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将门娇:将军大人有点糙 > 第185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将门娇:将军大人有点糙 第185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作者:寒江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42: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皇后娘娘来了。”

宫人进来禀报时,宋挽正蹲在美人榻前帮太后绞指甲。

太后年纪大了,再怎么养护,手掌也变得皱巴巴的,指甲也变厚了些没有年轻时那般好看,绞起来有些费劲儿,绞完还要细致的打磨才行。

宋挽正想起身退下,太后淡淡道:“继续,不必回避。”

宋挽便继续蹲着帮太后打磨指甲,片刻后,皇后走进来。

昨日赵擎没有召见皇后,皇后约莫是在御书房外等了一夜都没睡,整个人看上去憔悴极了。

走到太后跟前,皇后扑通一声跪下,哑着声说:“求母后给儿媳指条明路。”

皇后没有上妆,面色苍白,唇更是被冻得有些发青,嗓子沙哑得厉害,应该是染了很重得风寒。

太后觑着皇后,故作不知,温声问:“皇后如此是为何故?可是与陛下吵架了?”

皇后摇头,说:“熠儿遇刺,凶手宋清风已经被抓进大理寺,因为宋清风是郢儿的近侍,现在宫里有谣传说是郢儿指使宋清风去刺杀熠儿的,郢儿也是母后看着长大的,母后应该知道郢儿是什么脾性,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啊。”

这话皇后原本是打算对赵擎说的,但赵擎不肯见她,皇后只能来找太后。

太后没有因为皇后的话起什么波澜,淡淡的说:“这件事陛下不是已经着大理寺的人彻查了吗?孰是孰非自然会有分晓,皇后如此着急来找哀家,未免也太沉不住气了。”

太后的语气平静又寡淡,好像牵连在其中的并不是她的两个皇孙,而是陌生人。

皇后心头发凉,捏紧绢帕说:“母后,儿媳知道郢儿这几日的表现让您有些失望,都是儿媳没有教导好他,儿媳愿意接受惩罚,但郢儿是好孩子,宋清风心思歹毒,郢儿是因为同窗之谊被他骗了才将他留在身边,如今他定是要反咬郢儿一口的,求母后一定要相信儿媳。”

太后手上还拿着那串紫檀木的佛珠,她转动了两下,幽幽的说:“宋家男丁都该处斩,你既然早就看出宋清风心怀不轨,为何还要纵着郢儿把他留在身边?”

还能是为什么,不过是卫阳侯府的通病,又要做恶心人的事,又要搏那摸不到看不见的名声。

当父皇的抄了宋家,当儿子的为了同窗之谊留下宋清风,这不是正显得做儿子的更宽仁和善么。

更何况宋清风还是个有才学的,若是真能为赵郢所用,日后所有的腌臜事不都能让他去做么。

他背负骂名做奸臣,赵郢做千古明君,多好?

皇后无法将这些话说出来,只能底气不足的说:“是儿媳不好,求母后降罪。”

太后没有说话,只安静拨弄着手里的佛珠,皇后这时候也不知道能说什么,只能安静跪着,祈求太后能心软。

宋挽帮太后磨好一只手的指甲,正要换另一只手,宫人来禀:“太后,卫阳侯府老夫人求见。”

太后换了只手拿佛珠,让宋挽帮她绞指甲,淡淡道:“请她进来。”

卫阳侯府老夫人很快走入寝殿。

这些年都是侯夫人管事,侯老夫人已经好些年没进过宫了。

今天她穿得很华贵,一身靛青色绣海棠图案的棉袄子外面罩着一件同色褂子,头上的抹额攒着一颗又大又圆的玉石,手里抓着黄花梨木的龙头拐杖,气势很强,比太后也不遑多让。

侯老夫人看见皇后跪在这里也没意外,掀了裙摆作势要跪下行礼:“老身拜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侯老夫人到底年纪大了,行动不大便利,跪到一半便吃力起来,太后递了个眼色,一旁的宫人立刻上前扶住侯老夫人。

太后温和道:“老姐姐好些年不入宫了,哀家还挺想姐姐的,不过姐姐穿着先帝赐的诰命服来此,哀家瞧着也不像是要来叙旧的啊。”

侯老夫人当然不是来叙旧的。

因为赵熠遇刺,冬桂节提前结束,其他的世家子弟和小姐都回了家,楚若琪和楚逸辰却没能回去。

卫阳侯不敢去探赵擎的口风,只能让侯老夫人来探太后的口风了。

侯老夫人没有直接表明来意,由着宫人扶着自己坐下,而后问:“皇后这是犯了什么错,怎么在这儿跪着?”

皇后是侯老夫人的亲生女儿,这么多年母女俩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如今见面,却是尊卑有别,连说话都是疏离的。

太后没有说话,平静的看着皇后,皇后立刻说:“母亲,是我没有教导好郢儿,让他将宋清风那个贼子留在身边,惹下如此大祸,我是自愿来母后这里请罚的。”

侯老夫人义正言辞的说:“这的确该罚!”

太后没有接话,拨弄着佛珠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到底是自家人被拽在别人手里,侯老夫人没有太后能沉住气,谨慎的说:“冬桂节提前结束,其他人都回家了,辰儿和琪儿却没回去,宫里也没人捎个信,不知这是为何?”

太后没有绕弯子,说:“皇子遇刺,事关重大,被放回家的都是不相干的人,被留下的,自然就是与这件事有关的人了,老姐姐也算是阅历丰富,背后的缘由难道还想不明白?”

侯老夫人面色微变,虽然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耳从太后口中听到这话,还是心尖发颤。

谋害皇嗣是多大的罪名啊,被卷入其中还能落下什么好吗?

侯老夫人轻声道:“辰儿和琪儿不会做这种事的,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太后说:“现在大理寺在调查,若是有误会,必然不会冤枉他们。”

太后答得相当官方,没有一点要偏袒卫阳侯府的意思,侯老夫人眉头皱起,发现事情比她想象中还要严重。

正在努力想解决的办法,太后又说:“对了,有一件事不知道老姐姐知不知道。”

侯老夫人眼皮一跳,问:“什么事?”

侯老夫人面上的诧异相当真实,不过太后并不想探究她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直接说:“琪儿和郢儿偷尝了鱼水之欢。”

侯老夫人的表情出现裂痕,第一反应是去看皇后,因为太过震惊,侯老夫人的眼神带了一分责备。

皇后没想到侯老夫人第一反应是责备自己,怒火一下子攻上心头。

如果不适侯夫人把楚若琪送到赵郢身边,赵郢怎么可能要了楚若琪的身子?这件事要怪也得怪卫阳侯府没把楚若琪教好。

想到这里,皇后也不护着楚若琪了,垂眸避开侯老夫人的目光说:“这件事我问过琪儿了,前些时日郢儿为了安置难民,暂时住在廷尉府,琪儿听说郢儿生病了,偷偷去看他,两人一时情难自禁,这才犯下如此大错。”

皇后证实了太后的话,还点出楚若琪是自己送上门去找的赵郢,侯老夫人听得脸都绿了。

还没成婚就和男子偷欢,卫阳侯府还从没出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太后只当没看见侯老夫人的脸色,说:“这次雪灾很多百姓受难,为了赈灾,国库也有些空虚,在这种关头,他们还有心情想男欢女爱的事,委实太不懂事了。”

侯老夫人说不出话来辩驳,太后继续说:“这件事传出去皇家和卫阳侯府都没面子,若是放到寻常人家,只怕是要浸猪笼的,琪儿也算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哀家不想如此待她,若最后大理寺判定她与熠儿遇刺一事没有关系的话,就让她去城郊找座庵庙与青灯古佛为伴吧。”

太后这决断有些太严厉了,一点都没给卫阳侯府留面子。

楚若琪正是议亲的年纪,好端端的去了庵庙,让旁人怎么想?

侯老夫人急切的说:“太后,这件事的确是琪儿不知事做错了,但她没有坏心思的,她与郢儿是两情相悦,如今不宜操办他们的事,等明年天气暖和了,雪灾之事了结,让她以侧妃身份入宫也是可以的啊。”

侯老夫人让步,只要了侧妃之位,心里已经把楚若琪和侯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太后放下手里的佛珠,佛珠与桌子相击,发出不轻不重一声响,气氛顿时冷凝,宋挽也停下帮太后磨指甲的动作。

太后冷着脸,撕掉温和的假象说:“哀家与姐姐也是手帕交,念在这么多年的情谊,原本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但姐姐好像不能理解哀家的意思,哀家就直说了吧,琪儿这一年来的表现,实在让人太失望了,就算她没有与郢儿偷欢,哀家也不会让她嫁给皇嗣。”

侯老夫人一直觉得楚若琪的太子妃之位是十拿九稳的,没想到太后竟然觉得楚若琪连皇子妃都不配做。

这岂止是看不上楚若琪,这是连整个卫阳侯府都瞧不上啊。

侯老夫人气得手都在抖了,太后并不看她,看向皇后说:“皇后也别跪着了,你的病还没好,地上凉,一会儿若是病情加重就不好了。”

“母后……”

皇后还想说什么,太后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警告意味十足的说:“皇后入宫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应该知道,有些事,咱们能参几句言,但有些事,管不得就不要管,这个道理难道还要哀家教你?”

皇后张了张嘴,没有发出声音。

太后寝殿烧着炭火,明明很暖和的,皇后这会儿却觉得冷风从门缝卷了进来,整个人都好像处在冰天雪地之中。

陛下之前让郢儿处理难民的事,分明已经打算让他辅政了,事情怎么突然变成这样的?

皇后跪在地上没动,太后对宫人说:“还不快把皇后扶起来。”

宫人去把皇后扶起来,太后重新拿起佛珠不咸不淡的说:“哀家累了,这些事大理寺自然会尽快处置,在真相没有出来之前,你们急也没用,不如老老实实等着,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至于连这点城府都没有。”

太后下了逐客令,皇后和侯老夫人没理由待下去,只能行礼退下。

宋挽又继续帮太后绞指甲。

宋挽动作轻柔,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做事又专注,年轻人里很少有她这么沉得住气的,不过相处了短短几日,太后就忍不住对她生出喜欢来。

叹着气说:“你这丫头的性子倒是不错,可惜了。”

宋挽知道太后在惋惜什么,有楚若琪做对比,如果宋家还在,太后约莫会想让宋挽做太子妃。

但太后忘了宋挽一直体弱多病,宋家的根基也没有其他世家大族那么身后,真到了那么一步,太后又会将其他的因素纳入考量。

她的惋惜,不过是一闪而逝的感叹罢了。

宋挽低着头,柔柔的说:“能侍奉太后是奴婢的福分,奴婢此生没什么好可惜的。”

这话听着很是熨帖,太后的表情温和了些,不多时,又有宫人来报说:“太后,淑妃娘娘来了。”

淑妃很快走进寝殿,昨夜赵擎许诺会陪淑妃一起去行宫看赵熠,淑妃今日的状态看着好了不少,眼睛虽然还有些肿,却并不让人觉得丧气。

“臣妾拜见母后。”

淑妃福身行礼,太后与她寒暄了几句,淑妃上前从宋挽手里接过器具帮太后磨指甲。

这事淑妃做得很是熟练,太后面上带了笑,有些慈爱,看淑妃的眼神如同看着自己的女儿。

太后问:“眼睛肿成这样,哭过了?”

淑妃说:“听说熠儿伤得很重,臣妾太担心,实在没忍住,让母后见笑了。”

太后揉揉淑妃的脸,说:“你性子温和,总是爱笑,哀家记得上一次你哭还是熠儿七岁的时候玩匕首,不小心伤到自己,从那以后,你就不许雾清宫的人用匕首了。”

宋挽立刻想到赵熠胸口那条疤。

那是……他自己不小心弄的?

听到太后提起这件事,淑妃也是怔愣了一下,太后继续说:“别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熠儿都有两次大难了,以后一定福泽不绝,你可以安心享福了。”

太后这话,很有深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