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 1333、工业化,才是最大的梭哈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很多欧美记者在追着荆小强跑了。

在洛杉矶,迪尼士收购案那么大的场面,那么多记者,杰斐逊作为唯一见证了所有内部会议,甚至从荆小强那明了所有细枝末节的剧评家、专栏作家,已经算是行业翘楚。

他在洛杉矶最后有悄悄提醒过,是否注意整个收购案的局面,从索洛斯到卡登伯格,再到奥尔维都是尤太人,这里面是否有未可知的联系。

这倒是说明他对荆小强已经完全信任和着想,荆小强之前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会不会是个局。就像他认为哄抬AHA是对花旗金融经济最好的肥皂泡,尤太资本肯定有这样的动机。

别人可能不知道,在百老汇和好莱坞,都知道这条铁律,得罪导演、明星都不可怕,千万不要得罪尤太投资人。

苏妃玛索去年依旧踏着上一世的轨迹,拍了那部饰演法西兰公主的《勇敢心》,这是认识荆小强前就签下的协议,也是她敢于闯荡好莱坞的。

今年五月的票房也达到了两亿多美元,算是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

在老余、老张他们眼里这是明年能跟《角斗士》以及还未上映的《赎罪》争夺奥斯卡的主要对手。

可实际上荆小强内心知道,这才是96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苏妃玛索本来也是靠这部戏在好莱坞立足,现在当然无法跟《速度与激情》带来的疯狂票房相提并论,历史大片再雄伟都很难跟***比市场名气和收益。

就这样自导自演的大佬,还是爱兰尔裔,后来因为对尤太人出言不逊就被彻底封杀。

甚至如果没有荆小强,艰难熬过炼铜案的米高,最后据说也是倒在针对尤太人的言论上。九十年代中期还不明显,二十多年后的荆小强太懂了。

那······就姑且当做尤太人在做局哄抬自己呗。他又无所谓。

死于零元购的他当然明白这套把戏。

所以非常坦然的接受了各方媒体对他的狂轰乱炸。

大约有二三十位杰斐逊筛选过的媒体记者跟着到了焦盆,全程「直播」了迪尼士新高层对东京迪尼士的视察、安抚和推广。

据说也对迪尼士股价从七百多亿美金上升到九百亿立下功劳。

各方都看到了东京迪尼士那种万众仰望的热闹场面,对迪尼士乐园在未来世界各地的拓展很乐观,更是亲口听见荆小强谈起他和苏妃玛索都会对巴黎迪尼士的推广倾注心血精力。

这才是造电动车那位后来无时不刻都在影响股价的套路吧。

有杰斐逊把关,荆小强现在开始逐渐培育自己的大面积喉舌,在互联网社媒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这种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效。

而且不但在洛杉矶、焦盆,荆小强回了沪海东躲西藏的日子,那些位媒体也没少第一次认真看内地。

现在跟着到了平京,荆小强也接受了屈导张罗牵线的砖儿台采访。

当然不会公开提及那个世界首富的说法,荆小强依旧谈音乐,谈艺术,谈电影电视。

算是公开亮相表达砖儿台的官方支持,也暗暗敲打有些方面,连砖儿台都避而不谈这个世界首富头衔,该懂的就懂,不要继续纠缠这个事情了。

这些欧美记者真是跟着荆小强比较深入的观看了这个还有点灰蒙蒙的东方大国。非常落后,但充满了生机勃勃。

不那么奔放更多是好奇的看待逐渐拉开帷幕的外面世界。渴望美好生活却没有想象的那种封闭跟提防。

这一切当然也会随着他们对荆小强的报道,一起传回欧美舆论中。

所以最后曹菲和荆小强在修葺一新的四合院,回请各位港商和外媒举办

酒会,也恰如其分的展现了一个「互联网新贵」应有的香风丽影奢华场面。

不然都千亿美元身家了,回到祖国还天天吃胡同口的豆汁儿,会不会让人怀疑像个清教徒或者坚定的马列分子。

这时候时间都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回国「休假」已经差不多两个月的荆小强直接带着欧美媒体,还有部分港商一同乘坐号前往HK。

因为四面八方的急切伸手,反而导致荆小强不怎么在沪海露面,本来打算去沪海队主场给佩特雷斯库和维埃拉加油打气都取消掉。

更别说连以往固定的歌舞中心长期演出都没了。不知道这样的表态能不能让有些人的嘴脸收敛些。但是来到HK就在文化中心连场展开演出。

千亿富豪到HK文化中心的演出,当然会引得无数商贾名流捧场,那些在747专机上被奢华气派震慑的港商,更是拖家带口的来支持。

但更多人瞩目的还是荆小强对汽车产业的关注。

他不是从洋行手里拿回来一堆乱七八糟的地契、房契么。潘诗颖安排人陆续帮他梳理出来。

除了把能够修建的地皮划来给陈薇羽考虑能做什么,就是那些距离海港购物中心也不远的深水围旧楼,也就是俗称的唐楼,三五层楼却叠叠层层违建多少层,里面住得乱七八糟。

派地产人士逐渐清理出来。

那一带实际上是六七十年代经济腾飞前,HK的工厂所在地,有一栋更接近工业楼宇容易拿回使用权的腾空之后做了漂亮的「汽车研发中心」,来自大嘤和焦盆、汉斯的工程师加上部分「HK本地青年工程师助理」都在这边展开工作。

都在油尖旺这一带,相距曹菲的屋顶寓所也就五六个地铁站的距离,荆小强晚上和曹菲共同登台唱歌,白天基本上都泡在这边。

港媒自然又跟欧美媒体一起围观超级富豪的非凡才华。看他用多国语言跟工程师们探讨各种车身上的细节。

从每个转折到曲线变化,从车灯式样到内饰风格,HK人从来没有涉及过的汽车产业设计话语权,被荆小强展示得全面又精准!

然后HK研发中心的数据会跟大嘤那边机场旁边的研发中心通过网络完全共享。接连好几天的本埠媒体都在惊叹,这就是高科技,新时代的来临吗?

HK会随着这一波汽车工业转型变化,安然度过97吗?社会各界都在热烈讨论关注这座巨大的超级汽车工厂进展。

虽然大多数HK年轻人不屑进厂打工,但有的是满口粤语年轻人被「马坎中介」带过来参加培训。日产的动作最快,这时候距离当初签下搬迁协议过去半年多点。

全盘搬迁的他们已经把Rasheen越野车,也就是当时参观完日产工厂,他和坂井溜出去胡天胡帝开的那辆家用SUV,后来本应发展成为奇骏系列的小型SUV,迅速按照荆小强的要求,改出来个皮卡版本。然后把这条完全成熟的生产线,用一线两款的思路在HK汽车工厂安装调试培训完成,展开批量生产!

争取在年底达到月产量过万的效率,如果等到各种物料人工理顺能达到年产二十万辆的恐怖产能!

实际上发动机、冲压钢板甚至各种螺丝钉都还是从焦盆本土采购,只是完全按照内部采购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的海运费提供给HK厂。

未来的目的就是逐渐降低这些原材料、零部件的本地采购价。焦盆人表示很有信心做不到。

当时荆小强和坂井开着这辆SUV游玩的时候,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限定在了旅社和榻榻米上,但还是感觉非常合适。

对他的块头有点拥挤的小型SUV,比焦盆本土的Kar小车车又要大点,一家五口绝对不局促,

后排稍微加长点改成货厢的小皮卡,实际上在东南亚到中东地区都有非常好的销路。

这等于是给MINI、甲壳虫生产线打了样,汉斯人表示我们的生产线也不会差,但这配件能力从遥远的欧洲过来就有点现实,更要加强部分零配件本地化。

恰恰正中荆小强的下怀。

MINI则彻底交给日产做生产线,这个过程荆小强掺杂点「HK汽车工程师」也很合理吧。

反正都是从粤东千辛万苦凑起来的二三十位汽车产业专家,有人甚至参与过欧洲车型在国内的生产线,但都从未参加过生产线从头设计建立的源头工作,暗地里激动得不得了。

这就是荆小强之前拿到方便面生产线都很痛苦的原因。

逆向破解固然是有可能仿制出一条完全一样的生产线,但很难解决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的根源问题。

生产线上哪怕一颗螺丝、一根线路的设计都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要这么搞,最后只能亦步亦趋的小心翼翼照着做,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出来的东西就没法用。

唯有从头参与设计生产线,学会这种设计思路,才是能够彻底搞懂这种工业品思维的终极方式。

等于最后的MINI车,除了牌子顶着大嘤,还能顺着大嘤殖民地的渠道去销售,汽车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三大件由大喂本土的工厂提供,其他全都由日产补齐。

大喂那边要的是让相关产业链苟延喘息,哪怕不是全产业链,能给选民交代就够了。

日产得到了新的扩张机会,也全力配合。

然后和汉斯工程师们还能一起观看路虎揽胜的半手工组装线在HK建立。这种年产不超过三千辆的流水线,也就奢侈品牌能支撑得起玩法。

站在已经初见规模的巨型汽车工业区,看着已经陆续试制出厂的近万辆Rasheen越野车、皮卡车整齐排列在厂区停车场。

连潘诗颖都感到有些心惊肉跳,玩工业,比赌场上的梭哈都恐怖。

轻而易举就是上亿美元的产品库存堆积在这里,卖不出去的话就全砸在手里了。

荆小强却越过这片停车场,隐约看见那边正在如火如茶建设的鹏圳轮廓,心里哪里会在乎这点投入。不过既然连产品都生产出来了,那还是要想办法卖掉的。

既然说了是为东南亚市场开拓准备,那今年的环球巡演就从东南亚开始吧。试问天底下,有哪家工业制品有这么强悍的推销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