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将门权宠 > 第39章 多情总为无情苦(三)

将门权宠 第39章 多情总为无情苦(三)

作者:薄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9:03 来源:小说旗

“太子今年二十岁,年幼时曾与清河崔氏一女子指腹为婚,后来那女子病重去世,太子便至今没有婚配。其实以太子的身份地位、人品相貌来说,再寻一个相称的妻子并不难,但他仍未定亲。”

邓勉散着裤脚,乡野村妇似的光脚踩在凉席上,胳膊架在膝盖上扇扇子,侧头问沉舟:“你知道为什么吗?”

沉舟自然摇头。

沉舟横剑放在膝上,衣衫齐整,严丝合缝地遮住了身上每一分雪白的皮肉,像是不会热也不会流汗的玉菩萨。他端着苦得发黑的药汁,喝茶似的一口口抿着。

“因为陛下不许。”邓勉一拍膝盖,娓娓道来,“太子是摄政王的外孙,若再娶一个家族势大的女子,说不准下一朝又有一个摄政王。”

届时,天下名义上还是姓白,但再也不是白家的天下,而是世家门阀的天下。

沉舟想起一首诗,心中哂笑。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

皇帝的猜疑永无止境,而太子倚仗着摄政王,居然也不愿让父亲对自己生疑,生生将终身大事耽误到了现在。太子自己也认为,这个江山还是要姓白。

沉舟抬起手指敲了一下桌面,意思是继续。

邓勉便摇着扇子,接着说:“太子是个好人,每年都会帮着皇后在城里架棚施粥,安置流民。”

沉舟不置可否,只是吹皱了一碗药汁。

太子架棚施粥救的人,恐怕还没有被三皇子打死的人多。与其架棚施粥,不如管教好三皇子来得积善行德。

“哎,沉舟,你问那么多太子的事干什么?”邓勉凑近了,神秘兮兮地问,“我大哥不会要投太子党吧?”

沉舟没搭理他,邓勉却以为他默认了。

“太子党好啊,这样她就不用跟摄政王作对了。”邓勉嘴上这么说,兴致却并不高,“这帝都里,跟摄政王作对的有几个有好下场?”

沉舟喝完了药,不轻不重地把碗往桌上一放,慢慢地打着手语,力求让邓勉领会到自己的意思。

“我听说皇后要为一个和尚设宴,接风洗尘,太子会去吗?”

邓勉大喇喇的,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当然会去啦!你说的是青玄大师嘛,那个接风宴不就是在三天以后?”

沉舟点点头,握住了膝上的剑,闭目养神。

——

三日后,秋叶山居。

楚识夏用一根簪子胡乱盘了头发,咬着毛笔头冥思苦想。

她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大大小小十几碗药汤,都是与血莲药性相近的药配合药方熬制出来的。

但每一个效果都不理想,似乎总是差一点。

程垣愁眉苦脸地推门进来,有些沮丧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大小姐,城里城外的药铺医馆我都找遍了,每一家都说没有这个药,要么就是售罄。”

楚识夏这些日子以来为了这个药焦头烂额,乍一听到这句话,后知后觉地回过味儿来了。

“血莲这种药材珍贵且罕见,说没有我信,说售罄就有点假了。”楚识夏阴沉沉地说,“能用上血莲的人,大都是阎王叫他三更死,大夫偏偏要留他到五更的。怎么可能这么巧,早不售罄,晚不售罄,我要买他们就售罄了?”

程垣瞠目结舌,有些惊讶地问:“您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下了命令,不许卖血莲给我们?”

楚识夏咬牙切齿,“啪”的一声折断了手里的毛笔,指腹被断裂的竹子刺得鲜血直流。

程垣吓了一跳,“大小姐,恕属下斗胆,府中是谁病重?”

“不管是谁病重,阎王难道会看在我的面子上晚一些收他么?”楚识夏苦笑。

也许是年幼时过得太过顺风顺水,所以上天从不眷顾她。

“您稍安勿躁,我再派人到帝都附近的城镇去问问。”程垣道,“您别忘了,今晚还要去赴皇后的宴。”

楚识夏越想越烦,拆了发簪砸进药碗里,“当”的一声砸得三四个药碗胡乱倾倒。

——

缘觉寺是帝都香火最旺的寺庙。

不仅因为许愿灵验,更因为皇后礼佛,达官显贵趋之若鹜。

寺庙中收留了许多无父无母的孤儿,从小便被教养向善,若有意考取功名便虽寺中先生读书;若不愿则在寺中剃发受戒、皈依佛门。能做这么大的善事,自然逃不开两个字——“有钱”。

“你知道‘缘起’是什么意思吗?”楚识夏掀开马车帘子,探出半个头看着灯火辉煌的缘觉寺,喃喃自语般问道。

程垣不敢确定她是不是在和自己说话:“什么意思?”

“佛说,世间一切都有缘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劝人向善。这就是‘缘起’。”楚识夏莫名地笑了一声,苍凉又无奈,“你信吗?”

程垣毫不犹豫地摇头,又点头——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姐,被父亲出卖给阉宦是她的不幸,但楚识夏愿意出手相救,却又是她的幸。

也许这就是姐姐的好报。

楚识夏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哀哀地叹息一声。

如果真的有佛,那就保佑沉舟这次平安无事吧。

我愿为佛奉百年香火,愿此身常怀慈悲之心,愿死后堕入阿鼻地狱,承担一切罪孽。

求你,让他活吧。

“大小姐和沉舟,都会有好报的。”程垣忽然道,“就算没有,程垣也愿意拿这条命替你们去搏。”

楚识夏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程垣眼神坚定。

——

宴席设在缘觉寺正殿之前,进入佛寺不得佩刀剑血腥之物,以免冲撞佛祖,故而禁军和羽林卫都在外面等候。

楚识夏没有佩剑,只是着一身素锦长裙,手里握着一把黑色绘金竹的折扇。她发间没有戴繁复华丽的首饰,只是以银簪束发,长长的发带带着穗子点缀发间,自有凌雪梅花清冽寒澈的美。

帝后罕见地同时出现,但皇帝神色如坚冰,不苟言笑;皇后亦表情淡淡的,不曾多说一句。两人之间隔着两掌宽的距离,却犹如隔着楚河汉界。

席上坐着六位皇子,楚识夏的座位也仅次于六位皇子。

她头一次见这六兄弟一齐出现,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二皇子是陇西李氏之女所生,因为腿脚不便,鲜少在人前走动,被人注视时总是阴恻恻地盯回去。

五皇子是清河崔氏女所生,才刚过十岁,举手投足间却如三皇子一般骄矜自傲,折腾得伺候他的宫人满头大汗。

六皇子的母亲则是关中裴氏的贵女,才三四岁大,端端正正地坐在母亲身边,努力学着小大人的模样。

“楚姑娘别看了。”坐在楚识夏旁边的白子澈低声道,“六弟弟等会儿就要满身口水地过来要你抱了。”

那白白胖胖的小团子果然咧嘴一笑,对着楚识夏张开了双臂。楚识夏惊骇地展开扇子掩住了脸,悄声道,“谢过四殿下提醒。”

青衣僧人慢悠悠地走进宴席,对着上头的帝后一拜,念了声佛。

这秃驴既不老也不丑,相反,隐约可见其年轻时眉眼的英挺。他衣着简朴,全身上下看上去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点也不像饱受国母敬重的“圣僧”。

宴席的主角青玄大师终于姗姗来迟。

皇帝早就不耐烦了,他本就不信鬼神,若不是青玄声称有天竺国礼献上,他是不会纡尊降贵前来的。

“陛下万安,娘娘万安。”青玄大师缓缓道。

“大师既然到了,那就开席吧。”皇帝抬手道。

佛寺的宴席自然是斋饭,楚识夏吃得没滋没味的,心里还在惦记那味血莲。

宴席吃到一半,青玄大师顺水推舟地提起天竺国礼。

楚识夏撑着下巴,百无聊赖地看着武僧们推进来个两人高有余的庞然大物,上头盖着块飘飘扬扬的红布。

红布猛地被扯开,露出其下的玄机来——那是一尊青铜打造的明王像,三头六臂、背有烈焰,明王怒目而视、须发皆张,其眉目威严、其气势庄严,令人望而生畏。

“此乃天竺使者为我帝朝献上的明王相,护佑我帝朝国祚绵长、陛下千秋万代!”

青玄大师站在巍峨的明王像下,展开双臂,高呼道。

白子澈却抽抽鼻尖,低声道,“好像不对。”

楚识夏把视线从明王像上收回来,问:“什么不对?”

“有颜料的味道,那好像不是青铜。”

楚识夏睁大了眼睛,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明王像制造之精美、工程之浩大的时候,猛地拍案而起,大喝道:“有刺客,护驾!”

几乎是同一瞬,明王像自内而外地爆裂开——那果然不是青铜,而是由颜料涂抹的陶瓷!五六个刺客以难以想象的柔韧藏身其中,手环腰、腿环颈,叠在了一起。

“陛下小心!”

楚识夏踢飞了沉重的桌案,汤汤水水一齐砸到了直扑皇帝而去的刺客身上。楚识夏飞身纵前而去,刺客正好爬起来,挥舞着短刀直取她的咽喉。

折扇竹骨的缝隙卡住短刀刀刃,楚识夏偏头躲过刀刃,被刺客逼得步步后退,一脚踩在了台阶上。

楚识夏身后,是大受惊吓抱成一团的帝后。

折扇在楚识夏手中刀剑一样旋转飞舞起来,刺客握刀不及,反被她绞了兵刃,窝心挨了楚识夏一脚,肋骨断裂、口吐鲜血,倒飞出去砸在同伴身上。

宴席上的宾客吓得惊慌失措,只有白子澈和白焕冷静地站起来,不约而同地站到了皇帝身前。

“青玄,你要谋反吗!”皇后撕心裂肺地喊。

“谋反?你是陈姓女,我即便要谋反,反的也是白家的天下,跟你有什么关系?”青玄冷笑一声,“都给我上!”

禁军和羽林卫破门而入,但刺客距离这群皇亲贵胄只有几步之遥,他们投鼠忌器,一时间竟然不敢动作,就此僵持。

一声孩童啼哭,众人这才惊觉,裴妃被刺客一剑贯心,六皇子生生被刺客抓在了手上。六皇子哭喊着母亲,软绵绵的手脚挥动着,脖颈被刺客的匕首擦破了皮。

白子澈听着那一声声母亲,眼角抽搐。

“放开我弟弟。”白子澈忽然说。

青玄大师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四殿下,你这个弟弟叫得亲热。你母亲也姓裴?”

“我母亲不姓裴,但他一个小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弄死。”白子澈的声音冷得可怕,“我和他一样,我们的父亲都姓白,你是否愿意要一个活得长一些的人质?”

“子澈!”皇帝出奇地急了,“你在胡说什么!”

「【1】“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