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战朱门 > 第一百九十章 为何涨了

战朱门 第一百九十章 为何涨了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惜和杨福回到船上。

见杨氏在补渔网,问了句:“爹呢?”

“还没醒呢。”

“爹没说今天要夜捕吧?”

杨氏笑笑:“说要休息两天。一直忙到今晨,送完银鱼回来,就睡到现在。”

霍惜顿时松了口气,就怕爹变成拼命三郎。

“熬了一个大夜。姐你给我姐夫好好补一补。”杨福往船舱里探了探头,也没进去,在船尾坐下帮着他姐补渔网。

“知道。”杨氏应声。

霍念端着一小碗吃食,自霍惜和杨福上船就没再吃了,静静地坐在船板上听他们说话。

霍惜往他捧着的碗里看了一眼:“吃的什么?”一团一团的。

“是银鱼。姐姐吃一个,舅舅也吃。”抓起一个炸得焦黄的的东西就往霍惜和杨福嘴里塞。

“这是银鱼?”霍惜头往后仰了仰,没让他送进嘴里,用手接了。

“嗯,是银鱼。娘裹了面糊,下油锅炸的,可香可香了!姐姐你吃。”

霍惜打量了手中的面团一眼,往嘴里一塞,焦香酥脆,味道很不错。

“好吃吧?我都吃半碗了,这是给姐姐和舅舅留的。”

“好吃,我们念儿真懂事。”杨福一边嚼一边夸他。

皮小子得了夸立刻得意起来:“昨晚我也捞了的。”这碗里的银鱼也许就是他捞的那些呢。

“明天我还让娘炸了吃。”小手捏了一个喂给杨福,又捏一个喂霍惜,见他们都吃了,自己也捏了一个送进嘴里,小嘴鼓鼓囊囊的,吃得津津有味。

霍惜看了杨氏一眼,见她娘看着霍念一脸的宠溺,又再看霍念,见他一条一条吃得欢实。那小手上都是油。

不由得失笑。

哪怕家里有了余钱,娘也舍不得用油,像这种油炸一类的吃食,给霍念做吃食倒是舍得很。

“这银鱼啊,最好吃的可不是油炸。”霍惜见他吃得挺多,也不嫌油腻,怕他吃坏了嗓子,便说了句。

“那最好吃的是怎样的?”皮小子果然上当,猴了上来。

霍惜往他碗里点着:“你看用面糊一裹,是不是看不见银鱼了?”

皮小子看了一眼,点头。

霍惜又说道:“银鱼小小的长得好看又可爱,肉嫩嫩的,煎啊炸的肉一缩就不好吃了,拿它来炖蛋,炒蛋,做羹汤,鱼肉滑滑的嫩嫩的,才最好吃。”

皮小子眼睛直勾勾地看她,拼命吞着口水,转身扑到杨氏身上:“娘,给念儿做银鱼炖蛋吃,还要炒鸡蛋,做羹汤。”

杨氏抱着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娘给咱念儿做,做好吃的银鱼菜。”

“娘,念儿最喜欢你了。”在杨氏脸上亲了一口,抱着杨氏撒娇。

杨氏心里甜得很,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几年前捡到霍惜,觉得终于有个贴心小棉袄了,哪知道霍惜人小主意大,在她怀里撒娇说悄悄话这事一年都盼不来一回。

哪知道念儿这皮大衣最后却成了贴心小棉袄。

真真是爱极了他,要天上的星星,她和二淮都乐意架了梯子去给他摘。

吃晚食前,霍二淮醒了。

见一家人齐齐整整的都在,高兴地很,“今天咱家分了三十五两,其他三家每家也有二十两,都高兴得很。兴头不减,说还要继续呢。”

“爹你可不能太拼了,咱家现在银钱上宽裕了,还是养身子最重要。”

“爹明白。爹跟他们说休息几天。”

霍惜点头,看了他一眼。

这些年,她和杨福挣的,杨氏和霍二淮都没要,地里的租子也都给了霍惜,让她拿去开铺子,只拿了自家船上卖货赚的,和打渔得的。

但家里所需霍惜都备足了,也不需要他们花销什么。夫妻俩手里也存了不少银子,银子存到一定数,就四处看地,要买地。零零散散也买了好些。

杨氏拉着霍惜:“你爹得了钱,说要给你们买布料做春装,你们去年的春装估计又短了,明天你和福儿拿了钱去买些布料回来,娘给你们做。”

“姐,我衣裳不少,你给惜儿和念儿做吧。”

霍惜笑了笑:“都做,咱家每人都做两身。咱自家贩回的布,价钱便宜,想做几身做几身。”

霍二淮看了杨氏一眼,孩子娘要说不做,几个孩子也不会做,便拍板:“做,都做。”

“好哦,又有新衣裳穿咯。”霍念高兴地拍着小手。

霍惜忍不住戳他:“咱家是缺你衣裳穿了,还是让你穿打补丁的衣裳了?做个衣裳你这么高兴?”

皮小子眼睛眨巴着:“做衣裳还不高兴吗?”

呃,把霍惜给噎的。见两姐弟大眼瞪小眼,大伙都笑了起来。

吃过晚食,霍惜忽然想到今天在铺子里查看到的各货品物价,思虑了一番,问霍二淮和杨氏:“爹,娘,你们这两天是不是要下乡?”

“收租子?念儿也要去!”皮小子兴奋地叫着,生怕把他忘了。

“娘不收租子。”

“不收租子吗?那为什么要下乡?”

杨氏抱过他:“天气暖和了,农人要翻地春耕了,爹娘要过去跟新的佃户签契约,看他们备种粮的情况啊。”

“那念儿也去。”

“行,爹娘带念儿一起。”皮小子一听立刻开心了,摇头晃脑起来,被霍惜瞪了一眼,还给霍惜做了个鬼脸。

“爹,你这次下乡,问一问大伙愿不愿种糯稻。再问问他们的下田愿不愿拿来种桑树。”

霍惜想种桑,霍二淮和杨氏是知道的,他夫妻二人也跟有田地的渔户那里打过招呼了。但是糯稻?

“糯稻产量低,怕是农户们不愿意呢。”

杨氏也不知这孩子又打什么主意,但种一亩糯稻也得不了二三百斤。农户怕是不愿意。

见大家都看她,霍惜便向他们解释。

“我今天翻了铺子的帐本,发现今年以来糯米的进价越来越高,原先一石带壳的糯稻只卖一两二三钱左右,但这两个月进价都要一两五钱往上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而且咱们铺子不管脱壳的还是不脱壳的糯米,存量都不多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