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 806、双城记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806、双城记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荆小强本来很想拿背后的电视塔说事儿。

兰玲带回来的报告里面,有常丹琳对目前湘南电视台的分析。

还没满二十岁的常丹琳大专都没读完,这半年一直在鹏圳守着外景地建设,张罗剧组,拉扯整个电视剧的拍摄,据说麦培薇过去看了就想把这姑娘要走做副手!

但常丹琳表示老娘是湘南人,跟着小强不去给资本家打工,现在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让湘南电视台能改头换面出彩。

换句话说她爹妈在单位也能有面儿,更有效益。

就像之前国内电影发行全都被拿捏在有关部门手里,所有制片厂、影业公司都赚不到钱,除了偶尔出现《雪原谷》这样的爆款才能分点羹,所以今年开始分权。

电视台更惨,各省各地基本就是个砖儿台中转站,什么资源都被砖儿台捏在手里,而且各省台还天然没有抵抗力。

因为地球是圆的,电视信号无线传播就只能在高处,越高自然覆盖面越大。

这就是沪海台斥巨资修这个电视塔的原因,修了才能彻底覆盖整个沪海地区,甚至周边八十公里范围内都能收听收看。

而砖儿台是卫星台,可以轻松覆盖全国,这特么谁打得过?

湘南地区则因为山区众多,省台覆盖面更惨。

传播不开就没收视率,没收视率就没广告投放,没广告投放就没钱发展,走进死循环。

现在电视剧拍出来正在后期编辑制作,比电影简单得多,那么就要考虑盗播的问题,她结合滚社搞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公司就要开始试运行。

这样才能保证湘南台放了,再卖给其他省台放,尽可能赚钱。

荆小强却打电话问她:“那有没有可能去争取湘南电视台上卫视呢?现在不是已经有几个西部偏远省份和砖儿台上了卫星电视吗?湘南能不能争取到这个呢?”

这对荆小强来说是个顺手拼缝儿的事情。

上辈子他98年出国的时候,貌似已经有不少省台陆续上星,也就是说这事儿可与不可都事在人为。

大多数这个年代的事情,其实都关乎于有没有人敢担责。

上面是鼓励各种创新开放尝试,空白机会非常多。

湘南台后来能成为国内娱乐业的扛把子,还是有些彪悍本性在里面的。

常丹琳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湘南电视台只要上星,那就是全国播放,电视剧广告就能达到和砖儿台一个级别的覆盖。

荆小强开导她,广告价钱可能前期不如砖儿台,但市场会慢慢证明当硬件水平都一样了,砖儿台反而是受限制比较多的那个,湘南台只要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吃螃蟹,不就搞活了?

所以湘南台现在的关键在于能否搞定上星资格。

常丹琳立刻返回湘南去找那些叔叔阿姨探讨工作。

大多数时候固然有各种二代做大死坑爹妈,更是堵住了各种普通人上升的机会,但如果遇见真有能力的二代做事还是方便很多。

况且还有明姐的老公,现在作为湘南副台长也闻讯打电话过来探讨这一步的得失。

在荆小强这里当然知道有百利无一害了,省台上星抢了先的绝对吃到肥!

之前上星的几个省台,都是偏远辽阔地区为了节约建设差转台的成本,自身又不具备创新能力。

湘南电视台简直一拍即合,据说已经开始“运作”。

相比之下沪海呢,做专访之前看见电视塔聊了几句,袁嘉介绍其实十年前就递交了申请,然后这样那样的手续、拨款直到前年才开工。

也就是说十年前无比正确的决定,十年后其实已经不太合时宜了。

于是这座闻名遐迩的电视塔,必然会让沪海台对上星不太感冒,因为一旦上星不就证明这座耗费巨资的塔多余嘛,谁担得起这个责?

这倒也谈不上追责,毕竟哪怕到现在93年,也没人敢说上星会怎么样,而且电视后面还有网络时代这个巨无霸,网络时代后面又有移动网络这个人手一台终端的局面。

电视台除了覆盖信号的功能,在全世界也大多都是风景名胜旅游点。

不过时代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滚动下去,明摆着沪海台会在卫星电视时代落后了。

但荆小强的情商还是不至于在沪海台的节目上谈这个。

他谈电视塔旁边隐约能看见的“滨江花园”:“没错,无论拍电影还是出国表演,我们都赚了些钱,但我始终记得有位长辈的教诲,与其说创造财富,不如创造更多人的就业机会,所以我们响应国家开发蒲东的号召,到蒲东来修住房,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后面我不记得了,但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这一连串改革中的时代,好了,这里我要引用狄更斯的那句名言,对每个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观众们都有点惊吓,这是可以在电视上说的吗?

习惯了各种官方语言的电视报刊,这可以在电视上说吗?

恰恰九十年代还真是啥都敢说,因为公开发言的渠道就那么几个,很好管控。

所以甄别、筛选管理也容易。

反而是到了后面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台手机都能广而告之,这个管控压力巨大,自然也就管得越来越严。

好比荆小强这话头一转:“就像刚才你说的,因为这是个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时代,一切都有可能,在苏京路开一家店可能会赚几十万,到蒲东来买套房可能会房价暴涨,辞职下海可能会创业成功,很多领域都是空白,等待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们去拼搏,相比阶层固化的旧时代,这就是最好的时代,可如果你瞻前顾后,得过且过,只想享受却不愿付出努力,错过了这个火红的年代,在你的人生当中,肯定就是最糟糕的时代。”

没错,这就是说他自己。

相比早就阶层固化的欧美社会,相比二三十年后内卷越来越严重的国内,**十年代绝对是草根逆袭、白手起家的最佳阶段。

放到二三十年后,他这番言论可能在网上会被骂到死,你不过就是个唱歌的,有什么资格怂恿别人去创业、去买房……

但这时候起码听了他的,改掉那种还等着福利买房的思维,想方设法来蒲东买套房,几十年后一定都会是荆小强的脑残粉。

由此,荆小强这么一个电视访谈,直接带动了沪海房地产经济的爆发!

这也不离谱,**十年代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因为一张报纸、一段新闻之类引起的。

荆小强在沪海的口碑本来就好,一说起他搞那个房地产,拆迁赔付很公道,买房交房更是信誉至上按时又按量。

知道点内幕的还会说起哦哦,就是那个《转角遇见你》电影里面那个超市呀,那就是荆小强他们当时搞来拍电影的。

hk已经很流行这种超市了,国际社区那边有个大的,但没有这个方便呀。

对的,那个国际大商超适合欧美人开车,十天半个月采购一大车的模式,这会儿只有自行车挤公交,千里迢迢跑这么远过去能带多少?

还得是这种小区商超,好多人去滨江花园看稀奇,然后好多房地产公司也学习取经,搞一个小区,搞个这样的小超市的确很有必要。

正规的超市搞不来,先搞个扩大版的杂货店嘛。

紧接着沪海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把这段专访整理出来,更把那段孟子说的“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补齐,广为宣传!

因为这会儿的国内的习惯就是发了工资每个月存点钱,没有任何投资意识,就储蓄,国内储蓄据说到了惊人的地步。

所以沪海这种老金融中心搞股票的时候,疯了一样的老百姓都来参与,因为实在是没有投资渠道,除了存钱拿利息不知道任何投资渠道,当然之前也不允许搞投机倒把。

荆小强本来想说的是鼓励大家抓住这个时代机遇,不要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就荒废了。

结果被有些传媒大张旗鼓的一宣传,就成了鼓励买房,鼓励创业,鼓励下海。

噢哟,真的真的,沪海房市一下就火热起来了呀。

各家的房子都好卖了。

这下沪海戏剧学院的院系领导们也不吭声了。

整个戏剧学院都轰动,买房!

小强说的买房。

听说罗莉、杜若兰她们几个去年就跟着荆小强去蒲东买了小公寓,以后不管毕业在哪里,沪海有个家了呀!

这时候全国人民都还是很想成为沪海宁的,每年能分配到话剧团、制片厂的名额都极其有限,大部分人就算能分配也是要去其他省市,而且听说这两年已经开始越来越少分配,要自主择业。

这都是现实,再把以前那套读书期间决不允许拍戏,不许赚钱的规矩拿来套,大多数人都很吃亏。

连老师、教授都心动,他们手头多半开始活络了,不管是帮着带考生,还是兼职下剧组,肯定比工资强。

主动来舞蹈系这边找荆小强打听,买房子是有什么说头嘛,毕竟几十万也不是小数目,问问也不打紧。

荆小强才确认院里面的老师住房也非常紧张。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