眼睛,坚定到倔强地说:“拥雪关不会破,云中不会破。北狄人虎视眈眈多年,南下是早晚的事。楚家能挡一次,就能挡千千万万次。”

鬼市主不加掩饰地笑出声来,并非嘲弄楚识夏的勇气,而是嘲笑她的固执:“镇北王的北征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即便如此也没有破除这句谶语。如今前有新政未稳,庆州、滨州时局不稳,国库空虚;后有朝廷要和北狄和谈,朝中人人怯战,皇帝畏惧楚氏功高震主,你拿什么打、拿什么赢?!”

一声不吭的沉舟忽然按着桌面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鬼市主,眼神危险道:“我很感激你救了她,但你再这么对她说话,我就割了你的舌头。”

桌边静静听着的洛霜衣闻言,抬头盯着鬼市主,像是伺机而动的野兽。

鬼市主对着说不通道理的血手人屠噎了一下,气焰消下去大半。

“你怎么知道我赢不了?”

楚识夏的三魂七魄骤然从血淋淋的回忆中抽身,冷静镇定地望着鬼市主反问。楚识夏一路走来,踩着自己的血,也踩着别人的命,不是为了在命运面前束手就擒。她狂妄地将身家性命、家族兴衰一并压在赌桌上,赌神明不堪与人为敌。

梦机大师、霍文松、霍文卿、霍文柏、曹节、邓禹,这些人未散的魂魄仍然盘桓在楚识夏深夜浅薄的睡梦中。

她早就没有回头路。

若眼前是南墙,她也只有一撞不回头。

“我是好心劝告你。”鬼市主皱眉道,“她救过我,我欠她一条命。你是她的女儿,我不希望你死在这句谶语下。你和你的兄长们此时急流勇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我们纵然可以苟且偷生,可是拥雪关后远非楚氏一门。”楚识夏同样摇头道,“楚家退了,难道让朝中蝇营狗苟之辈与北狄周旋么?恐怕不到祥符十三年,大周便已覆灭。”

“那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鬼市主难以忍受地跳将起来,焦躁地在原地转来转去,愤怒道:“沈妩是这样,你也是这样!究竟是你们楚家血脉相承,全是犟种;还是她正好和你们云中楚氏的犟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鬼市主眼珠血红道:“你的心好似很大,装着江山社稷,却又很小,没有眼前人立足之地。”

鬼市主像是在训斥不识好歹的楚识夏,又像是在埋怨抛弃他的沈妩。他从一个生死不由己的孩童,长成如今的鬼市之主,却还是念念不忘狭窄房屋中的那盏灯火。

虽然那盏灯并不是为他而燃,只是无意间照亮了他昏暗的生命,也足以令他慰藉此生。

他守着这句谶语大半辈子,为其生,为其死,本以为堪破后便了无牵挂,却偏偏多出来一个楚识夏。正如当年鬼市主救不了沈妩,如今他也救不了楚识夏。

简直像是历史的重演。

楚识夏避而不答,说:“你走吧。救命之恩,我当涌泉相报,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会尽力满足你。唯独这件事,恕我不能答应你。”

“就算明知是死局,你也不退?”鬼市主声音嘶哑道。

“不退。”

“真是……犟种。”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已经猜到妈妈是什么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