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32章 一线指导解难题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32章 一线指导解难题

作者:骥伏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木器厂已经盖起了部分厂房。厂房的房顶用一水的钢筋混凝土做的预制楼板,搭建起来非常快捷,大大加快了盖房的速度。

在其他厂房施工的同时,有木匠开始干活了。按照李秀娥的指示先做马车。

李秀娥在现场看到,木工挑挑拣拣,选择合适大小的木料做车架,对于过于粗大的木料反而不好用。

解板是一个大问题。

看来还是工具不合适。她发现这木匠手里根本就没有锯子,便着人去催工部,看那锯子制作出来没有。

说来也巧,郭振山派人送来了十几把锯子,大小规格都有。那木工个个心灵手巧,做了锯弓安上锯条,上手一试,还是非常好用的。

有了合适的工具,粗原木解板的问题迎刃而解。

李秀娥让铁匠制作锯子,本来是想让那伐木工人用的,倒是忽略了做木工活计的师傅们同样需要。

便让来人给郭振山带回话去,像这锯子要多生产一些,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做为商品进行销售。

这马车的车架倒是好做,难点却在车轮上,比较费工费时。

李秀娥面见裘开物的时候,跟他提起了这个问题。那裘开物放下手中的活计,立刻就跟她赶往木器厂。他说还没有什么木工活能难得了他,非要帮着解决不可。

李秀娥见他帮忙心切,便陪他去了一趟。

裘开物看到那木工做车轮的方法当即就制止了,说是那样做不但废工废抖还做不结实,他当场做起示范来。

一边做一边讲解,那十几位木匠见国王亲自来教导,自然是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国王做车轮的方法确实与众不同,一个圆周分成八份,每份之间全部都是榫卯结构连接,中间的轴套采用枣木,坚硬耐磨。他在轴套上还打了小孔,用来加油,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叮叮当当一番操作,不到一个时辰,裘开物竟然做成了一个车轮,在轴孔里事先抹了点猪油,套在铁轴上,用手轻轻一拨,车轮便很轻快地旋转起来。

众工匠不由得发自内心叹服,连李秀娥也暗暗称赞,这裘开物的木工技术也真是绝了。

按照裘开物所教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马车的制作速度,十几个人一天就能做出两架来,诸位木工十分高兴。

可李秀娥看来,还能够再提高制作速度,他们不知道后世流水线的工作效率有多高,便给他们分了一下工,每个人只做几个零部件,最后两三个人进行组装。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一天居然能做出六架车来。

国王亲手指教,提高了马车的质量,王后教他们安排作业程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这帮木匠的眼里,国王和王后简直就是神圣的存在。

李秀娥了解到这十几个木工,包括那二十多位泥瓦匠,有三分之二来自大宁国,看来商队的宣传作用还是蛮有效果的。

问他们吃住在哪儿?他们就住在这已经盖好的工房里,用木板搭了简易的床铺,晚上就凑合了。至于吃饭,架上两口大锅,熬菜煮饭而已。

掀开锅盖,锅里还有剩余的白菜萝卜,连点油星也没有,李秀娥当即便把工头叫了过来。

责问他为何让这工人们吃的这么素,没有营养没有力气怎么能干活?住宿的地方如此简陋,难得保暖,容易受风寒,保证不了健康,工人们又如何做得了工?

直问的那工头张口结舌,不过他还是吞吞吐吐地道出了苦衷。

一开始签订务工合约说好了的,食宿方面每个劳工都是自理。

那劳工见王后为他们出面责问工头,担心以后被工头报复,立刻便有人来说情了。

这些还真就怨不得建设方,是他们自己愿意住的简陋些,吃的便宜一点,这样还可以多省下些钱,还望王后不要怪罪。

事实也果真如此,李秀娥倒没有责难那工头,只是耐心的跟他讲道理。食宿自理,并不是说建设方就不管了,最起码要提供方便,可以收些成本费用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务工人员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也能保证他们伙食的营养和身体的健康。

那工头连连应诺,立即进行整改。着施工人员暂停工房建设,先盖食堂和宿舍,又叫人购置厨具、米面、蔬菜和肉蛋,务必先解决食宿问题。

李秀娥见他安排的还算妥当,对其之前的问题不再追究。还建议诸木工先做些床,毕竟他们要用的。

见王后如此体恤,众人齐呼“王后万岁!”

木器厂的建设告一段落,按部就班如期开展,就在这时商部传来消息。

肖德哙禀报,这次外销来回十余天,并未遇到劫匪,应该是那镖队起了作用,劫匪望而却步未敢骚扰。

销售情况也较顺利,肉蛋奶卖得最快,在附近几个镇子就卖光了。

销售人员多了个心眼儿,专门压下了几箱奶,到稍远一些的乡镇去试销。正如所预料的那样,很受百姓欢迎。

看来这奶类市场可以继续东扩,因保鲜期只有七天,输送距离受限。那蛋类倒是能销得更远一些。

农具铁器方圆五百里的乡镇都已设了代销点,就是卖得慢点,信息反馈还不错。

滕王的家具和工艺品拍卖效果依然很好,这是最盈利的商品。

肖德哙一口气把这些情况汇报完,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连连向王后道贺。

销售形势好,已经在李秀娥的预料之中,她并没有被这些成绩冲昏头脑,口头嘉奖了肖德哙,让他下去歇息。

可是,下午李秀娥又收到了董振义的汇报,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一个,发现了劫匪的行踪。

李秀娥急忙让他将那个斥候带了过来。

这个斥候个头不高,比较瘦小,双眼滴溜乱转,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自称叫乔得正,与乔得准是同胞兄弟。

据他所说,他在大宁国先是打探了几天,依旧是没有劫匪的任何消息。在他看到滕国的商队之后,便尾随而行。他并没有与商队的人进行联系,只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倚仗着自己的身体灵活行动方便,及时查看商队周围的地形地势,以防有人埋伏。

本来这也是一种试试看的想法,这一次还真让他给蒙着了。

在商队经过一片竹林时,大概有200米远的一个山谷里隐藏着一队人马,50人左右,从上到下一身黑,全都戴了面罩。每人一匹快马,手持的武器不是长刀就是长枪,这些刀枪规格一致,后面还跟着四辆马车。

发现这一波人之后,他便提高了警惕,本想立刻回去报知商队,让那护镖的队伍准备迎战,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急急忙忙跑了回来,说是有百余人护送商队。

他躲在草丛中听得一清二楚。

为首之人似乎很犹豫,并没有带人冲上去劫持商队,在他犹豫不决的这个档口,商队已经远去。

而这队人马稍晚一些也返回山谷去了。

乔得正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便尾随他们而去。

令他想不到的是,这支队伍竟沿着山谷跑了100余里,进入一个村庄。如果不是他跑得快,根本就跟不上,早就跟丢了。

这是个叫做陆家屯的乡镇,他更为惊讶的是,这队人马进了当地的驻军兵营。

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兵营。

从陆家屯百姓的口中打听了打听,这里没有土匪,只有驻军。

他觉得这个消息非常重要,便自己先行回来汇报了。

李秀娥对这个信息极为重视,让乔得正将他追踪那波可疑人的路线图画了下来,打发他下去领赏休息。之后,又与周正邦、董振义再次进行商议。

乔得正所看到的那波人马,与上一次劫持商队出现的劫匪装束完全一致,人数也差不多,特别是还自备了四辆马车。

这极有可能就是那波劫匪了。

他们并未出现在商队面前,或许是看到了压镖人数众多才没有贸然行动。所以商队反映并没有遇到劫匪。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竟然来自兵营,不是真正的匪徒,而是由军人假扮的!

李秀娥生气了。

周正邦和董振义更是跺脚大骂,如果不是当着王后的面都有可能骂娘了。

再联想起来那当地县衙查访不到劫匪的行踪,那是必然的,因为没有真正的劫匪。

对于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妥当的法子。

最后李秀娥叮嘱二人,此事绝对保密,告诉那个叫乔得正的不要声张。二位大人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有什么比较好的对策,有了想法及时奏报。

二人告退。

李秀娥心绪不宁,这明摆着,大宁国的某些人看上了商队的物资,从上一次抢劫情况来看,他们只是针对肉蛋奶,劫走之后或许就在兵营里分着吃了。

兵卒充当劫匪,这是一个很严重也很严肃的问题。若是正规解决,还得需要通过外交关系,前提是必须掌握足够的证据。可现在既没有抓到人,也没有找到脏物,即便是派人到大宁国理论交涉,也是空口无凭。

若仅仅是损失两三车的肉蛋奶也就罢了,可看他们的样子,并没有放弃继续抢劫商队的打算。这一次若是没有镖队护行恐怕又被劫了。

而正是因为要防着他们,必须有镖队护卫,长此以往销售成本会居高不下。这个确实需要想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方法。

李秀娥亲自去找了董振义,让他叫那个乔得正再辛苦一趟,去陆家屯兵营驻地,寻找盛装羊奶的陶罐,或者是蛋托、纸箱一类的证据,务必找到。

董振义明白了王后的意图,他便亲自去通知乔得正。

三天之后,其他斥候陆续返回,均报告未发现劫匪的踪影。

四天之后,乔得正还真是带回来几个陶罐和蛋托,还有两个纸箱,他是从兵营附近垃圾堆里找到的。那纸箱上赫然贴着“滕”字标签,上面写着生产日期。这正是上一次被抢走的那批腊肉。

现在已经完全确定,那帮黑衣劫匪就是陆家屯的军卒所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