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梨园醉梦 >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别经年

梨园醉梦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别经年

作者:沉璧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日柔和的清风拂过,带着盛开着的桃花的香气,洒满了整座天津城。

八年了,无数次的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终止。

津城恢复了昔日平和和宁静,从此后再也没有杀戮和战争。

去年秋季,外族正式向中国宣告投降。抗战胜利后,津城重建,此后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机盎然。

“师父,已经练了这么多遍了,你就让我歇一会儿吧。”庭院内,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向她的师父撒娇道。

只见她面前的师父肃穆而言:“素心,你若不刻苦努力练功,怎么能成角儿?”

那女子面容清丽,虽说眉眼间已经有了岁月划过的痕迹,但却丝毫掩盖不住她那倾城的容颜。

她淡然的神色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双眸通透,仿佛已是看淡了世间之事。

她正是天津城文湘戏社的班主,人称念安娘子。

素心撇撇嘴,小声嘟囔着:“看客们都很喜欢我的戏的,怎么偏偏就师父对我不满意……”

“素心,你师父要是对你要求不严,你怎么能成角儿呢?”

旁边一个年近四十的妇女拍了拍素心的肩,笑道,又对那女子说道:“这孩子一直挺努力的,你就让去歇一会吧。年轻人总是爱玩的,让她去吧。”

念安娘子轻轻吸了口气,看了一眼素心:“罢了,既然你敏姨都开口了,你想玩就去玩儿吧。”

“太好了!”素心瞬间喜笑颜开:“谢谢敏姨,谢谢师父!”

“这小素心。”妇女看着那雀跃的素心,不禁笑了:“这孩子今年得有十九岁了吧。”

念安娘子点点头:“是啊,她今年刚好十九,正值豆蔻花季。”

妇女不由得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已经十多年了,我还记得你十九岁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已经成了津城名角儿了吧。”

念安娘子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沧桑:“今非昔比,一切都不是当年了,年岁见长,一转眼,我也不再年轻了。”

妇女又说:“你这个小徒弟素心,学戏学的快,性子又活泼俏皮,乍一看,还真有你曾经的影子呢。”

念安娘子若有所思,捋了捋鬓边的发丝,露出一抹沧桑的笑容:“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和她一样不经世事。如今年岁见长,才懂了这世事的艰辛。”

“看着她我便想到了我曾经在湘梦园的那个时候,我当初也和她一样,每天缠着师父撒娇,总想着偷懒。如今建了这文湘戏社,我也为人师,才懂得了师父当年的不容易。”

“我师父妙音娘子终身未嫁 何尝不是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可是如今,师父她已经不在了,我也没有机会再孝敬她了。”

念安娘子眼中有隐隐的悲伤划过,妇女见状,忙安慰她:“妹妹,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就别想着那些伤心的事了。”

“你看现在多好啊,你一手建立了文湘戏社,这戏班子和相声班子合并,在咱们这儿可是史无前例呢。而且你还有那么多徒弟陪你,这样的生活多好啊,我都羡慕不来呢。”

念安娘子轻轻笑了笑:“能建起文湘戏社,还不是多亏了敏姐相助?要是没有你们夫妇的支持,我哪里能建成这么大的戏社呢。”

“咱们姐妹这么多年,就别跟我这么客套了。”

妇女笑着摇了摇头,又徐徐说着:“妹妹,你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吧,你看小环,珮真岁数都比你小,现在也都嫁人了。你天天忙着徒弟的事,就不为自己的终身之事想一想吗?”

念安娘子渐渐敛去了脸上的笑容,眼中隐隐闪烁着难以察觉的忧伤,低下头,并无波澜的轻声说:“敏姐,你知道的,我心里只有他一个人,除了他,我不会接受任何感情的。”

妇女叹了口气,似乎是怕勾起念安娘子的伤心事,试探着说道:“可是……妹妹啊,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这八年,咱们一直没有他的下落。”

“他可能已经……你现在年岁也不大,要想结亲也来得及。你就真的只想着他一个人,不为你的下半生做考虑吗?”

念安娘子并没有想象中的悲伤,只是轻轻眨着眼睛,淡淡道:“我已经认定他一个人了,这一生,也只能是他,不会有别人了。”

“我总觉得他一直在,只是我没有找到。天津是他的故园,若他在世,总有一天他会回到这里的。我愿意一直等他,若他一生不归来,我就等他一生。”

“我建立这个戏曲和相声合并的文湘戏社,不就是把文周社和湘梦园合并起来,在此等他吗?我完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可是,他依然不知踪迹………”

她顿了顿,复又望向窗外,深深而言:“他说过让我好好活着,我就一直好好活着。他说过总有一天会找到我,我就等着他回来。”

“如今终于等到了河清海晏的那一天,天津的桃花也盛开了。他说过,要和我一同看故园盛开的桃花,可是他一直都没有来……”

妇女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酸楚,悠悠说着:“妹妹,自从八年前你从宁城回来时,生了那场大病后,你的性情就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了。”

“他们都说你少言寡语,性情冷淡,让人摸不透,也就只有在我这你能多说几句。你若是真的有什么苦,就和敏姐说,你要想找他,就尽管去,千万别把心事憋在心里,把自己憋坏了。”

念安摇摇头,只是淡然的笑了笑:“寻也无果,寻有何用,我不必再去找他了,天津是他的家,他若在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敏姐,你不用担心我,这么多年,我不是一直都很好吗?我不是冷漠,只不过是看透了,这世间没有太多值得悲喜的,我也没有什么可与人多言的了。”

“妈妈,念安阿姨!”

“妈妈,师娘!”

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带着一个**岁的小男孩奔跑到了庭院。

妇女见两个孩子回来,慈祥的笑着:“你们两个去哪儿玩了,玩的开心吗?”

小女孩点点头:“开心,我带着弟弟去盼归桥了。”

小男孩亦说:“我和姐姐玩的很开心,但是师娘说要早点回来练功,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妇女笑了笑,摸着小男孩的头:“我们易之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妇女又对念安娘子说:“妹妹,他们两个回来了,我就先带雅雯回我们院子里了。你教易之练功吧,要有什么事你随时来找我,反正就在隔壁,离得也不远。”

念安娘子点点头:“好的。”

说罢,妇女就带着小女孩离开了文湘戏社的院落。

二人走后,念安娘子对易之说:“易之,师娘昨天教你的太平歌词你今天海记不记得了?”

易之点点头:“记得,我一直在心里默背呢。”

念安娘子将一副御子板递到易之的手里,说:“来,你先打板唱一段《鹬蚌相争》吧。”

“好。”易之打着手中的御子板,细细唱着:“昨日里阴天渭水寒,出了水的河蚌儿晒在了沙滩……”

念安娘子望着易之打板唱曲儿的神情,默默出神,易之的模样很像当年台上的他,她不由得想起了心里的那个人。一晃八年,竟恍如隔世。

安笙,你在哪里,为什么你还不回来。你知不知道,我们的徒儿已经长大了。

他很懂事,很听话,我已经替你教会他太平歌词了。他打板唱曲儿的模样和你当初一模一样,看着他,我就想起了你。

你到底在哪里啊,我好想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